首页 理论教育兰州黄河大桥:百年前世今生,成就万里黄河第一桥

兰州黄河大桥:百年前世今生,成就万里黄河第一桥

【摘要】:为军队运输需要,拟在兰州建黄河铁桥,以替代镇远浮桥。兰州黄河铁桥双方经过协商,于光绪三十二年签订合同。先由海路抵达天津,再转乘铁路至河南新乡,后取道西安。哥哥出了事,弟弟刘文魁接管了工程,一直到验收为止。历经三年零四个月时间,耗资30余万两白银,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桥”的兰州黄河大桥,终于在宣统二年六月竣工。这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清同治年间,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后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为军队运输需要,拟在兰州黄河铁桥,以替代镇远浮桥。左宗棠遂同上海“泰来洋行”的德国技师福克接触,协商修桥事宜。洋人要价63万两白银。这犹如狮子大开口,令左宗棠望而却步,修桥之事暂时搁浅。

时隔40余年后,1905年,总办甘肃洋务的彭英甲再次将建桥事宜提上日程。当时,他官拜兰州劝业道、甘肃农工商矿产局总办。在得到时任陕甘总督升允的支持后,彭英甲开始寻找工程承包商。正巧赶上德国驻天津“泰来洋行”经理喀佑斯游历至此。

兰州黄河铁桥

双方经过协商,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签订合同。德商泰来洋行以16万5千两白银包工包料的总价,取得了大桥的承包权。随后,喀佑斯便将铁桥的设计委托给一家美国公司,自己只负责施工工作。大桥设计为:长77丈(250米),桥面宽2丈2尺(8米),中间为车道,两旁为人行道,钢筋混凝土结构,五孔四墩,保固期80年。

在此之后,修桥所需材料从国外运至中国。先由海路抵达天津,再转乘铁路至河南新乡,后取道西安。西安至兰州,有长达1500公里的路程,由于运输不便,只能靠骆驼和大车等简陋工具转运。前后分36批,运费杂用达14万两白银之多,竟与桥梁造价相差无几。

光绪三十四年(1908)初,工程正式开工,总工程师为美国人满宝本。而在建桥的人群中同样留下了天津人的身影。在今天,桥头依然矗立着当年陕甘总督升允题写的《创建兰州黄河铁桥碑记》,其中有载:(www.chuimin.cn)

其督办一切、始终其事者,为二品衔兰州道彭英甲;

帮同照料者,为兰州府知府刘振镛、署皋兰县知县赖恩培;监理工程者,为洋务局坐办候补知县樊鼎枢、徐登第;英文翻译,县丞江连庆并孙照磨、贤林,巡检庆椿蒲,千总生禄;委运桥料者,为候补知县张钟骏、沈潮云、刘启烈,府经历高镜寰、县丞麦方堃、赵毓岳,巡修傅晸,典史臧炳文;承修者,为美工程司满宝本、德人德罗、华工刘永起。例得备书,因附名焉。

这其中的“华工刘永起”就是天津人。在被聘请来的60余名华工洋匠中,他作为铁桥建设的骨干,成为工程一线的施工负责人之一。与他一同从天津来兰州修桥的,还有其弟刘文魁。对于“华工刘永起”的生平事迹,除了《创建兰州黄河铁桥碑记》中的只言片语外,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据说,黄河铁桥工程施难度大,四个铁桥墩都必须从河底最坚固的石层处修起,工艺全部采用钢筋水泥浇注,在第三个桥墩下拢的时候,第一次没有成功,第二次刘永起亲自下拢,没想到完成以后水冒顶了,刘永起被冲走,再没有被抢救上来。哥哥出了事,弟弟刘文魁接管了工程,一直到验收为止。但有野史记载,在铁桥通车后,甘肃洋务总局将修桥时的“工程队队长”刘永起留下帮管铁桥,月薪白银12两。

历经三年零四个月时间,耗资30余万两白银,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桥”的兰州黄河大桥,终于在宣统二年(1910)六月竣工。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此桥改名为“中山桥”。

从以上内容中不难发现,从大桥的承包商到建桥材料的转运地,再到负责施工的工人,多处都能找到兰州黄河铁桥与天津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这些与天津解放桥有联系吗?刘永起能在大桥的施工中成为负责人,肯定掌握了必要的建桥经验。那么在此之前,他还可能参与过其他大桥的建造。解放桥的前身老万国桥(1904—1928)于1902年动工兴建,早于兰州黄河大桥。老万国桥(1904—1928)上是否也留下过刘永起的辛勤汗水呢?这还有待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