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解放桥:耄耋之年焕发青春,创造奇迹!

解放桥:耄耋之年焕发青春,创造奇迹!

【摘要】:2005年3月14日《今晚报》以《解放桥“体检”》为题,向读者通报了勘查结果:解放桥恢复开启功能,耄耋之年焕发青春今天从有关部门获悉,海河旧桥改造之一的解放桥改造现场勘测接近尾声。数十年的沉寂让天津人等了太久,进入耄耋之年又再度焕发青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解放桥于1927年建成通车,由美国芝加哥施尔泽尔桥梁公司设计,为双叶立转式开启。因这种开启方式由施尔泽尔公司最先发明,所以又称为施尔泽尔式开启。解放桥建成后便被公认为世界开启桥的代表作,引领着时代潮流。时至今日,它更是施尔泽尔式开启桥在国内仅存的遗迹,堪称见证中国桥梁发展的活化石

当岁月的脚步悄然迈入21世纪后,津门吹响了海河开发改造的号角。解放桥因同时具备“景观、文物交通”三位一体的功能,而成为改造中的重头戏。《今晚报》作为天津本地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全程记录了整修全过程。笔者正是在搜集这些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将其条分缕析并加以优化整合,以求还原其中的点滴细节。

在海河开发改造中,已知《今晚报》第一次有关解放桥的报道是在2005年2月21日。当天报纸头版刊发题为《解放桥改造方案上午敲定能开能合能过大船》的消息,文中写道:

本市今年将对有近80年历史的解放桥进行改造,已有30多年没有开启过的该桥将恢复开启功能。相关整修改造方案上午由天津城建设计院敲定……据介绍,工程完成后,该桥开启功能将恢复……届时站在海河岸边就可以欣赏到大型游轮通过开启桥的壮观场景。

方案的最终确定,标志大桥的整修改造已拉开帷幕。随后的现场勘查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2005年3月14日《今晚报》以《解放桥“体检”》为题,向读者通报了勘查结果:

解放桥恢复开启功能,耄耋之年焕发青春

今天从有关部门获悉,海河旧桥改造之一的解放桥改造现场勘测接近尾声。据现场人员介绍,解放桥上的钢梁部分已经锈蚀,但桥梁整体结构还保存完好,用来启动桥体开启部分的传动系统目前不能正常启动,电力系统严重老化,要让解放桥重新恢复开启功能,需对这些系统进行全面整修。

虽然该桥自建成起至20世纪末,先后进行过13次不同程度的维修。但更多的是针对桥面和锈蚀部位进行的小修小补,对整体结构和开启系统的全面维修尚不多见。前文提到,它是目前国内仅存的施尔泽尔式开启桥。缺乏类似工程的技术数据和项目实例进行参考,成为施工单位面临的最大难题。由于历史变迁,难以查找到建桥之初的设计资料。同时,多次的修复、加固,使桥梁原参数变化较大。这都给整修工作提出了挑战。这就仿佛将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推上手术台,稍有不慎,后果就会不堪设想。

技术难题必须攻克,2006年3月27日《今晚报》头版上《解放桥改造三步走》这个大标题就是最好的回答。施工方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方案,采用传统工艺,确保“修旧如旧”。报道如下:

今天上午,由市城建集团组织施工的解放桥改造工程完成了最后一根水中支撑钢管桩的打设,桥梁桥体拆解修复工作已具备条件,将于近期启动修复工程。为保持历史风貌,解放桥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整修,不会添加新的设计元素。改造分三个步骤进行:对桥上所有零件进行修复和养护;恢复原有开启功能;重新铺装桥面。据悉,为保持解放桥的“原汁原味”,本市相关部门正在为解放桥量身订制和当年一模一样的桥梁桥体“英式”

零件,这些零件都将在车间里按照原件1∶1的比例进行复制,然后进行后期加工。目前,零件的复制、加工工作接近尾声,现场安装近日开始。(www.chuimin.cn)

近三个月后,《今晚报》更是将采访做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2006年6月22日刊登的《改造解放桥,活儿真细》一文深入浅出,详述了施工中的各种维修方法:

记者从解放桥施工现场了解到,解放桥改造加紧进行,施工人员正在对桥体钢结构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处理桥梁锈蚀(胀)病害,并采取防锈措施。对可拆卸的板件,拆开并消除板间铁锈,矫正锈胀变形,再行连接;对不可拆卸的板件,切除锈损部分,补焊钢板,再拼接加强板;为减轻恒载重量,车行道采用钢桥面,人行道采用木桥面;由于桥面加重,使得混凝土平衡块体积加大,势必改变原桥尺寸,因此改为部分铸铁与部分混凝土;主要承力构件,如锈损且受力较大的杆件、齿座梁与弧形梁,要进行更换。

经过盛夏时节,进入金秋送爽的九月,2006年9月6日《今晚报》刊发题为《解放桥换新颜》的消息

随着解放桥改造工程进入尾声,修饰一新的桥体展现在人们面前。预计国庆节前,解放桥将完成改造,恢复开启和通行功能。

可是在国庆节的新闻中,我们没有看到有关解放桥整修进度的内容。这说明工程并未盲目追赶工期,而是在按部就班的将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十月未过,2006年10月31日,这是值得载入津沽史册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解放桥恢复了开启功能。当天的《今晚报》以《时隔三十三年解放桥抬高开启》为题进行报道,并详细记录了开启的每一个细节。

昨天上午11点24分,解放桥改造后首次试开启成功,标志着解放桥改造工程完工。昨天上午11点05分,技术人员在桥上的控制室通过电脑传输系统发出指令,解放桥试开启正式开始。河西侧的开启跨率先启动,约一分钟后,河东侧的开启跨也开始抬升。随后,两侧开启跨找齐相同角度,同时上升。19分钟后,开启跨达到了设计的最大角度——88度,并固定住。五六分钟后,开启跨缓缓落下,解放桥试开启宣告成功。家住东站附近的张大爷告诉记者,他最后一次看到该桥开启是1973年,至今已有33年,看到重新开启的场景他感到很兴奋。

2006年10月31日《今晚报》刊发《时隔三十三年解放桥抬高开启》一文,对解放桥恢复开启功能进行报道

2007年1月19日《今晚报》在头版显要位置以《八旬解放桥抖擞又工作》为题,对解放桥改造工程竣工通车进行报道

文中彰显着津门百姓期盼大桥开启的热切心情。2007年1月19日,改造工程告竣并实现通行。《今晚报》头版再次刊发消息《八旬解放桥抖擞又工作》,其中写道:“昨天,改造竣工后的解放桥正式开通运行。昨天下午开始,不少市民重走解放桥过海河,感受老桥变迁。”

回顾解放桥整修改造的全过程,在做到提升功能性、景观性的同时,其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桥梁本身的文化元素。解放桥作为一座开启桥,失去了开启功能,就犹如飞鸟折翅、游鱼断鳍。数十年的沉寂让天津人等了太久,进入耄耋之年又再度焕发青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