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河工程局1933年报告书》记载,本年万国桥共开启203次。自1860年至20世纪初,各国列强先后在天津开辟了九国租界,它们无一例外地沿海河分布,兴修码头、发展航运便成为设立租界后的第一要务。自此之后,日租界航运业的发展格外抢眼。如今只要留心遗留下来的万国桥老照片,在拍摄的大桥开启的场景中,穿桥而过的十有八九是日籍舰船。应该说,万国桥开启次数的增多,正是日租界码头渐趋崛起的真实写照。......
2023-11-18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天津作为北平门户,又是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部所在地,抗战形势岌岌可危。时任第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兼天津市市长的张自忠于7月25日赴北平与日本人谈判,将天津的军政事务交由三十八师副师长李文田负责。李文田受命后,积极调整布防,以待随时应战。7月27日,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拒绝日本最后通牒,发出“自卫守土”通电。接电当日,李文田便召集在津主要军政负责人到他家中开会。参会者除其本人外还包括:第一一二旅旅长黄维纲、独立第二十六旅旅长李致远、第三十八师手枪团团长祁光远、天津保安司令刘家鸾、天津保安总队队长宁殿武以及天津市政府秘书长马彦翀,史称“七人会议”。
外国士兵走过万国桥
会议决定,趁日军兵力不足,主动出击打一个突袭战,攻击时间定在29日凌晨2时。战斗由李文田为天津各部队临时总指挥,刘家鸾为副总指挥。作战部署为:保安队第一中队攻取东车站(今天津站),由宁殿武指挥;手枪团、保安队第三中队及独立第二十六旅一个营攻击海光寺日本兵营,由祁光远指挥;独立第二十六旅及保安队第二中队攻击天津总站(今天津北站)和东局子日本飞机场,由李致远指挥;武装警察负责各战场交通指引和疏导;驻地离津较远的黄维纲旅作为总预备队。
李文田像
7月29日,李文田向全国发布抗日通电:
自卢案(卢沟桥事变——引者注)发生后,我宋委员长(宋哲元——引者注)、张市长(张自忠——引者注)始终为爱护东亚和平,维持人类福祉,一再容忍。乃日人日日运兵,处处挑衅,除无端分别袭击我平郊各处外,竟于今晨复强占我特四分局,分别袭击我各处。我方为国家民族图生存,当即分别应战,誓与津市共存亡,喋血抗战,义无反顾,敬祈各长官、各父老迅与援助,共歼彼虏。
随后,我军按计划发起攻击。在东车站的战场上,宁殿武率领保安队第一中队由特二区通过意租界北部,包围了驻扎在这里的日军守备队及航空兵团。经过两个小时激战,日军抵挡不住,只得放弃车站,退守在附近一个仓库内负隅顽抗。
万国桥头的阵地
这时,日本援兵火速驰援,但法租界于当晚(7月29日)九时宣布戒严,并严禁日军通过法租界。同时,还将万国桥开启,以阻止日军渡河增援。1937年7月31日的《申报》以《津法领向日军抗议》为题,报道了此事原委:
开启的万国桥
驻天津法领事以日军廿九日晨行经法租界时,以手枪对准道旁行人,及一日兵开枪射击法租界内华商两事,实违反日驻屯军司令香月尊重外人权力之通告。已向日军当局提出严重抗议,并声明嗣后不准日军通过法租界。(三十日中央社电)(www.chuimin.cn)
然而日本侵略者丝毫未将法租界的禁令放在眼中。7月30日的《申报》援引中央社电,刊发《津法当局向日抗议》一文进行报道:
日人廿九晨分在法租界中街、新华大楼及百福楼屋顶,以枪向我东站附近之保安队射击。盖此两处前者为满铁事务所,后者则为惠通公司故也。津法租界当局对此曾向日方抗议,但晚间仍有武装日人,高踞楼头未去。法租界晚九时戒严,对日兵运输,亦禁止通过界内云。(二十九日中央社电)
至7月30日,法租界当局仍派重兵把守在万国桥头,日军难以过桥,无奈之下,只得修造临时浮桥渡河。7月31日《申报》发表《日、意租界造成军桥》一文提及此事:
日军司令部发表:昨日天津万国桥因有法国武装兵禁止通行,且中途被中国军占领。日租界与东站之间连络杜绝。然至今晨五时,日、意租界间造成军桥。日援军由此入东站。(三十日同盟电)
法租界当局以保护界内侨民为由,将大桥开启,拒绝日本军队通过。既延误了日军增援速度,也为我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中国军队的突然进攻,完全打乱了日本的军事部署,以致其猝不及防、仓皇应战,处境极为不利。日本驻津总领事在给日本驻北平大使馆的电报中惊呼:“由于中国方面的进攻,我方处于甚为危惧的状态。”为挽回局面,侵华日军决定一方面抽调北平驻军和附近的关东军驰援天津,一方面对天津城进行空中轰炸。至29日下午,中国军队在浴血奋战10余个小时后,终因寡不敌众、缺少后援,难以支撑,撤出阵地。随即天津沦陷。李文田组织的天津抗战是“七七事变”爆发后大规模对日主动出击的第一战,也是天津沦陷前的最后一战。
日军占领万国桥后,对迟迟难以增援之事依然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法租界当局。1937年8月2日的《申报》中刊登了题为《津法、日当局交恶》的消息,其中写道:
此闻法、日双方,昨发生小冲突一次。日军在国际桥(万国桥的直译——引者注)北面置障碍物,并派兵携机关枪驻守,不许法兵通过该处,而往东兵工厂之法国兵营。法当局向日军抗议后,始悉日军因法方不许武装日兵穿行法租界,故有此举,以为报复。(一日中央社路透电)
由此也说明,万国桥作为交通枢纽、咽喉要道,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作为法租界的大门,万国桥是值得依赖的屏障。而侵华日军占领后,又派重兵驻守,足见其战略意义之重要。
有关百年留踪:解放桥的前世今生的文章
据《海河工程局1933年报告书》记载,本年万国桥共开启203次。自1860年至20世纪初,各国列强先后在天津开辟了九国租界,它们无一例外地沿海河分布,兴修码头、发展航运便成为设立租界后的第一要务。自此之后,日租界航运业的发展格外抢眼。如今只要留心遗留下来的万国桥老照片,在拍摄的大桥开启的场景中,穿桥而过的十有八九是日籍舰船。应该说,万国桥开启次数的增多,正是日租界码头渐趋崛起的真实写照。......
2023-11-18
兹准咨达前因,本部复核此项附加桥捐,历时已及四载,究竟前项借款已否偿清,截至现在共已实收若干,所有历年收支细数未据专案造报,经令行津海关监督查明呈复去后。除咨复外交部并分令津海关监督及代理总税务司易纨士转令津海关税务司遵照外,相应咨行贵省长查照见复。准此,除咨复外,合行令仰该监督即便遵照办理。......
2023-11-18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文章对该桥鲜有提及。同时,中国铁路史上的第二次大论战也对此桥的命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1886年,李鸿章组建开平铁路公司,由该公司购买原属开平煤矿的唐胥铁路,并将铁路从胥各庄修至芦台。连接法租界与天津东站的跨河铁桥,正是本次工程的一部分。因循守旧的顽固派借此机会一触即发,从而爆发了中国铁路史上的第二次大论战。而本次论战,唐山到天津的铁路已经通车,其优越性有目共睹。......
2023-11-18
然而在大桥竣工通车前,海河工程局秘书长甘博乐于1927年6月24日就万国桥的财政情况向津海关致函。所有前项桥工用费,应仍以原估数目为定。在文中,中国政府对于海河工程局要求延长桥捐的说法也存有颇多质疑。首先,他们认为1923年时原定工程款为70余万两,此时骤增至140余万两,“未免漫无限制,殊难认为确当”。在此前提下,中国政府未同意增加建桥工程款的请求。......
2023-11-18
此处提及的“大沽水平”,指的是“大沽高程水准基点”。此外,沉箱基础下沉至大沽水平零下11米时,出现了一层黏土,下沉困难,继续挖掘2米以后,始顺利抵达硬土层。在万国桥设计图中即能看到其桥墩基础部分桥体在单位面积上对沉箱表面的压力最小,这也成为达德施奈尔公司最终中标的关键因素之一。解放桥的主墩沉箱基础至今并未产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基本符合最初的设计要求。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基础是成功的一半。”......
2023-11-18
万国桥于1927年通车,并沿用至今,抗战胜利后改名“中正桥”,天津解放后又更名“解放桥”。据图中标注,当时已为“中正桥”。此外,天津档案馆收藏一张题为《海河工程局为借用中正桥桥房暂作检疫注射站事致市卫生局》的公函,落款时间为1946年7月11日。从中可见,“中正桥”一名的使用,应是在1946年3月至7月之间的事,这也从一个侧面为确定“中正桥”的更名时间提供了佐证。......
2023-11-18
起义失败后,崔文藻被捕。“法俄桥”这一称谓也有其合理性。将两个租界的国名简称组合在一起,以地名衍生为桥名,虽在情理之中,但应为俗称。1904年1月9日竣工、1928年拆除的平转式开启桥,因连接“老龙头火车站”,后被称为“老龙头铁桥”。由此推测,该桥名有可能是后人在介绍解放桥时,为区别其前身的两座万国桥而起的,是个俗称。为避免因指代不清而产生混淆,后来改称前一座桥为“老龙头铁桥”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2023-11-18
万国桥作为一座开启桥。随即行人往来,恢复通行。这在当时成为轰动津门的一大事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加之前次开桥使机关齿轮脱落,最终酿成大祸。据桥南所属的法租界工部局第四百四十一号巡捕长赵铭报告,桥南伤者较多,有周彦章,勾锡伯、邓丙森、佟善亭、王玉山、刘喜桂、赵仲三、高马氏、王淑贞、朱秀华等男、女共十人,均被送往法国医院救治。海河工程局也不敢马虎,总工程师苗洛耳亲赴现场调查,鉴定事故原因。......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