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津门与南粤远隔万水千山,大桥即将通车的消息还是在津沽大地见诸报端。马克敦公司承建工程后,即在天津、烟台等处,雇用工人二百五十余人来粤工作。桥宽60英尺,两侧人行道各10英尺,中间车道为40英尺。其载重量为20吨。在前引史料中,对于天津万国桥的建造商有过明确记载。广州海珠桥与天津解放桥的对比......
2023-11-18
近几十年来,天津站地区的交通堵塞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顽疾。这里有拎着大包小裹的旅客、有匆匆而过的行者、更有左顾右盼的游人。几十条线路的公交车在此停靠、出租车停在路边等着拉活儿、私家车你来我往川流不息。便道上摩肩接踵,公路上车水马龙。南来北往的人流、物流交织起来,仿佛一团乱麻,难以理清头绪。
而解放桥则是这里沟通海河两岸的最重要枢纽,日常交通压力不言而喻。堵车更是家常便饭。不在桥头等几个红绿灯,您就甭想过去。直到前两年沿河两岸修建了下沉式隧道,将机动车与行人分流,又设置单行路,减少路口的交叉与拥堵。多项治理措施的出台才有了如今比较畅通便捷的交通环境。
万国桥头执勤的法国巡警
可能有朋友会认为,堵车是工业社会高度发达后产生的新问题,其实不尽然。就以解放桥为例,这里的堵车并不是改革开放后才出现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是怎一个“堵”字了得。
随着近代以来火车引入津门,此地就是通往老龙头火车站的必经之路,清末又成为连通法、俄、意三国租界的咽喉要道。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必然导致经济的飞速繁荣,人气的聚拢使交通流量与日俱增。建成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老万国桥(1904—1928),到20年代初就因拥挤不堪而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了。从1922年开始,列强就提出兴建新桥的动议,因筹款问题无法解决而被搁置。到了次年(1923),各国终于达成一致,决定修造世界最先进的铁桥。
建桥过程中,要求增加桥面宽度的呼声贯穿始终。由英国人雷穆森撰写、于1925年出版的《Tientsin:An Illustrated Outline History》(《天津插图本史纲》)中就曾记载:(www.chuimin.cn)
(万国桥)美中不足的是,桥面车道只有40英尺宽,虽然两侧都有供行人走的便道。现在的万国桥桥面只有25英尺宽,多年来一直显得太窄了。新的桥面将加宽15英尺,但鉴于这个商埠的交通量不断增长,从租界通向铁路车站的桥只有一座,新的万国桥到1927年竣工以前恐怕就会显得太小了。
1927年10月18日,新桥正式落成。但刚刚通车就发现,正如雷穆森在预言中所说,桥上的堵车问题还在延续。为此,法租界工部局不得不在1927年10月28日的《大公报》上发布了《新万国桥货车通行规则》:
法租界工部局昨发通告云:(一)新万国桥桥头与马路接连地方,坡起不平,车辆上行,甚费气力,故满载货物之地扒车,每辆至少须有强壮者六人拉挽(;二)载负车辆,行走甚缓,如一次放行太多,则他种轻快车辆,必受影响,故每一次放行货车,至多不得超过五辆(;三)在法租界等待过桥之载货车辆,须停留于中街两旁墙角线以后地方,以免有碍十字路口之交通(;四)桥口前面地方,交通繁盛,须按规则行走,方可免去危险,故拉货车辆,不可贪图省近,横斜穿过。
1927年10月29日《益世报》载《新万国桥运货车通行规则》
次日(10月29日)《益世报》也以《新万国桥运货车通行规则》为题对此事进行报道。
原本以为新桥能够满足需求,谁料通车仅仅10天之后,主管部门就下达管理规则,治理阻塞与拥堵,这想必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而仔细读来,这份《通行规则》更是有趣,每次放行货车不得超过五辆,这样必然导致大量货车等候在桥两端。如此一来,桥上是顺畅了,那桥两侧呢?不是“堵车”依旧吗?
有关百年留踪:解放桥的前世今生的文章
尽管津门与南粤远隔万水千山,大桥即将通车的消息还是在津沽大地见诸报端。马克敦公司承建工程后,即在天津、烟台等处,雇用工人二百五十余人来粤工作。桥宽60英尺,两侧人行道各10英尺,中间车道为40英尺。其载重量为20吨。在前引史料中,对于天津万国桥的建造商有过明确记载。广州海珠桥与天津解放桥的对比......
2023-11-18
兹准咨达前因,本部复核此项附加桥捐,历时已及四载,究竟前项借款已否偿清,截至现在共已实收若干,所有历年收支细数未据专案造报,经令行津海关监督查明呈复去后。除咨复外交部并分令津海关监督及代理总税务司易纨士转令津海关税务司遵照外,相应咨行贵省长查照见复。准此,除咨复外,合行令仰该监督即便遵照办理。......
2023-11-18
然而在大桥竣工通车前,海河工程局秘书长甘博乐于1927年6月24日就万国桥的财政情况向津海关致函。所有前项桥工用费,应仍以原估数目为定。在文中,中国政府对于海河工程局要求延长桥捐的说法也存有颇多质疑。首先,他们认为1923年时原定工程款为70余万两,此时骤增至140余万两,“未免漫无限制,殊难认为确当”。在此前提下,中国政府未同意增加建桥工程款的请求。......
2023-11-18
万国桥作为一座开启桥。随即行人往来,恢复通行。这在当时成为轰动津门的一大事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加之前次开桥使机关齿轮脱落,最终酿成大祸。据桥南所属的法租界工部局第四百四十一号巡捕长赵铭报告,桥南伤者较多,有周彦章,勾锡伯、邓丙森、佟善亭、王玉山、刘喜桂、赵仲三、高马氏、王淑贞、朱秀华等男、女共十人,均被送往法国医院救治。海河工程局也不敢马虎,总工程师苗洛耳亲赴现场调查,鉴定事故原因。......
2023-11-18
此处提及的“大沽水平”,指的是“大沽高程水准基点”。此外,沉箱基础下沉至大沽水平零下11米时,出现了一层黏土,下沉困难,继续挖掘2米以后,始顺利抵达硬土层。在万国桥设计图中即能看到其桥墩基础部分桥体在单位面积上对沉箱表面的压力最小,这也成为达德施奈尔公司最终中标的关键因素之一。解放桥的主墩沉箱基础至今并未产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基本符合最初的设计要求。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基础是成功的一半。”......
2023-11-18
万国桥于1927年通车,并沿用至今,抗战胜利后改名“中正桥”,天津解放后又更名“解放桥”。据图中标注,当时已为“中正桥”。此外,天津档案馆收藏一张题为《海河工程局为借用中正桥桥房暂作检疫注射站事致市卫生局》的公函,落款时间为1946年7月11日。从中可见,“中正桥”一名的使用,应是在1946年3月至7月之间的事,这也从一个侧面为确定“中正桥”的更名时间提供了佐证。......
2023-11-18
起义失败后,崔文藻被捕。“法俄桥”这一称谓也有其合理性。将两个租界的国名简称组合在一起,以地名衍生为桥名,虽在情理之中,但应为俗称。1904年1月9日竣工、1928年拆除的平转式开启桥,因连接“老龙头火车站”,后被称为“老龙头铁桥”。由此推测,该桥名有可能是后人在介绍解放桥时,为区别其前身的两座万国桥而起的,是个俗称。为避免因指代不清而产生混淆,后来改称前一座桥为“老龙头铁桥”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2023-11-18
从解放桥建成之日起,观开桥就成了天津人的一大美谈。1949年天津解放后,解放桥的开启次数日渐减少,20世纪的最后一次开启是在70年代。当桥面打开的一刹那,海河两岸竟是观者如云,人声鼎沸,可见天津人对这座桥的感情有多深。如今的解放桥更成为天津人热爱故乡的情结。我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因为工作单位就在解放桥附近,所以每天早晚上下班都要从桥上路过,可谓与大桥朝夕相伴。......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