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万国桥落成庆典:延期衍生连环拖延

万国桥落成庆典:延期衍生连环拖延

【摘要】:1927年9月11日的《大公报》刊发题为《新万国桥双十节通行》的文章1927年9月21日《北洋画报》载:“将于本年‘双十节’举行落成礼之天津新万国桥”各大报刊完全一致的口吻,让公众对万国桥将在“双十节”落成的消息深信不疑。这一天既是国庆,又有万国桥的开通庆典,可谓双喜临门。又该桥通行时,将举行盛大之典礼。到了当天,活动还是没有如期举行。通车仪式最终于10月18日举行。

假如把一项工程比作一位大家闺秀,那竣工典礼就仿佛是在她结婚时的婚宴上喝喜酒。在此之前,她是在彷徨中成长,在此之后她则是稳重成熟。这就足见该仪式的重要性。按照民间风俗,办喜事要挑选黄道吉日。竣工庆典组织者自然也不敢怠慢,在选择上既要大吉大利,又要兼顾纪念意义。

万国桥的通车日期最初定在1927年10月10日。《大公报》在1927年9月11日就以《新万国桥“双十节”通行》为题,迫不及待的抢先爆料:

现在,(新万国桥——引者注)桥工行将告竣,两端接修电车轨道,不久亦可完工。俟桥身油饰竣事,即由海河工程局验收。预期本年‘双十节’开始通行。

《益世报》也不甘落后,9月18日发表的《新万国桥通行典礼,迎张作霖主席各国公使临场》一文介绍道:

本埠特讯,新万国桥定于‘双十节’通行一节,已见各报。现闻海河工程局拟于是日举行大规模之典礼,将迎大元帅张作霖主席,各部总长、各国公使均在被邀之列。”

此外,9月21日《北洋画报》上还刊登了一张大桥的照片,让读者先睹为快,并配有文字说明:“将于本年‘双十节’举行落成礼之天津新万国桥。”

1927年9月11日的《大公报》刊发题为《新万国桥双十节通行》的文章

1927年9月21日《北洋画报》载:“将于本年‘双十节’举行落成礼之天津新万国桥”(www.chuimin.cn)

各大报刊完全一致的口吻,让公众对万国桥将在“双十节”落成的消息深信不疑。此安排本来也属情理之中,因为在民国年间,“双十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1911年10月10日(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即辛亥年农历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新军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9月,为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临时政府将10月10日定为“国庆日”,也被称为“辛亥革命纪念日”,百姓俗称“双十节”。以后每逢此日,全国上下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双十节”作为“国庆日”的性质才发生改变。在当时看来,1927年的“双十节”对津城格外特殊。这一天既是国庆,又有万国桥的开通庆典,可谓双喜临门。所以,沽上百姓都对这一天翘首以待。

1927年10月11日《大公报》载《新桥通行展缓》

然而时至当日,父老乡亲们并没看到期盼已久的盛况。次日(10月11日)的《大公报》上登载出《新桥通行展缓桥上装设电光灯彩》一文解释其中原委。

本埠新万国桥原定昨日(1927年10月10日——引者注)举行通行典礼,嗣因该桥西境新旧两桥中间之马路尚未竣工,展缓通行。据该桥工程处消息,各马路工程二、三日内可以完竣,则本月十五日即行通行典礼,否则须展至十八日始能通行。又该桥通行时,将举行盛大之典礼。桥上现正装设各种电光灯彩云。

文中对于典礼日期说得含糊其辞。不过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应该更倾向于10月15日。

到了当天,活动还是没有如期举行。《大公报》于该日(10月15日)发出消息《新万国桥十八日举行通行礼》,文中写道:“新万国桥定于本月十八日十二时三十分举行通行典礼,并闻礼毕后将在裕中饭店举行盛大之宴会云。”通车仪式最终于10月18日举行。

笔者理解,庆典时间早早发出,而又一再推迟,这样似乎可以吊足市民胃口,使公众更多关注此事。是否是有意为之,亦未可知。分析典礼拖延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由于虽然桥体本身已完工,但周边配套工程尚未完成。这与其考虑不周有关,也与其重视典礼有关。否则就不会“桥上现正装设各种电光灯彩”了。总之,庆典并非仓促和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