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荆门古寨-三尖山的历史与人文

荆门古寨-三尖山的历史与人文

【摘要】:钟祥市冷水镇的清泉村、林岭村和郭刘村交界处有一座三尖山,海拔451.7米,山平面积1平方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三尖山寨立于其巅。三尖山由北峰、中峰和南峰组成而得名。三尖山寨建于清嘉庆初年。笔者2004年6月19日和2009年6月14日两次考察三尖山寨。看来,三尖山是释道合一的场所,当以佛教为主。看来,当年荆门州之乡民善姓也来到这三尖山云雾寺奉献过善举。

钟祥市冷水镇的清泉村、林岭村和郭刘村交界处有一座三尖山,海拔451.7米,山平面积1平方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三尖山寨立于其巅。

三尖山由北峰、中峰和南峰组成而得名。北峰和中峰间的垂直距离约150米,中峰和南峰间的垂直距离约300米。三尖山三峰挺拔,延绵起伏,巍峨壮观,风光绮丽。南峰山顶和南麓建有云雾寺的上院和下院。香火旺盛,历来为佛教胜境。民国版《钟祥县志》载:“三尖山,三峰秀耸,阴晴殊状。城中望之,翠在眉睫。旁有沿山寺,寺后有潮泉,日三潮,望日倍增。”

三尖山寨建于清嘉庆初年。据史料载:“三尖山寨,在城西六十里,周三里。今重修。”可见,民国时期,三尖山寨重修过一次。其寨状南北向呈椭圆形,周长800多米,寨墙高2.8米左右。整座寨墙将中峰和南峰圈围于内。1964年,修建军事设施时将寨墙拆毁,只剩下西寨墙和东寨墙中的部分墙体残存的遗迹

笔者2004年6月19日和2009年6月14日两次考察三尖山寨。从郭刘村中的部队旧营房处向东开始进山。大约经过半小时的行程,就到了位于南峰南麓的云雾寺下院遗址处。只见寺院坐北向南,三间三进的格局,满眼是残墙断壁,冷落荒凉的景象。寺院遗址有两块石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块是云雾寺额石,高0.4米,宽0.9米,厚0.1米,青石质。无纪年。额面横列阳刻大楷书“云雾寺”3字,每字高0.25米,宽0.18米。“云”字已有残损。另外一块残碑宽0.55米,高0.25米,厚0.14米。青石质。碑面刻有王青、马士元等40多人姓名及捐资金额等内容。可惜纪年刻面已断失。从额石文字可知,三尖山的宗教属性是佛教,不是道教。但后来又查阅资料,有“三尖寺,一名元帝宫”和“云雾观,在汉江西三尖山”的记载。看来,三尖山是释道合一的场所,当以佛教为主。

在云雾寺下院遗址南边约50米远的小山坡上,发现了4座和尚塔。每座石塔为3层6边6角形制,通高3米,塔身直径1.5米,每边长0.6米。4座石塔均已被人为地推倒,可惜有文字的刻面被扑于地面,因塔身很重,不能轻易翻动,故每塔的和尚名号和生平事迹均不得而知。

然后继续登山,经过半小时的攀跋,到了南峰山顶东南侧的云雾寺上院遗址处。此处林木葱笼,环境幽静,但古寺建筑早已拆毁,一片废墟上辨认不出寺院遗址的方向来。除见在一毁坏的墙壁上嵌有双龙腾空的石雕构件外,没有见到什么值得考究的佛物。正当感到有些遗憾之时,突然在山坡边发现了倒卧的一块古碑,系刻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万福攸关》碑,青石质,完整无缺。真是喜出望外。其碑高1.05米,宽0.48米,厚0.15米。碑额横列阳刻大楷书“万福攸关”4字。碑文先写佛地胜境:“盖闻云雾佛堂,自古朝拜胜境。余尝闲游至寺,见其庙貌巍峨,神像辉煌,四方谒圣者踊跃而争先。”接着介绍启立香会之事:“偶逢河西领首陈弘烈,向余云敝地启立香会,乐为引善者十一人,同结良缘者百有余名,或因父母而朝叩,或为子嗣而进香,各人之祈报不同,而投忱无殊。若是者,今满七年矣。”最后讲勒石为志的原由和感慨:“夫神明之感格罔报,而众姓之乐善未艾。意欲捐资勒石,预议十年圆满,因嘱余为志。余闻其言而善之,合众心而同一心,兼捐资而勒石记下,惟圆满之易而名垂千秋。故不辞其固陋,因援笔而为之序云。”后刻会首陈弘烈和众善120余人姓名,以及住持僧德峰等名。序文写得心诚意切,其善举感天动地。从开篇的“云雾佛堂”之名称,到全篇的佛事香会,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三尖山云雾寺是佛教丛林之圣地。同时,知道了清乾隆时期,住持僧为德峰的史实。(www.chuimin.cn)

从东坡继续向前攀行,可以看见古寨东墙的一段遗迹仍巍然地屹立于南峰山顶东侧。其寨墙长约30余米,高2.5米左右。在南峰尖顶上,有一所现代人重修的佛殿,殿内神台上供奉着大小佛像6尊,台前且有香烟缭绕。

穿越南峰进入山的西侧,可以看见西寨墙蜿蜒地盘旋于中峰和南峰间的山岩上,残存的段面长约150余米,顶宽0.8米至1.2米不等,为平顶式结构。外侧高2.5米左右,内侧高1.5米左右,没有发现寨墙上的内走道。这段寨墙很是突出显眼,保存得比较完整。能遗存至今,也算是一件幸事了,因为古代先民们以辛劳和智慧建造的三尖山寨城,总可以通过这段寨墙留给人们一段特殊的记忆,勾起探索考古者们的思古之幽情。

由西寨墙内向东北方向攀登,可以行至中峰和北峰间的一个小平台,其台上留存有以前部队所建的一排长长的房屋。现在已是人去屋空,只有那房屋墙壁上,所砌的以石碑做墙的一些大小不一的古代寺院残碑,才吸引了我们的视线。

三尖山寨残存的西寨墙

有一块残碑上刻有“湖北安陆府荆门州首人秦家尧、秦丛文、台世魁和罗士恩捐资重修庙宇,功德无量”等内容。看来,当年荆门州之乡民善姓也来到这三尖山云雾寺奉献过善举。有一块刻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的石碑,高1.1米,宽0.5米,厚0.13米。碑文记刻了“首人刘维金、王正元”及众善200多人的姓名及捐资金额的内容后,最后的落款是“曹洞正宗第二十五世当代住持僧澄轩,师叔祥铭,师弟澄辕,堂弟澄修,徒清宇,侄觉悟敬立”等文字。此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文字告诉我们,三尖山云雾寺的佛教宗派属曹洞正宗。传至咸丰元年已由第二十五代住持僧澄轩主持寺院佛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