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寨位于钟祥市张集镇黑湾寨村、泉水河村和虎峪村交界处的中山之顶,海拔415.4米,山平面积1.1平方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中山寨南北向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周长320米,寨墙高2.5米至4米不等,开设东、西、北3座寨门,寨内遗存有祖师殿一座及大小石屋40余间,古寨现状保存较差。中山寨西门西门为方门结构,没有发现门顶石和门框石等构件,实际呈现为一条通道。......
2023-11-18
东宝区仙居乡双泉村境内有一座狮子山,海拔400多米,山平面积1平方公里,山势呈东西走向。山顶遗存一座古寨,名为狮子山寨。
狮子山寨建于清嘉庆初年,其寨状东西向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周长400米,寨墙高2.8米至5米不等,开设东、西和西南3座寨门。寨内遗存石屋1间。整座寨城现状保存较差。
笔者2008年12月3日考察狮子山寨。从双泉村村部出发,徒步行走约半小时的时间,就到了狮子山的东南麓。然后沿着陡峭的山岩攀登上山,经过10多分钟的攀跋,便见到了狮子岩的真容。这是由山崖伸出的一块巨大的综红色岩石,高约20多米,其狮头面朝东方,狮子的眼睛、鼻子等都长得惟妙惟肖,十分形象逼真。狮子山之名应来源于此。
艰难地爬上狮头岩,向西步行几米远后,发现山头上有一座被挖掘了的坟墓,墓前有一块青石墓碑,高0.56米,宽0.36米,厚0.12米。其碑文为:“清故曾祖刘公谦之茔墓。曾孙尚希、尚俭、尚雍,玄孙刘锟、刘钧、刘镇、刘馈、刘钰。五世孙世杰、世法、世贤、世显,六世孙刘希成。嘉庆十七年孟春月吉旦立。”可知此墓碑立于1812年。听当地乡民们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恶霸,经常欺压百姓,尤其最坏的是,他强迫当地所有姑娘出嫁前,都要先和他过一夜。他死后,人们便把他拖到狮子山上埋了,说是让狮仙去惩罚他。其实,这个传说并不可靠。一是因为坟墓选在狮子山头这块风水宝地上,不会用来埋葬坏人;二是刘氏子孙几代人给其立碑,若是恶人,其子孙会是无脸立碑的。
狮子山寨山形似狮头
从山顶的东头向西攀行不多久,就抵达古寨的东门处。东门为方门结构,但倒塌残毁严重,被块石盖住了门道,只能粗略见其样式。东墙顶宽0.8米,外侧高3米。从东门城顶向北后再向西环行,可至古寨的西门。这两门间的北侧环形寨墙长195米,顶宽1米左右,外侧高3米左右,内侧高2米左右。这段北寨墙保存较差,多处倒毁,致使墙中缺口很多。
西门为方门结构,无门顶石和门槛石构件。门宽1.6米,高3米,门墙厚1.2米。其中,北侧门墙已有毁损,南侧门墙基本完整。西寨墙保存较好,顶宽1米左右,外侧高4.5米左右,内侧高2.5米左右。(www.chuimin.cn)
距离西门南10米处,即古寨的西南角的寨墙中,开设一座西南门,也为方门结构,无门顶石和门槛石构件。门宽1.2米,高3米左右,门墙厚1.8米。
西南门至东门间的南侧环形寨墙长195米,顶宽1米左右,外侧高4米至5米不等,内侧高2.5米至3.8米不等。整个南寨墙依山而建,高大宏伟,是全寨中保存最好的寨墙,显得十分壮观。
寨内山顶上建有石屋一间,面宽6米,进深4米,屋墙厚0.6米。现已残破不堪,屋内屋外散落着许多小瓦片,从瓦片的规制判断,此屋当和寨城同时修建的。
寨南侧半山腰有一个溶洞,名叫狮子洞。洞宽5米,高6米多,深8米多。南壁有2个方形洞口,洞顶上裂开一个长形的缺口。其洞外表岩石呈综红之色。传说此洞是狮仙修炼的洞府。
狮子山寨北侧的象鼻山下有两口泉眼,人称双泉。双泉村之名由此而取。第一泉眼的面积为8平方米,状呈长形。第二泉眼之状呈方形,面积2平方米。泉旁山坡上建有一座山神庙,庙内供奉一尊凿于清代的石雕神像,据说此神是专管此山的泉眼的。双泉之水,常年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完。供给了双泉村一千多人的饮用之水,灌溉了村中良田1600多亩。听村民介绍说,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时,双泉之水十分混浊,过了上十天才变得清澈,恢复了正常。
古寨以城安民,古泉以水利民。寨系民建,泉为民用。这也是人本思想观念的一种昭示啊!
有关荆门古寨的文章
中山寨位于钟祥市张集镇黑湾寨村、泉水河村和虎峪村交界处的中山之顶,海拔415.4米,山平面积1.1平方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中山寨南北向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周长320米,寨墙高2.5米至4米不等,开设东、西、北3座寨门,寨内遗存有祖师殿一座及大小石屋40余间,古寨现状保存较差。中山寨西门西门为方门结构,没有发现门顶石和门框石等构件,实际呈现为一条通道。......
2023-11-18
马鞍山寨位于漳河新区雄峰村4组漳河水库西岸的马鞍山上,其山实际是一个被漳河水库三面环绕的半岛,海拔约300米,山平面积1平方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马鞍山之名,因其山如马鞍之形而得。马鞍山寨不知建于何年。笔者2006年4月28日考察马鞍山寨。马鞍山中的南北向的古道各有一条。马鞍山寨对面漳河水库明槽北岸的山岗上,原有一座清静庵,相传建于明末。马鞍山寨的东南方不远处,有一座著名的清静庵大桥。......
2023-11-18
钟祥市双河镇白云村北境有一座白云山,海拔342.5米,山平面积6平方公里,山势呈东西走向。白云山为双河镇与胡集镇的界山。因山顶常年有白云缭绕,故名白云山。据当地老人介绍,白云山寨建于清嘉庆元年,系乡民们为避白莲教起义军而构筑的栖身之所。笔者2004年6月19日和2009年9月1日两次考察白云山寨。白云山寨南门西门内北侧高大的门墙壁从南门城顶向西环行180米后,就是古寨的西门。......
2023-11-18
清光绪版《京山县志》载:“湖山寨,距城三十里,寨长耆民裴静山、文童董齐全。”寨中山顶有湖山寺建筑遗存,是一处先有寺庙,后建寨城的人文景观。笔者2012年4月15日和2015年1月9日、2月10日三次考察湖山寨。湖山寨青龙泉外寨东门由东门沿上半山腰的东寨墙内侧向北穿行,可见高大坚固的东寨墙蜿蜒向北延伸。从碑文可知,湖山寨始建于清嘉庆元年,系为防白莲教义军而构筑的。......
2023-11-18
保安寨,俗称方家寨,位于东宝区石桥驿镇象河村6组的方家山顶。保安寨的形制特点呈南北向的椭圆形。保安寨南门南墙全长30余米,外侧高3.5米,寨墙为平顶式结构,顶宽0.8米。碑面横列阴刻大楷书“保安寨”3字,落款为“道光二十二年仲春月吉旦”2行11字。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保安寨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保安者,可保护乡民平安也。北门保安寨额石拓片返回登上北寨门城顶,只见北方呈现一片起伏连绵的群山。......
2023-11-18
捉马洞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毛坪村西南2公里4组的捉马沟北之山腰处。原来赤兔马跑进此洞后,马头和前腿卡在小洞中不能动弹而被捉。大约1个小时,终于到了半山腰的捉马洞东洞口。捉马洞寨南门洞口呈不规则的三角形,上尖下平,高10米,门宽4米,从洞口至内壁深8米。因此,我们可以从中推定捉马洞寨当也是建于清咸丰三年左右了,都是当时乡民为了防患兵匪祸乱而修建的栖身之所。......
2023-11-18
仙人岩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东11公里处的插旗村6组。仙人岩海拔476米,山平面积0.4平方公里,植被面积占80%,主要生长松、栎树和杂灌木。笔者从1995年至2009年先后7次考察仙人岩寨,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仙人岩寨由炮台、寨门、寨垣、城堡、洞厅、石屋、粮城和关庙等组成。实为写实之作,即上有仙人岩高耸云天,下有长沟水长流不断。以上四篇碑文都是记述仙人岩历史的重要文献资......
2023-11-18
蜜蜂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折旗河村1组的蜜蜂岩顶,其山海拔523米,山体面积2平方公里,山势呈东西走向。蜜蜂寨建于清咸丰二年。笔者2008年12月17日和2009年7月13日两次考察蜜蜂寨。蜜蜂寨西门在西门内侧右边寨墙中部设置一个掩体,高1.1米,宽0.8米,深1.1米,中间的射击孔为0.2米见方。乡绅赵正纲召集众议,商定在蜜蜂岩建寨,以保全乡民的生命财产。从实地考察可知,蜜蜂寨是先建寨城,后修关庙的一处古代胜迹。......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