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荆门古寨:青岩寨的历史考察与价值

荆门古寨:青岩寨的历史考察与价值

【摘要】:据当地老人介绍,青岩寨建于清嘉庆初年,系为避白莲教起义军而修筑的防御工事。笔者2008年5月6日和2010年11月4日两次考察青岩寨。青岩寨南门雉堞结构的东寨墙顶古寨西北角至西门之间的寨墙长175米,顶宽0.8米至1米,外侧高3.5米;内侧降层1米后,设置宽0.8米至1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1米左右。对于研究青岩寨古寺的历史具有价值。

京山县杨集镇三台村4组与巴冲村1组交界处有一座青岩山,海拔448米,山平面积1.2平方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青岩古寨立于其巅。

据当地老人介绍,青岩寨建于清嘉庆初年,系为避白莲教起义军而修筑的防御工事。青岩寨南北向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周长650米,寨墙高3.5至5米不等,开设南、西两座寨门,寨内有一座小庙和一座大庙的遗迹。整座寨城现状保存一般。

笔者2008年5月6日和2010年11月4日两次考察青岩寨。从山麓攀行至古寨的西门口,足足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西门为方门结构,门宽2米,南侧门墙高2米,北侧门墙残高1米,门墙厚3.4米。门上方的一块天槛石倒卧于地,石长2.5米,宽0.4米,厚0.2米。上方无门顶石构件,下方地面为10级台阶的门中通道,直通寨内,无门槛石构件。

西门两侧的西寨墙顶为雉堞式结构。堞垛高1米,宽1.6米,厚0.8米;垛口宽1.2米。外侧高3.5米;内侧降层1米至1.5米后,设置宽1.5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2米左右。

由西门城顶向南环行160米后,即达古寨的南门。南门亦为方门结构。外侧门宽1.6米,高2.4米;内侧门宽2米,高2.1米;门墙厚2.4米。门上方有4块门顶石铺盖,每块石长2.2米,宽0.4米,厚0.2米。地面无门槛石构件。

南门两侧的南寨墙顶也为雉堞式结构,堞垛高0.8米至1米,宽1米,厚0.8米;垛口宽1米至1.2米。外侧高4米至5米不等;内侧降层1.5米至2米后,设置宽1.2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2米左右。

南门城顶上向东北方向环行180米后,抵达古寨的东北角。这段东寨墙顶也为雉堞式结构,堞垛高0.8米至1米,宽1米,厚0.8米;垛口宽1米,外侧高3.5米;内侧降层1.2米后,设置宽0.8米至1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1.5米左右。

古寨东北角至西北角的北寨墙长135米,墙顶宽0.8米至1米,为平顶式结构。外侧高2.5米;内侧降层0.8米后,设置宽1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1.5米左右。因北墙外为悬崖峭壁,故寨墙修筑得不很高大。

青岩寨南门(www.chuimin.cn)

雉堞结构的东寨墙顶

古寨西北角至西门之间的寨墙长175米,顶宽0.8米至1米,外侧高3.5米;内侧降层1米后,设置宽0.8米至1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1米左右。靠近西门的西寨墙顶为雉堞式结构。

在西门外南侧的路边山坡上,建有一座小庙,坐北朝南,面宽3.5米,进深3.3米,庙墙高3米。庙门宽0.95米,高1.7米,门墙厚0.4米。庙内神台上供有几尊佛像,时有香火祭祀

寨内南山坡上有座达公明老和尚之墓,墓堆前立一古碑,高0.9米,宽0.5米,厚0.12米,青石质。刻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碑额横列阳刻大楷书“古佛堂上”4字;碑文为“大清光绪十年岁次甲申清和月上浣吉日。圆寂先师上达下公明老和尚墓,孝徒愿安,孙心雄。”清和月,农历四月。上浣,一月的上旬。

寨内山顶上,有一座古寺遗迹,坐北朝南。其大殿面宽14米,进深17米,三间三进结构,庙墙高4米多。寺中残存古碑10多块,其中完整的有4块,经过制作拓片后,碑上的文字一目了然。对于研究青岩寨古寺的历史具有价值。

刻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的《功德无量》碑,其文曰:“功德无量,万古常青。重装圣像,福由善成。”点明了福与善的关系。此时寺中的住持僧叫通禅。

刻于道光元年(1821年)的《施田碑》,高0.6米,宽0.4米,厚0.17米。碑文记叙彭氏兄弟二人捐田的情况:“立施田地约人彭文元、彭文魁兄弟二人,同结良缘,将自置水田五斗,凭公亲施与青岩寨永作香火供奉佛前,万代福果。自施之后,诸位佛神永保彭门后世子孙昌荣。”施田的心愿表白得十分清楚。这是百姓们的人之常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