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寨,原名猴儿寨,位于钟祥市客店镇杨庙村、南庄村和邵集村三村交界处的五宝山上,海拔550米。猴王寨呈东西向不规则的扁长型,寨内两端为西峰和东峰,中间为低坡凹地。猴王寨西门外侧笔者第一次考察猴王寨是2004年6月1日。从原陈湾村南行登山,由于在客店镇请的向导迷失了路线,我们在荒林中艰难地穿越了两个多小时,猴王寨仍可望而不可及。......
2023-11-18
龙凤寨位于京山县杨集镇五童观村和花石岩村交界处的龙凤山顶,其山海拔535米,山平面积5平方公里,山势呈东西走向。
龙凤寨建于明末,系先民们为避李自成起义军而构筑的一座古寨。其状东西向呈梭子形,周长650米,寨墙高2.5米至3.5米不等,开设东、西、北3座寨门,寨内有一座龙凤寺遗址。整座寨城的现状保存较差。
笔者2008年5月7日和2010年11月5日两次考察龙凤寨。从杨集镇出发向龙凤寨前行,经过两个多小时翻山越岭的艰难行程,终于抵达古寨的东门口。
东门为方门结构,保存基本完整。门宽1.15米,高2.2米,门墙厚3.2米。无门顶石和门槛石等构件。东门两侧的东寨墙顶宽1.5米,外侧高2.5米至3.5米左右;内侧降层0.8米后,设置宽1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1.5米左右。东寨墙保存较好。
东门城顶上可向北环行后,再向西环行至古寨的北门,这两门间的寨墙长125米,顶宽0.8米,外侧高2.5米;内侧高1.5米左右。内侧墙中没有设置内走道。北门也为方门结构,损坏严重,残高1米,残宽1.5米,门墙厚2米。无门顶石和门槛石构件。
龙凤寨东门
由北门城顶上继续向西环行200米后,可至古寨的西门。这段寨墙顶宽1米至1.2米不等,外侧高2.5米至3.5米不等,内侧高1米至1.5米不等。西门同样为方门结构,也有损坏。门残宽0.8米,南侧门墙高2米,墙厚1.5米;北侧门墙已毁失。无门顶石和门槛石构件。西门附近北侧墙中设置了一个射击孔,孔高0.3米,宽0.2米,深2米。(www.chuimin.cn)
西门至东门间的南侧环行寨墙全长325米,顶宽1米左右,外侧高2.5米;内侧高1.5米左右。这段长长的寨墙中有几处毁坏严重。寨墙中没有发现南门的建筑遗址。
古寨中的龙凤寺,建自宋代,但现已残败不堪。从遗存看,其寺坐北朝南,面宽23.6米,进深11米,三间二进结构,所存部分庙墙高6米多。寺庙遗址上保存有古碑10多块,其中完整的有4块。是研究龙凤寨和龙凤寺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经过制作拓片后,文字清晰可读。
刻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的《龙凤禁碑》,是关于龙凤寺的十六条清规戒律的内容。其序言先讲立规的道理:“盖闻创之于始,必欲禁之于后。兹龙凤仙山,时虽守规。人心知不同,后事必严。所以众善公议,早示禁条,以杜后患。自立之后,庙中如有违者,许请灯盟并众护法呜公驱逐,另请有德之僧居之。”禁条中有“不许间断课诵,不许典当田地,不许食其烟酒,不许吃公营私,不许抺牌赌博,不许口角争锋,不许紊乱佛事,不许鱼肉入寺,不许看戏赶会,不许游食僧道常住,不许俗家妇女来往,不许无知痞棍相交诱害善良”等内容。可谓细致明确,管理严格,以保佛门净地的安全。
刻于光绪元年(1875年),杨坤撰书的《万寿无彊》碑,记载了龙凤寺和寨的有关历史情况:“龙凤仙山,巍巍雄峙。自宋元至今,建有古刹,神最灵验。历代兵燹,未遭屠毒。及圣朝同治三年甲子,因躲匪避乱人众,加之风雨飘摇,庙屋有损。至丙寅(指同治五年),余重修庙宇一次。乙丑年(指同治四年),栽木林,又逢匪患,入寨避乱人多,踏坏后又重栽。后又被牲口践踏,臭气熏天,神灵不安。十二年(指同治十二年),与住持僧同众商议,重修庙宇,整理山林,添置塔灯,重塑菩萨金身。又将西厢添修新殿一间,以广佛地。”后刻300多捐资人姓名及捐资金额。从碑文可知,众多的善心者为古寺和古寨做出了许多贡献。
龙凤寺遗址
有一块龙凤寺的山门之额石,宽0.9米,高0.3米,厚0.1米。额面横列阳刻大楷书“龙凤仙山”4字。此门额之碑仍完整地倒卧在山门墙边。
有关荆门古寨的文章
猴王寨,原名猴儿寨,位于钟祥市客店镇杨庙村、南庄村和邵集村三村交界处的五宝山上,海拔550米。猴王寨呈东西向不规则的扁长型,寨内两端为西峰和东峰,中间为低坡凹地。猴王寨西门外侧笔者第一次考察猴王寨是2004年6月1日。从原陈湾村南行登山,由于在客店镇请的向导迷失了路线,我们在荒林中艰难地穿越了两个多小时,猴王寨仍可望而不可及。......
2023-11-18
马鞍山寨位于漳河新区雄峰村4组漳河水库西岸的马鞍山上,其山实际是一个被漳河水库三面环绕的半岛,海拔约300米,山平面积1平方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马鞍山之名,因其山如马鞍之形而得。马鞍山寨不知建于何年。笔者2006年4月28日考察马鞍山寨。马鞍山中的南北向的古道各有一条。马鞍山寨对面漳河水库明槽北岸的山岗上,原有一座清静庵,相传建于明末。马鞍山寨的东南方不远处,有一座著名的清静庵大桥。......
2023-11-18
仙人岩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东11公里处的插旗村6组。仙人岩海拔476米,山平面积0.4平方公里,植被面积占80%,主要生长松、栎树和杂灌木。笔者从1995年至2009年先后7次考察仙人岩寨,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仙人岩寨由炮台、寨门、寨垣、城堡、洞厅、石屋、粮城和关庙等组成。实为写实之作,即上有仙人岩高耸云天,下有长沟水长流不断。以上四篇碑文都是记述仙人岩历史的重要文献资......
2023-11-18
保安寨,俗称方家寨,位于东宝区石桥驿镇象河村6组的方家山顶。保安寨的形制特点呈南北向的椭圆形。保安寨南门南墙全长30余米,外侧高3.5米,寨墙为平顶式结构,顶宽0.8米。碑面横列阴刻大楷书“保安寨”3字,落款为“道光二十二年仲春月吉旦”2行11字。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保安寨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保安者,可保护乡民平安也。北门保安寨额石拓片返回登上北寨门城顶,只见北方呈现一片起伏连绵的群山。......
2023-11-18
蛤蟆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插旗村6组的天柱山顶。又称蛤蟆山者,也自有其来历。天柱山北坡的半山腰处,有一堆一堆的白色岩石,其形状酷似蛤蟆,于是乡民们便俗称此山叫蛤蟆山,其寨便以山名,叫蛤蟆寨了。蛤蟆寨建于清咸丰三年,其寨东西向呈椭圆形。登蛤蟆寨有两条路可行。笔者2008年12月24日和2009年8月6日先后两次考察蛤蟆寨。两篇碑文说明,蛤蟆寨是先修寨城,后建关帝庙的一处古建筑。......
2023-11-18
蜜蜂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折旗河村1组的蜜蜂岩顶,其山海拔523米,山体面积2平方公里,山势呈东西走向。蜜蜂寨建于清咸丰二年。笔者2008年12月17日和2009年7月13日两次考察蜜蜂寨。蜜蜂寨西门在西门内侧右边寨墙中部设置一个掩体,高1.1米,宽0.8米,深1.1米,中间的射击孔为0.2米见方。乡绅赵正纲召集众议,商定在蜜蜂岩建寨,以保全乡民的生命财产。从实地考察可知,蜜蜂寨是先建寨城,后修关庙的一处古代胜迹。......
2023-11-18
据当地老人介绍,青岩寨建于清嘉庆初年,系为避白莲教起义军而修筑的防御工事。笔者2008年5月6日和2010年11月4日两次考察青岩寨。青岩寨南门雉堞结构的东寨墙顶古寨西北角至西门之间的寨墙长175米,顶宽0.8米至1米,外侧高3.5米;内侧降层1米后,设置宽0.8米至1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1米左右。对于研究青岩寨古寺的历史具有价值。......
2023-11-18
伏隆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裴山村5组的中斗山伏隆峰顶,其峰海拔475.7米,山势呈西南走向。笔者2004年12月16日、2005年10月6日、2008年12月16日和2009年6月13日4次考察伏隆寨。从而得知,伏隆寨的形状呈比较规则的圆形,创建于清嘉庆六年,周长176米,墙高6米左右,寨墙结构为仿长城样式的堞垛式建筑,精致坚固。如今,伏隆寨的城门和寨墙保存基本完好,是先民们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极具开发的旅游资源。......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