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双寨位于京山县宋河镇岔河村2组的王子山上,由王子北寨和王子南寨组成。笔者2012年10月30日考察王子双寨。顺山路进入王家冲境地,其冲因王子的传说而闻名。王家冲东侧的王子寨,山势挺拔,森林茂密,鸟语花香。王子双寨北寨东门北寨北墙内侧东门外侧残宽0.9米,内侧宽2米,残高1.2米,墙厚1.8米。王子南寨建于海拔269米的南峰上,距北寨城约200米左右。......
2023-11-18
绿林双寨位于京山县绿林镇的绿林山顶,由南寨和北寨组成。
现今所称的绿林山本名太阳山。清光绪版《京山县志》载:“太阳山,即《水经注》沔水篇、涢水篇所名,去县北九十里。诸峰际空,登之则诸山又絫然俯挹。”此山自古就叫太阳山,古称“绿林”者,并不是指此山,而是指太阳山之东南的三王城四周的广袤林海。此山天然洞穴中有一种石头,色白如玉,透明光滑,每当太阳光直射洞府时,能反射出奇光异彩来,故名此石曰太阳石。太阳山之名,盖源于此。唐代在山麓修建了太阳寺,便有太阳石、太阳山、太阳寺“三阳”之说了。明代在太阳山东数里处兴建了一座小集镇,便取名叫“三阳店”了。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太阳山“最初在汉代时叫绿林山”之说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在所有史料中完全没有“汉代时太阳山叫绿林山”的记载。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叙述绿林起义时称“起义军居绿林山(湖北大洪山)中”。以郑天挺、谭其骧为编纂委员会主任的2000年版《中国历史大辞典》载:“绿林山,即今湖北大洪山。”史为乐主编的2005年版《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绿林山,即今湖北京山县西北与钟祥、随州二市交界处的大洪山。”以上均定称绿林山为大洪山。笔者认为此说不符史实。因史书中记载为“绿林”或“绿林中”。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石泉在其《湖北省古代地理概述》中推断说:“著名的绿林起义军,其最早的根据地,就在江夏郡云杜县的绿林山。当在今京山县北大洪山南段的太阳山。”此推断也与史料记载不符。
为了发展旅游事业,2000年,京山县把太阳山改名为绿林山,把山上的古寨改名为绿林寨,把厂河镇改名为绿林镇了,使绿林景区成为大洪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的核心景区,把有关景点演绎成汉代绿林起义故事的发生地。
笔者2004年4月9日、2008年5月4日和2009年10月14日3次考察绿林寨。
穿过现代建筑汉阙门后,攀登300多米远的山路,就到了著名景点汉天门。此门系由经过亿万年雨水冲涮、自然风化后的两块巨大的石英石形成状如巨门的奇特景观。石高25米,宽15米,门高8米。上尖下宽呈三角形,气势如虹。故人们又称之为吞天门,寓意王匡、王凤大有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上汉天门的石台阶十分陡峭,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历至此时,为表尊崇之意,特挥毫题写了“天子之门”4个大字。
再经过几十分钟的攀行,就可领略骆驼峰的雄姿了。此峰由三座祼露的石英石组成,一峰昂首,两峰隆起,酷似一匹高大英武的骆驼。感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人们塑造了这样神形兼备的奇石精品。
然后,我们穿越主峰,直奔南寨。南寨建在海拔815米的山顶上,其状呈不规则的圆形,周长1300米,寨墙高2米至4米不等,顶宽2米左右。古寨城墙上均添垒了新的块石。寨墙开设4门,均为方门结构,现为仿古样式。其寨地势险要,东南有羊肠山道可通山下的太阳寺、三阳镇;南面和西面为悬崖绝壁,深谷万丈;北面有跑马岭,直通北寨。
绿林双寨南寨新东门
从东门进入南寨。东门为改建后的结构,门宽1.8米,高2.74米,墙脚厚4.6米。门额上嵌有“东门”2字的现代门匾。门外侧下有4级石台阶供人拾级而上。东墙最高处达4米多高。
南寨新东墙
从东门寨墙上向北环形150米后即达北门。北墙顶宽1米,外高3.2米,内高1.8米。北墙顶上立有十几个仿制汉代士兵塑像。北门也为现代仿古建筑,门宽2.3米,高2.6米,墙厚3.6米。门额上方嵌有“北门”2字的木质门匾。
由北门寨墙顶上向西环行150后即达西门。西门西侧的寨墙已毁坏不堪。新置的宽2.2米,高3米的木质西门框及门两侧的栅栏特别显眼。残存的西寨墙顶宽1米左右,残高2米左右。
由西门寨墙顶上向南环行400米后,即达南门。南寨墙顶宽1.5米,外高2米,内高1.5米。南门宽3.1米,高3.3米,墙脚厚5米。也为现代仿制木质之门,门额上方嵌有“南门”2字的木质门匾。
从南门寨墙顶上向东环行600米后即回到东门处。
传说许道士之墓原在南寨内,现已难觅踪迹。代之而立的是现代建筑王匡营帐、王凤之墓以及“绿林十三杰”的塑像。
出南寨沿跑马岭公路向北穿行2公里的路程后,就进入北寨的范围。北寨建于海拔820米的山岭中。其状南北向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周长1620米,盘山公路东西向橫穿其中。寨墙顶宽2米左右。可喜的是,北寨中保存有相当长的一部分老寨城墙遗迹及老寨原建的西门。
北寨新西门
北寨新西墙(www.chuimin.cn)
北寨的新西门宽2.2米,高2.2米,为现代仿制木质门,门额上方嵌有“北寨”2字的门匾。西寨墙南段有添加的新块石的痕迹。顶宽1.8米左右,外高2.8米至3米不等,内高2.2米。
由新西门的西墙顶上可环行至南墙及南门处。西墙和南墙交接处有很长一段系在老寨墙上新筑块石,形成两侧高、中间低的凹形墙顶,有的段面还用新石块铺平成宽1米的路面,成了现代水泥地面设施。有一段老寨南墙保存了下来,顶宽1米,外高2.8米,内高1.4米。没有发现古寨的南门遗迹。
从新西门至新东门中间的环形南侧寨墙长540米。新东门的结构形制与新西门相同。门的南、北两侧寨墙均系在老寨墙上新加的寨墙,顶宽1米左右,外高2.3米,内高1.5米。
从新东门至老北门间的环形北侧寨墙长320米,其中,保存有200多米的老寨墙,顶宽1.2米,外高2.8米,内高2米左右。老北门残宽1.8米,残高1米,墙厚3米。
老北门至老西门间的环形寨墙长600米,全系老寨墙,蜿蜒于山岭坡上。其中北墙顶宽1.2米,外高1米,内高0.8米,残坏严重。西寨墙顶宽2.4米,外高1米左右,内高0.5米左右。老西寨墙末端保存有老西寨门一座,宽2.2米,高2.5米,墙厚2.9米,其门现在用铁丝网封闭起来了。老西门至新西门间的寨墙长150米,系经修整过的新寨墙。
北寨老东墙
北寨老西门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京山人马瑛撰写的《重修太阳寺记》中云:“其山巅寨址,为宋元一方避兵之所。”从碑文记载可知,宋朝末年,元兵南侵,进入荆襄之境,乡民们为避元兵之乱,而在太阳山顶修建了寨城栖身以保安全。这是太阳山寨创建的缘由。
据清光绪版《京山县志》载,清嘉庆元年(1796年),王聪儿、姚之富率领的白莲教义军逼进京山县境,清政府采取“举办团练、修建寨堡、坚壁清野”的策略,一时间乡勇集训,寨堡林立,防守森严。太阳山附近的乡民在太阳山古寨址的基础上,又重修了双座城寨,以栖身避乱。因许道士在山上建观修行,故乡民们就称重修的寨城叫许家寨了。
综上所述,太阳山上的古寨,创建于宋末元初,重修于清嘉庆元年,并不是汉代绿林军所建。
关于绿林起义的地点,最早的记载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中。《汉书·王莽传》载:“是时,南郡张霸,江夏羊牧、王匡等起云杜绿林,号曰‘下江兵’,众皆万余人。”此处记为“绿林”,并没说是“绿林山”。云杜,县名。西汉置,属江夏郡,为京山地域设县之始。《汉书·地理志上》载,江夏郡所属“县十四”中有云杜。
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刘玄传》中的记载较为详细:“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新市人王匡、王凤为平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众数百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藏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新市,战国楚地。在今京山县东北三阳镇的康家塝。东汉置为南新市县,南朝宋改南新市县置新市县。离乡聚,地名,今京山县三阳镇小阜街。此处所记称为“绿林中”,也没记为“绿林山”。
老东墙上南望远景
《后汉书·王常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王常字颜卿,颍川舞阳人也。王莽末,为弟报仇,亡命江夏。久之,与王凤、王匡等起兵云杜绿林中,聚众数万人。”
再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涢水》中的记载:“又东南流而右会富水,水出竟陵郡新市县东北太阳山。水有二源,大富水出山之阳,南流而左合小富水,水出山之东,而经三王城东。前汉末,王匡、王凤、王常所屯,故谓之三王城。城中有故碑,文字阙落,不可复识。”竟陵郡,西晋元康九年置,属荆州。治所在石城(今湖北钟祥市)。南朝刘宋时,新市县属竟陵郡。《水经注》之文,清楚地告诉我们,绿林起义的根据地是三王城,并不是太阳山顶的古寨。所谓“绿林”,就是指三王城四周广袤如海的绿色森林。
到了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李贤被立为皇太子,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召集有关人员,主持注释《后汉书》,其注文中将“绿林”注解为山:“绿林,山,在今荆州当阳县东北也。”这与“云杜”境域风马牛不相及。因这次注释《后汉书》,是在不到六年时间里仓促成事,未及认真统一校订,所以错讹疏谬颇多。故其“绿林山”的注文不足为据。
三王城即今三王台。位于太阳山东三阳镇三王城村境内。《湖北通志·古迹》:“三王城,在县北,富水南流经三王城东,前汉末王匡、王凤、王常所屯,故谓之三王城,城在太阳山东,城址尚存,有台,即三王起兵处。”光绪版《京山县志·古迹》:“三王城:三王即王匡、王凤、王常也。城遗址尚存,有台,即三王起兵处,今在太阳山东。”原水磨畈洪庙中立有一块韩氏祠堂《万代香烟》古碑,其序文记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刻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文中记载曰:“其地原稽汉光武帝起兵诛莽至此,有聚兵所,名曰‘三王城’,即今‘三王台’。是台之南,有一平原号水磨畈。”笔者的《荆门碑刻拓片选集》和《荆门古碑》(下册)收录有此碑全文。三王城遗址,现存三座规模巨大的矩形土台,呈“品”字形排列,三台顶部总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三台中间有一个大堰,人称“擂鼓堰”。
从上述史料记载可知,绿林起义的根据地是三王城,而不是太阳山顶的古寨。再从太阳山顶的地势和水源情况分析,乡民们于山顶筑寨躲避一时的兵乱是可以的,而若作为数万兵力屯集训练之地,那肯定是败兵死亡之地。现在编撰的太阳山上的绿林故事,有利于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刺激游客的兴趣,增强景点的吸引力是无可非议的,但这绝对不是历史的真实。
有关荆门古寨的文章
王子双寨位于京山县宋河镇岔河村2组的王子山上,由王子北寨和王子南寨组成。笔者2012年10月30日考察王子双寨。顺山路进入王家冲境地,其冲因王子的传说而闻名。王家冲东侧的王子寨,山势挺拔,森林茂密,鸟语花香。王子双寨北寨东门北寨北墙内侧东门外侧残宽0.9米,内侧宽2米,残高1.2米,墙厚1.8米。王子南寨建于海拔269米的南峰上,距北寨城约200米左右。......
2023-11-18
花山双寨位于钟祥市洋梓镇花山林场的花山顶上,分为东寨和西寨,两寨直线距离约500米。笔者2003年3月5日、2004年3月6日、2010年5月11日和19日4次考察花山双寨。东寨名叫花山寨,又称天堂寺寨,建在东南侧海拔457米高的山峰山。花山双寨东寨西门同样,从南墙内走道上可环行至东门。故花山寨呈现先创二寺,后建古寨的历史轨迹。西寨名为花山观寨,建于西北侧海拔500多米高的山峰上。花山观寨也是创建于明末。......
2023-11-18
山坡白石似羊群钟祥市双河镇大桥村北境有一座海拔350米的石岩山,因山坡遍布着许多酷似羊群的白色石头,故人们称呼此山叫石羊山,石羊山双寨由北寨和南寨组成。笔者2009年9月11日考察石羊山双寨。北寨位于石羊山的北岭上,状呈南北向椭圆形,周长224米,寨墙高4.5米左右,开设南、北2门,寨内遗存石屋20余间,整个北寨保存较好。......
2023-11-18
炸石坡双寨位于东宝区石桥驿镇永圣村4组的炸石坡山顶,海拔为319.8米,由东寨和西寨组成。据当地老人介绍,炸石坡双寨创建于清咸丰年间。经过一段翻山越岭的路程,抵达东寨的南门。由东寨向西穿行不到100米的小山坡后就抵达西寨。炸石坡双寨东寨北墙炸石坡的来历,缘于一个民间故事。传说此山原名石马坡,因山上有几十块怪石,其形酷似大马而得名。因此,山名便称为炸石坡了。......
2023-11-18
青龙山双寨位于钟祥市冷水镇樊庙村、关坡村和乔坡村交界处的青龙山上,其海拔377米,由北寨和南寨组成。青龙山南北走向,北高南低。青龙山西侧半山腰有一古洞,常年白烟缕缕,从洞中冒出,笼罩山峦。笔者2009年4月17日考察青龙双寨。青龙山双寨北寨东门北寨西墙北门也为方门结构,也是倒毁严重。据说,1942年,侵华日军的飞机来轰炸青龙山国民党军的一个师部的驻地,时值青龙山四周大雾弥漫,日军的飞机撞山坠毁。......
2023-11-18
猴王寨,原名猴儿寨,位于钟祥市客店镇杨庙村、南庄村和邵集村三村交界处的五宝山上,海拔550米。猴王寨呈东西向不规则的扁长型,寨内两端为西峰和东峰,中间为低坡凹地。猴王寨西门外侧笔者第一次考察猴王寨是2004年6月1日。从原陈湾村南行登山,由于在客店镇请的向导迷失了路线,我们在荒林中艰难地穿越了两个多小时,猴王寨仍可望而不可及。......
2023-11-18
马鞍山寨位于漳河新区雄峰村4组漳河水库西岸的马鞍山上,其山实际是一个被漳河水库三面环绕的半岛,海拔约300米,山平面积1平方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马鞍山之名,因其山如马鞍之形而得。马鞍山寨不知建于何年。笔者2006年4月28日考察马鞍山寨。马鞍山中的南北向的古道各有一条。马鞍山寨对面漳河水库明槽北岸的山岗上,原有一座清静庵,相传建于明末。马鞍山寨的东南方不远处,有一座著名的清静庵大桥。......
2023-11-18
据说,双尖寨创建于清嘉庆初年。双尖寨南门寨中山顶遗存的一座古庙,为一坐东北、向西南的高大石屋,面宽5米,进深4.5米,山墙残高3米。碑文清楚地表明,此山不叫双尖山,而称双泉岩,因山南麓有两口常年不涸的泉眼而得名。武状元说,赶快在双泉岩顶上修建寨城,以保本乡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于是,乡民们称“双泉寨上保安全,多亏王家武状元”。......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