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荆门古寨-历史与规模介绍

荆门古寨-历史与规模介绍

【摘要】:齐心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折旗河村2组的骆驼岩顶,其山状似骆驼,故以骆驼名之。齐心寨建于清咸丰七年,寨城为不规则的圆形,周长140米,寨墙高3米至4米不等,开设东、西两门,为瓮城式结构。笔者2009年7月13日和8月7日两次考察齐心寨。齐心寨东门西门西寨门也是小型的瓮城结构。因乡民人心颇齐,重修寨城速度很快,故取寨名为“齐心”。碑文清楚地表明,齐心寨始建于咸丰七年,重修于光绪十一年。

齐心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折旗河村2组的骆驼岩顶,其山状似骆驼,故以骆驼名之。主峰海拔565.1米,山体面积1平方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

骆驼岩,悬崖峭壁,岩险坡陡,惟一线蚁迹之路,崎岖难行。一夫当关,万夫莫敌。所以称为此地第一山峰。

齐心寨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寨城为不规则的圆形,周长140米,寨墙高3米至4米不等,开设东、西两门,为瓮城式结构。山顶遗存关帝庙一座,石屋3间。

笔者2009年7月13日和8月7日两次考察齐心寨。从骆驼岩东麓登山,经历50多分钟的艰难行程后,从一条山脊的羊肠小道进入古寨的东门。东门为瓮城结构,但形制很小。外侧方门宽1米,残高1.2米;内侧方门宽1米,残高1.4米。瓮城内空间平面为1.5米见方,内墙壁残高1.3米左右,上半截墙壁已严重倒毁。

东寨墙顶宽2米,外侧高3米左右;北寨墙顶宽2.2米,外侧墙高3米左右;从东门墙顶可环行至西门,两门间的北侧环形寨墙计长50米。

齐心寨东门

西门(www.chuimin.cn)

西寨门也是小型的瓮城结构。外侧方门宽0.8米,残高1.25米;内侧方门宽0.8米,残高1.3米。瓮城内空间平面为1.3米见方,内墙壁残高1.2米左右,上半截城墙已倒塌无存。

西寨墙顶宽1米,内侧降层1.5米后,设置宽1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1米,外侧墙高4米左右。这是此寨中开设的一段内走道。南寨墙几乎垮塌殆尽,从西门墙顶至东门墙顶间的南侧寨墙计长90米。

骆驼岩顶,人称骆驼之头,处于齐心寨中的南寨中段内侧,一峰独耸,挽云揽雾,充满了神秘之感。顶上关庙遗迹尚存,有3块古碑倒卧于大殿门侧,是考证齐心寨庙的重要实物资料。

刻于清光绪十二年(1923年)的碑文,记载了修寨历史:清咸丰七年,广东天地会陈开、李文茂的红巾军“猖狂犯境,黎民心惊,惶惶无所倚恃”。时有乡绅率众商议,相互捐资,在骆驼岩上建立关帝行宫,内设神灵之位,外修寨城,以为避乱保身之计,至红巾军被平定后二十多年,百姓安居无虑。不料光绪十二年春元宵之后,忽然狼烟陡起,黎民惊慌,四方携老扶幼,无不共投此山。众姓登临之际,观其城垣毁坏。于是有监生吴会山、吴鹏九召众议定修葺,经营地势,相度山形,人心鼓舞,踊跃捐资,请匠动工,不满一月工程告竣。因乡民人心颇齐,重修寨城速度很快,故取寨名为“齐心”。碑文清楚地表明,齐心寨始建于咸丰七年,重修于光绪十一年。

修葺寨城后,又复议修房,以蔽风雨。立了护寨10条《章程条款》,并刻碑示众。其中有保护财物内容的:“临乱入寨,恐其衣箱什物未入蓬者,不可乱拿。”有强调团结的:“大众上寨,第一要忍让,不许公报私仇,以强压弱。”有禁止贿赂的:“恐有亲友投寨,不可暗进,私受贿利,恐生内乱。”有规范道德的:“必须各入各蓬,不准男女混杂,有伤风俗,恐生异乱。”有严防偷盗的:“教匪入境,大众上寨,恐有鲜廉寡耻之徒,以乱作乱,或入室挖窖,盗伐树木,采桑搯穗,捕挖鱼藕,盗人等物。一经查出,凭众首士处论,大则送水,小则罚火药,修城、装金、打醮可也。”有严禁毁坏寨城的:“告白此境牧童,不准毁城掀石,查出重责。”这些寨律寨规,可谓详细明白之至,具有史料价值。

还有一块《众姓鼎修齐心寨庙宇》碑文,以排律的形式称赞寨庙之功德,读之颇为感人:“崔巍万丈压荆门,寨号齐心乱躲民。关帝牛王双庙在,三仙蚕姥二祠陈。多年遭雨坏墙屋,众姓同心见瓦鳞。未去龙头修佛刹,惟从山上建财神。经营殿宇善缘结,点缀丹黄圣像新。今值鸠工竣粉艧,洪庥料定溥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