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荆门古寨:清平寨,历史古城

荆门古寨:清平寨,历史古城

【摘要】:清平寨南北向呈椭圆形,周长365米,寨墙高2米至5米不等,开设寨门3座,寨内遗存关庙一座,大小石屋96间。清平寨东南门内侧东南门是清平寨内最大之门,为方形门楼形制。白仓地区以刘姓绅士为首,解囊出资,率众修筑了这座寨城,以能保乡民清吉平安之意,故取寨名为清平寨。东北门位于清平寨的东北角,亦为方门形制。这算是清平寨上一个现代化的标志了。

东宝区栗溪镇大泉村3组,有一座海拔524米的猴儿垭山,山势呈南北走向。山上遗存一座清咸丰二年(1852年)修建的清平寨。

猴儿垭是一处古道。过去,山民们从远安拖煤和盐到白仓街上卖,要走几十里的山路,猴儿垭是必经之道。传说猴儿垭口的森林中藏有一只金猴,会给人们带来吉祥。凡是善良的人翻山过垭时,金猴就会现身向人叩拜。于是人们就称此山叫猴儿垭山了。

笔者2008年12月18日和2009年6月13日2次考察清平寨。上清平寨有两条路线,一是由东北线上山登至山的垭口,再由东北门进寨。二是由东南线上山,途经贺家大瓦屋北头,再登山至古寨的东南门。从清平桥开始步行,由东南线上山,约经过1个小时的攀登,就抵达清平寨的东南门。

清平寨南北向呈椭圆形,周长365米,寨墙高2米至5米不等,开设寨门3座,寨内遗存关庙一座,大小石屋96间。古寨的现状保存一般。

清平寨东南门内侧

东南门是清平寨内最大之门,为方形门楼形制。门外宽1.8米,外高2.3米。在门壁中间,两侧各置一个门斗石,高0.5米,宽0.3米,厚0.4米。两个门斗石中间嵌一石门槛石,长1.4米,高0.3米,厚0.16米。门内侧两壁中各嵌一块杠眼石,完好无损。其门上方有门顶石3块,其中外侧的一块长3米,宽0.6米,厚0.2米;内侧的一块长2.8米,宽0.6米,厚0.2米;中部的一块长3米,宽0.6米,厚0.18米。这样,门顶石上部就购筑成了门楼的形制。门顶石下方两侧,各垒成高2米,宽2.4米,厚0.7米的门框墙壁。整个门楼两侧的主体墙高3.7米,东西宽3.2米,墙厚0.5米。两墙间的大门过道南北距离宽3.3米。两侧的楼墙中部横列开设4个搁楼板的横梁木的搁眼,横木和楼板早已散失。这座东南楼门的设计和建筑,可谓是宏伟壮观,颇见气势。

在楼门内南侧楼墙壁西头,倒卧着一块楼门额石,高0.37米,宽2米,(其中刻文部分宽1米),厚0.1米,青石质。现已断为几截。额石正面横列阳刻大楷书“彭城世家”4字,上部又横列阳刻小楷书“儒卿记”3字。因额石残破,未发现刻有纪年的部分。笔者制作额文拓片后,其字迹清晰明确。从额文可知,此寨是刘姓绅士所领修,其刘姓经商的铺子商号为“儒卿记”。“彭城”,乃刘姓郡望之名,西汉地节元年(前69年),将原来的楚国改为彭城郡,治所在彭城县,即今江苏徐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徐州市、铜山县、沛县东南部、邳县西北部、安徽濉溪县及山东微山县地。

彭城世家额石拓片

据当地80多岁的王正明老人讲,清咸丰二年,白莲教义军起事,根据清政府的文告,各地都要建寨防范,以保安全。白仓地区以刘姓绅士为首,解囊出资,率众修筑了这座寨城,以能保乡民清吉平安之意,故取寨名为清平寨。同时在东南门楼上嵌刻“彭城世家”之额石外,还刻立了修寨碑记以纪其事。白仓有陈姓绅士为刘姓修寨事迹而感动,于是倡首在白仓街西头小河上修筑了“清平桥”一座,以方便乡民行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人将修寨碑搬去磨平做了墓碑,而修桥的碑刻残块还遗存于清平桥南头东侧的岸边泥土中,桥碑中有关于“首人陈作标捐资六千文”的记载。

从东南门城顶向北环行50米,即抵古寨的东门。东门为方门结构,门宽1米,高2.1米,门墙厚2.3米。上方有2块完整的门顶石铺盖着,各长1.5米,宽0.8米,厚0.2米,青石质。东门南北两侧的东寨墙顶宽0.8米,外侧高3.5米至4米不等。内侧降层1.6米后,设置宽0.8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1米左右。(www.chuimin.cn)

由东门城顶向北环行65米,就到达古寨的东北门口。东北门位于清平寨的东北角,亦为方门形制。门宽1.6米,高2米,门墙厚2.6米。北门的上部仅存一块门顶石,长2.7米,宽0.6米,厚0.25米。北头部位已断裂。据说是当年侵华日军攻打清平寨时,一发炮弹落于北门外,门顶石被震断了,两边的门顶石已掉落于地,只剩中间一块还遗存至今。北寨墙顶宽0.7米,外侧高3.7米。内侧降层1米后,设置宽0.3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1.5米左右。

从北门城顶向西北环行20米,只见一座炮台高高隆起,当称为北炮台了。此炮台面宽9.1米,进深5米。外侧高4米,内侧高2.5米。东西两侧的掩体洞口宽3.5米,体内各开设4个长方形的射击孔。中部的台阶宽2.1米,计有台阶10级。

东门

炮台建在古寨的正北头。从寨外山脊上向北行走约一百米后就达猴儿垭口古道了。看来,这座炮台是为防范垭口古道上的来犯者而修筑的。

由北炮台顶上向西南环行230米后,就回到了东南楼门处。这道长长的弧形寨墙顶宽0.8米,外侧高4米左右。内侧降层1.5米后,设置宽1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1.5米左右。这段寨墙保存较好。

在东南门楼内侧不远处,建有一座关帝庙,坐北朝南,面宽8米,进深6米。现已毁损,只遗存有高2米左右的庙墙。据村民们讲,当年匪军围攻清平寨时,关帝大显神灵之威,顿时寨顶上飞沙走石,直朝匪军滚而去,吓得匪军纷纷远逃而去。

关庙的西北角不远处有一个中间为圆心的石臼,山民们传说是炮弹的冲药眼石。关庙正北山顶上遗存有96间大大小小的石屋。山顶最高处现在立有一座联通公司架设的信号发射塔。这算是清平寨上一个现代化的标志了。

据传在清平寨西南方村落里,有一张姓大户,见刘姓大户建成石寨而办了一件大善事,也决心效仿建一座新的寨子,终于在咸丰三年(1853年)竣工落成,这座新寨比清平寨多建了一座门楼和一座炮楼,被传为一段佳话。这座寨子名叫新寨子,又因其状如腰盆,故又称腰盆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