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隆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裴山村5组的中斗山伏隆峰顶,其峰海拔475.7米,山势呈西南走向。笔者2004年12月16日、2005年10月6日、2008年12月16日和2009年6月13日4次考察伏隆寨。从而得知,伏隆寨的形状呈比较规则的圆形,创建于清嘉庆六年,周长176米,墙高6米左右,寨墙结构为仿长城样式的堞垛式建筑,精致坚固。如今,伏隆寨的城门和寨墙保存基本完好,是先民们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极具开发的旅游资源。......
2023-11-18
玉镇观寨,位于钟祥市冷水镇北部孔艾村1组的玉石山顶,海拔349米。
玉镇观寨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寨的格局为南北向呈比较规则的椭圆形,建有内外两圈的寨墙。外寨墙周长450余米,开设有东、南、西3座寨门。内寨墙呈规则的圆形,周长30余米,其南面开设一个城门。此寨属于先有观庙后建寨城的双重城垣的寨中寨。
笔者2006年10月10日和2009年4月16日两次考察玉镇观寨。乘荆门至冷水的班车到达冷水镇后,转乘摩的,向北前行40多分钟的路程,而到达北山水库管理站,再向北继续前行,翻山越岭,到达玉石山的南麓。第一次考察是从山的南麓登山,全在陡峭的山坡上爬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苦攀行,才到达古寨的南门。第二次考察时,改变了路线,当过了北山水库后,经过翻山越岭,向东北方向前行而到达玉石山东侧的塔山,其山顶上建有60米高的4级测风塔。从测风塔旁顺山脊小路由东向西前行,再顺坡下行到两山过渡的较低地带,最后顺小路逐步向上攀行,就顺利地到达了古寨的东门。这条山路虽然远了一些,但坡缓有路可行,难度较小,当是考察玉镇观寨的最佳路线。
古寨的东门为方门结构,门宽1.4米,高2.3米,门墙厚2.9米,内侧门的八字各长2.1米。门顶上由3块长2.5米的大型条石盖成,内侧寨门上两边角处的门轴转眼及两壁中部杠门的杠眼都完好如故。东门城墙外高5米,显得高大雄奇。从东门旁内侧台阶而上墙顶内走道,内走道宽1.2米,外墙顶宽0.8米至1米不等。东墙外侧高3米,内侧高1.5米。
东门
从东门墙顶的内走道上可直通南门墙头。南门的结构为大型瓮城。瓮城的城墙为半圆弧形,长22米,高3米,顶宽1米,底厚2米,保存完好。瓮城墙内壁至南门的距离,即直径5米。瓮城墙上部以相等距离开设有7个方孔,0.2米见方的有3个,0.3米见方的有4个。这些方孔,以作瞭望和射击之用。在瓮城北侧与正城墙交界处开设了一个方形结构的北侧门,门宽1.6米,高1.4米,墙厚2米。正城南门的结构亦为方门,门宽1.4米,外高2.5米,内高2.2米。门墙底厚5米。门顶石为4块长2.5米,宽0.7的大型石板盖成,现只保存3块,1块残断。南门内侧的转眼和杠眼都完整可见。设计建筑如此高大坚固的瓮城在古寨中并不多见,十分珍贵。站在瓮城墙顶,俯视山下,碧玉的北山水库,白墙红瓦的农舍和绿油油的田园尽收眼底,画面清晰美丽。再往远眺,正南的三尖山,西南的大林山及伏龙山的叠嶂层峦和缠绕的云雾都可以摄到镜头中来。
南门
由南门城顶沿寨墙向西漫行,即可达西寨墙顶。其顶宽0.8米,内走道宽1米。西墙外侧高3.5米,内高2米多,墙脚处还开有排水孔10个,一般为0.2米乘0.3米见方。可见寨城设计周到,连排水的问题都解决得这样好。再往前行就到了西门。西门也是瓮城结构,不过与南瓮城不同的是外瓮城门与内城门呈垂直对口,不像南瓮城门拐弯在北侧角开门,与内城门不对口垂直。西瓮城门为方门,门宽1.4米,高1.9米,门墙厚2米。大半圆弧形的瓮城墙长30米,其直径有9米,比南瓮城门内的直径要多4米。门顶石用长2.2米,宽0.4米的4块大条石块盖顶,门的转眼和杠眼均保存较好。西瓮城墙上部开设有0.3米见方的方孔6个,或瞭望,或射击,均可用上。西正城门为方门,门宽2.4米,高2米,连门洞墙厚5米。(www.chuimin.cn)
从西门城顶小心前行,逐步向右弯而达东墙,最后至东门城顶而下。然后向西攀行山路至山顶的玉镇观城即内寨城垣。内城至外城东门的垂直距离约50余米,至外城南门的垂直距离约90余米,至外城北墙的垂直距离约30余米。山顶南侧约20米处的半坡上有一个大水塘,约10米见方,至今有水满塘。建在山顶平台上的内寨城呈规则的圆形,周长30余米,寨墙外侧高2米至2.5米不等,内侧高1米至1.5米不等,墙厚0.5米。南寨门宽1.5米,高1.2米,寨门的门顶已失,而下面的石门槛完整无缺。内寨中建有观庙一座,屋宽10米,进深15米。石墙红瓦,观门严整。大殿供奉真武大帝像和其他佛像,道佛合一,显而易见。观内现存古碑4块,是研究古寨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考察中对两块完整的碑文制作了拓片。
西门
寨顶玉镇观
寨碑拓片
根据清嘉庆七年(1820年)《修玉镇观寨碑记》的记载,此山之南,产石似玉,故以玉镇名。又记云:“嘉庆元年岁丙辰,匪徒猖獗,乡人因鸠工修寨于此,以为御避之所。”可知玉镇观寨建于清嘉庆元年无疑。碑文还描绘了玉镇观寨的形势。“玉镇峙五观之中,北枕云雾,南控三峰,左顾华山,右盼大林、伏龙,突峰层峦,壑谷深邃,势雄形壮。登览之际,目极千里,诚胜境也。”关于观庙的历史,不知创自何代,但盛于明嘉靖、万历间。清代、民国又重修过多次。关于内寨城垣的建筑,当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道光八年(1828年)和民国十二年(1923年)又有重修。观内的几块《重修庙城碑》文可证此说。
玉镇观寨山平面积4平方公里,植被丰富,山高林密,古寨巍峨,亦具旅游开发价值。
有关荆门古寨的文章
伏隆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裴山村5组的中斗山伏隆峰顶,其峰海拔475.7米,山势呈西南走向。笔者2004年12月16日、2005年10月6日、2008年12月16日和2009年6月13日4次考察伏隆寨。从而得知,伏隆寨的形状呈比较规则的圆形,创建于清嘉庆六年,周长176米,墙高6米左右,寨墙结构为仿长城样式的堞垛式建筑,精致坚固。如今,伏隆寨的城门和寨墙保存基本完好,是先民们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极具开发的旅游资源。......
2023-11-18
贺家川镇距县城52公里,离神盘路12公里,东与沙峁镇相连,南与山西兴县隔黄河相望,西邻花石崖镇,北与太和寨相连。镇政府驻地贺家川村。贺家川镇属于革命老区,曾是神府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中心。农业 贺家川镇是典型的农业镇。贺家川镇地形西高东低,西为黄土高原区,东为晋陕峡谷黄河流域区。旅游贺家川镇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天台山、刘志丹东渡黄河纪念馆、贾家沟革命遗址、贺家川烈士纪念塔等红色旅游资源。......
2023-08-20
(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定义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的基本形态和地势的高低起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自然旅游景观的基本面貌和特色。地质地貌不仅直接影响自然旅游景观的形成,而且对人文旅游景观的形成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023-11-18
广西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加上地形、地质复杂,因此有旅游价值的水体资源丰富多样,既有溪流峡谷,也有流泉飞瀑,在积极开发利用的同时,要切实做好保护。桂北经融水的贝江,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两岸竹木叠翠。德天瀑布景区,2016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和环保部认定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8年10月,文旅部定其为国家5A级景区。兴安县东部海洋山脚下有广西唯一的冷泉,水温在9℃。......
2023-11-23
碗盆寨位于东宝区仙居乡矿山村3组的一座无名山头上,其山海拔402米,山势呈东西走向。从天空向下俯瞰或站在寨墙上环视,此寨形状如碗似盆,故乡民们取名为“碗盆寨”,颇为形象逼真。笔者2008年11月10日和2009年7月14日两次考察碗盆寨。徒步进入仙居乡的福星村和矿山村的交叉地带,路过福星寨后,再翻越两个岗岭就到了碗盆寨的西侧山麓。碗盆寨内遗存有石屋7间,其规格都比较宽大。......
2023-11-18
相传关羽担任蜀国汉前将军之时,行军至此天色已晚,便命令士兵安营扎寨。于是贫富人等,劳心劳力,或捐资,或出工,个个参与,不日寨城竣工,取名“天心寨”。天心寨南北向呈椭圆形,周长190米。记载了建修天心寨的经过和原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23-11-18
据当地老人介绍,青岩寨建于清嘉庆初年,系为避白莲教起义军而修筑的防御工事。笔者2008年5月6日和2010年11月4日两次考察青岩寨。青岩寨南门雉堞结构的东寨墙顶古寨西北角至西门之间的寨墙长175米,顶宽0.8米至1米,外侧高3.5米;内侧降层1米后,设置宽0.8米至1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1米左右。对于研究青岩寨古寺的历史具有价值。......
2023-11-18
评价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和判断该旅游资源项目的开发价值,以确定其开发后的吸引方向,以及开发规模和建设档次。采用这种标准去评价有关旅游资源项目的开发价值时,主要侧重于评价该项目的开发将能够吸引哪些客源市场,以及有可能实现的吸引力程度或有可能吸引来访的游客规模。事实上,基于这种标准开展的评价工作,已不再是只对该项资源本身进行评价,而是涉及了该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投资评价问题。......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