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寨,又称唐家寨,位于钟祥市冷水镇田岗村与官坡村交界处的杨家山顶,其山海拔351米,山平面积2平方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笔者2009年4月26日考察杨家寨。杨家寨主寨东墙由主寨北墙顶上可环行至西寨墙顶上。同时,杨家寨建于清嘉庆六年,更名天保寨。......
2023-11-18
闫家寨,位于钟祥市长寿镇廖湾村3组。
闫家寨相传建于明末。其形制呈一规整的椭圆形,四周土垣厚实高大,保存完整。南北长110余米,东西宽90余米,全寨周长400余米。土寨开设东、南两门。其寨址原系当地远近闻名的闫家庙。属于钟祥市文物保护单位。
闫家寨古寨南门口
笔者2009年7月2日中午乘“摩的”从云山寺寨出发,向西北方向前行考察闫家寨。经过40多分钟的颠簸才到达目的地。远远望去,只见闫家寨立于一座不太高大的土山上,城墙上树木成荫,把整个寨子遮盖得严严实实。
在廖湾村3组农民罗圣金的引导下,我们跨越一条小河沟后,沿着一段长约100米的小土山路向上攀行而至东寨门前。东门残宽1.8米,城门建筑构件荡然无存,两侧寨垣底宽11米,外坡残高4米多,内坡残高2米多,顶宽3.5米,好像一道坚固的防汛大堤。南、北、西墙都和此墙相仿。(www.chuimin.cn)
寨内土地已开辟成了良田,种上了棉花。北墙中段处挖断了土寨墙,形成了一条大沟,系为向外排水之渠。北墙附近原有大堰一口,原系饮用水之源,现在已被填平。西墙附近原有一座闫家大庙,两重大殿,巍峨壮观。现只存瓦砾遗迹。不过时有乡民前来烧香叩头,以求平安。据说附近村民还想在此重修大庙,再塑菩萨金身,以供香火。南墙中的南大门早已拆毁,留下了一个宽约2米多的大缺口。
东寨墙内侧
当我们从东墙内侧转回到东门时,遇到了外出归来的村民吴学章,他81岁了,住在寨中,谈话中知道寨内的田地由他承包耕种、管理。他就是此寨的主人了。东门附近那间小屋就是他的起居之所。
据吴学章老人介绍,相传明朝末年,本地闫家湾闫氏家族中有一富户人家,长期行善乡里,资助穷人,在本地享有美誉。这家有子三人,个个为人正派,聪明好学,成绩优秀,都取得了贡生资格。其母笃信佛教,专门在土山顶上修建了闫家大庙,常祈祷观音,为本地百姓求福消灾。闫家的善举,感动了文曲星,让长子考中了进士。当闫进士回家举行庆贺之礼,并酬待乡亲们之际,时逢长寿地区社会动荡,时有乱兵骚扰当地百姓。闫进士就在闫家庙焚香祷告,求神灵保佑乡民。说也奇怪,当夜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第二天天一亮,人们突然见一座高大的土城巍然屹立在了闫家庙山顶。又惊又喜的乡民们纷纷跑进寨城,躲过了劫乱,保全了性命。人们对闫进士更是感激不尽。又传说在抗日战争时期,鬼子想用吊炮炸毁闫家寨,但炮弹不是忽前忽后,就是忽左忽右,始终没有击中古寨。后来国民党军打跑了鬼子,古寨安然无恙,百姓们也没有遭受伤害。大家都说这是闫家庙的菩萨显灵使的法。这些美丽的传说,无不寄托了乡民的良好愿望和朴素情怀。
有关荆门古寨的文章
杨家寨,又称唐家寨,位于钟祥市冷水镇田岗村与官坡村交界处的杨家山顶,其山海拔351米,山平面积2平方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笔者2009年4月26日考察杨家寨。杨家寨主寨东墙由主寨北墙顶上可环行至西寨墙顶上。同时,杨家寨建于清嘉庆六年,更名天保寨。......
2023-11-18
龙虎观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龙虎村1组龙虎山上。2006年5月2日清晨,我们一行3人从荆门乘班车至姚河街下车后,徒步考察龙虎观寨。龙虎山之名当由此而来。此顶为一平地,原是龙虎观大殿的遗址处。这就清楚地表明,龙虎观寨始建于清咸丰二年,其目的是为了防范白莲教而构筑的。此外,还有清道光十年的《重修蚕神碑》等,都是考证龙虎观寨的重要实物资料。从实地考察可知,龙虎观寨形似一只倒鞋底,脚根面北,脚尖向南。......
2023-11-18
猴王寨,原名猴儿寨,位于钟祥市客店镇杨庙村、南庄村和邵集村三村交界处的五宝山上,海拔550米。猴王寨呈东西向不规则的扁长型,寨内两端为西峰和东峰,中间为低坡凹地。猴王寨西门外侧笔者第一次考察猴王寨是2004年6月1日。从原陈湾村南行登山,由于在客店镇请的向导迷失了路线,我们在荒林中艰难地穿越了两个多小时,猴王寨仍可望而不可及。......
2023-11-18
傅家寨,又名寨子山,海拔120米。傅家寨建于明末崇祯年间。2009年7月3日笔者考察傅家寨。从整个寨子的遗存现状分析,傅家寨可能是只开设了一个南大门作为进出的通道吧。团林东部地区,一个武艺高强的傅姓农民拉起几百人马造反,占据了寨子山为王,人们称呼他叫“傅响马”。接着傅响马又以武力拉夫拉丁,动用劳力,在山上建起了土寨,专门和官兵作对,称霸一方。这段传奇故事,一下子使傅家寨的由来有了着落。......
2023-11-18
碗盆寨位于东宝区仙居乡矿山村3组的一座无名山头上,其山海拔402米,山势呈东西走向。从天空向下俯瞰或站在寨墙上环视,此寨形状如碗似盆,故乡民们取名为“碗盆寨”,颇为形象逼真。笔者2008年11月10日和2009年7月14日两次考察碗盆寨。徒步进入仙居乡的福星村和矿山村的交叉地带,路过福星寨后,再翻越两个岗岭就到了碗盆寨的西侧山麓。碗盆寨内遗存有石屋7间,其规格都比较宽大。......
2023-11-18
马鞍山寨位于漳河新区雄峰村4组漳河水库西岸的马鞍山上,其山实际是一个被漳河水库三面环绕的半岛,海拔约300米,山平面积1平方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马鞍山之名,因其山如马鞍之形而得。马鞍山寨不知建于何年。笔者2006年4月28日考察马鞍山寨。马鞍山中的南北向的古道各有一条。马鞍山寨对面漳河水库明槽北岸的山岗上,原有一座清静庵,相传建于明末。马鞍山寨的东南方不远处,有一座著名的清静庵大桥。......
2023-11-18
保安寨,俗称方家寨,位于东宝区石桥驿镇象河村6组的方家山顶。保安寨的形制特点呈南北向的椭圆形。保安寨南门南墙全长30余米,外侧高3.5米,寨墙为平顶式结构,顶宽0.8米。碑面横列阴刻大楷书“保安寨”3字,落款为“道光二十二年仲春月吉旦”2行11字。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保安寨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保安者,可保护乡民平安也。北门保安寨额石拓片返回登上北寨门城顶,只见北方呈现一片起伏连绵的群山。......
2023-11-18
捉马洞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毛坪村西南2公里4组的捉马沟北之山腰处。原来赤兔马跑进此洞后,马头和前腿卡在小洞中不能动弹而被捉。大约1个小时,终于到了半山腰的捉马洞东洞口。捉马洞寨南门洞口呈不规则的三角形,上尖下平,高10米,门宽4米,从洞口至内壁深8米。因此,我们可以从中推定捉马洞寨当也是建于清咸丰三年左右了,都是当时乡民为了防患兵匪祸乱而修建的栖身之所。......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