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寨,俗称方家寨,位于东宝区石桥驿镇象河村6组的方家山顶。保安寨的形制特点呈南北向的椭圆形。保安寨南门南墙全长30余米,外侧高3.5米,寨墙为平顶式结构,顶宽0.8米。碑面横列阴刻大楷书“保安寨”3字,落款为“道光二十二年仲春月吉旦”2行11字。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保安寨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保安者,可保护乡民平安也。北门保安寨额石拓片返回登上北寨门城顶,只见北方呈现一片起伏连绵的群山。......
2023-11-18
捉马洞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毛坪村西南2公里4组的捉马沟北之山腰处。
关于捉马洞寨,在当地一直有个传说。相传三国时期,蜀将关羽率军经过毛坪西南的一条山沟时,突然从路边山林中窜出一只猛兽,赤兔马受惊长啸,脱缰后闪电般地从沟东向沟西飞跑而去,士兵们沿沟捉马而没得手。马夫和几十个士兵又到处寻找,最后在沟北大山半腰的一个溶洞中将马捉住。原来赤兔马跑进此洞后,马头和前腿卡在小洞中不能动弹而被捉。于是人们将此山沟叫跑马沟,将此洞叫捉马洞了。
笔者2009年8月9日,考察捉马洞寨。从仙人岩出发,沿着长沟的崎岖山路向东南方向前行。一路上越过了双泉湾,撇过了大明寺,进入到了毛坪村所辖的一座大山脊上,由此方向去捉马洞,山上无路可走。我们只好披荆斩棘,吃力地穿行于茂密的丛林之中。穿过了北山头后就到了大山东坡,此坡悬岩陡峭,壁临万丈深渊,如往下看,则令人心惊目眩。我们只好匍匐贴岩,牵枝抓石,抱树踏坎,贴着身子慢慢向下爬行。大约1个小时,终于到了半山腰的捉马洞东洞口。
东洞口高2米,宽2米。呈不规则的桃子形,离洞口2米处的山边,以块石垒成的长15米,宽0.6米,残高1.5米的东寨墙,将洞口护卫,此墙已残断为几截。沿寨墙搜寻,已经难以发现东寨门的痕迹。进入洞内,洞呈弧形向南拐弯,越向南行洞壁越来越变得高大,一直走到南门洞口。全长30米。
捉马洞寨(www.chuimin.cn)
南门洞口呈不规则的三角形,上尖下平,高10米,门宽4米,从洞口至内壁深8米。洞口顶端有一钟乳石,其形酷似马之头,洞名由此而来很有可能。洞内钟乳石虽已风化,但残迹仍各具姿态,有的像山羊,有的如象鼻,有的似磨菇,有的若梯田。也算多姿多彩。我们在洞内摄像和丈量时,不少蝙蝠惊起而纷纷飞向洞外,可见溶洞已成了蝙蝠之家。洞内东、西两侧洞壁上各凿有方孔几十个,猜想这是搁楼板的木檩的搁眼。看来此洞也是双层的洞寨楼了。洞口的东西两侧都有镶嵌门框的凹槽,高4米多,0.2米见方,但现在洞寨门的门和框均已不存。
距洞口南面约5米的地方就是山南之崖,从东到西的一道高大的寨墙陡立其间,大部分保存如故,可能是人迹罕至之故吧!南寨墙全长36米,外高4.5米至5米,内高2.5米,顶宽0.8米。两头紧接山壁,东头墙外是千丈悬崖。在洞口之西的5米之处,有南寨门的痕迹,门宽1.2米,外残高4米。寨门外山坡上有一条小路蜿蜒曲折地通向山岗下的捉马沟。如果从毛坪村出发,沿沟向洞的方向前行,上捉马洞寨就要容易得多。
捉马洞寨始建于何时?当地老人都说捉马洞寨和附近的蛤蟆寨、龙滩沟寨都建于同一时期,蛤蟆寨是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碑文上有清楚的记载。因此,我们可以从中推定捉马洞寨当也是建于清咸丰三年左右了,都是当时乡民为了防患兵匪祸乱而修建的栖身之所。
有关荆门古寨的文章
保安寨,俗称方家寨,位于东宝区石桥驿镇象河村6组的方家山顶。保安寨的形制特点呈南北向的椭圆形。保安寨南门南墙全长30余米,外侧高3.5米,寨墙为平顶式结构,顶宽0.8米。碑面横列阴刻大楷书“保安寨”3字,落款为“道光二十二年仲春月吉旦”2行11字。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保安寨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保安者,可保护乡民平安也。北门保安寨额石拓片返回登上北寨门城顶,只见北方呈现一片起伏连绵的群山。......
2023-11-18
蜜蜂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折旗河村1组的蜜蜂岩顶,其山海拔523米,山体面积2平方公里,山势呈东西走向。蜜蜂寨建于清咸丰二年。笔者2008年12月17日和2009年7月13日两次考察蜜蜂寨。蜜蜂寨西门在西门内侧右边寨墙中部设置一个掩体,高1.1米,宽0.8米,深1.1米,中间的射击孔为0.2米见方。乡绅赵正纲召集众议,商定在蜜蜂岩建寨,以保全乡民的生命财产。从实地考察可知,蜜蜂寨是先建寨城,后修关庙的一处古代胜迹。......
2023-11-18
东宝区子陵铺镇团堡村2组境内有一座洞包山,海拔309米,山平面积1平方公里,山势呈东西走向,洞包寨立于山顶。洞包寨建于清嘉庆初年。西包位于西寨墙外50米处。笔者2009年2月12日和4月29日两次考察洞包寨。西寨墙全长77米,顶宽1米左右,外侧高3米,内侧高2米左右。在洞包寨北侧附近的马仰山下,有一个著名的黑龙洞,与上泉水库边的白龙洞齐名。......
2023-11-18
龙王洞寨,俗称樊王寨。2009年7月22日和25日,笔者两次考察龙王洞寨。从仙居街中的桥头坐上“摩的”,南行约30分钟的翻山越岭后,就到达了龙王洞寨的山脚下。龙王洞寨龙舌石下寨西头内侧崖壁上凿有一道仅宽0.5米的狭窄阶梯小道,小心翼翼地匍匐贴坡逐级攀登,不一会就到了中寨唯一的西门,门宽1米,残高0.5米,厚1米。原来此洞之寨本名“龙王寨”,实以洞似龙口命名。......
2023-11-18
龙虎观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龙虎村1组龙虎山上。2006年5月2日清晨,我们一行3人从荆门乘班车至姚河街下车后,徒步考察龙虎观寨。龙虎山之名当由此而来。此顶为一平地,原是龙虎观大殿的遗址处。这就清楚地表明,龙虎观寨始建于清咸丰二年,其目的是为了防范白莲教而构筑的。此外,还有清道光十年的《重修蚕神碑》等,都是考证龙虎观寨的重要实物资料。从实地考察可知,龙虎观寨形似一只倒鞋底,脚根面北,脚尖向南。......
2023-11-18
猴王寨,原名猴儿寨,位于钟祥市客店镇杨庙村、南庄村和邵集村三村交界处的五宝山上,海拔550米。猴王寨呈东西向不规则的扁长型,寨内两端为西峰和东峰,中间为低坡凹地。猴王寨西门外侧笔者第一次考察猴王寨是2004年6月1日。从原陈湾村南行登山,由于在客店镇请的向导迷失了路线,我们在荒林中艰难地穿越了两个多小时,猴王寨仍可望而不可及。......
2023-11-18
碗盆寨位于东宝区仙居乡矿山村3组的一座无名山头上,其山海拔402米,山势呈东西走向。从天空向下俯瞰或站在寨墙上环视,此寨形状如碗似盆,故乡民们取名为“碗盆寨”,颇为形象逼真。笔者2008年11月10日和2009年7月14日两次考察碗盆寨。徒步进入仙居乡的福星村和矿山村的交叉地带,路过福星寨后,再翻越两个岗岭就到了碗盆寨的西侧山麓。碗盆寨内遗存有石屋7间,其规格都比较宽大。......
2023-11-18
马鞍山寨位于漳河新区雄峰村4组漳河水库西岸的马鞍山上,其山实际是一个被漳河水库三面环绕的半岛,海拔约300米,山平面积1平方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马鞍山之名,因其山如马鞍之形而得。马鞍山寨不知建于何年。笔者2006年4月28日考察马鞍山寨。马鞍山中的南北向的古道各有一条。马鞍山寨对面漳河水库明槽北岸的山岗上,原有一座清静庵,相传建于明末。马鞍山寨的东南方不远处,有一座著名的清静庵大桥。......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