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练习时间和频率空竹活动以每天练习1~2次,时间1~2h,具体时间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可适当延长或缩短。锻炼频率和强度适中。训练强度过大、时间过长、次数过多,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机能,甚至危及健康。......
2023-11-18
(一)四维健康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9年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健康和道德健康,这就是所谓的四维健康观念,如图1-1所示。
图1-1 四维健康观念
这种观念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并为世界各国学者广泛接受。四维健康观的具体内涵如下:
(1)躯体健康。一般指人体生理的健康,即人体躯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正常,并具有生活自理能力。
(2)心理健康。是指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表现为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向上和有较好的自控能力。
(3)社会适应能力健康。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并被他人理解和接受。
(4)道德健康。是指能明辨是非,能按照社会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愿意为社会做贡献。
(二)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一个健康人的身体机能及其工作环境都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影响到人的健康。根据健康的整体观念,现代医学将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结为四类:先天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和运动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
每个人的健康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遗传和进化的影响或制约,众多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遗传因素的作用。
近期的研究进展表明,遗传倾向不仅在普遍认为的先天性缺陷或遗传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后天的常见病,例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某些癌症和常见的精神障碍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遗传因素可能会使这些疾病提前发生。例如,老年性痴呆最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症,就是在家族中遗传的。
2.生活环境因素
生活环境因素可分为物理性的(如环境气候和空气污染等)和社会性的(如社会、家庭、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和经济收入等),它们都可从不同角度影响健康。
自然环境是人体生存的基础,包括天然形成的水、空气、土壤和阳光等生存系统。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有着促进的作用。如果自然环境恶劣,营养匮乏,卫生条件差,则会导致传染病和地方疾病的流行。因此,作为大学生更要加强环保意识,爱护一草一木,为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社会性的环境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广义的社会性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心理状态、社会状态、文化状态、种族和职业环境等方面。过去几十年,人们的研究重点都集中在饮食、体育锻炼、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健康的影响,而忽视了社会条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经济状况低下和缺乏社会支持会导致疾病;营养不良、卫生条件较差、失业、工作压力和缺医少药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3.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与利用对人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疗卫生服务是卫生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为了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运用卫生医疗手段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服务的过程。医疗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4.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活意识和生活行为习惯的统称。它包括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工作、生活、娱乐和社交等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很大,并具有潜袭性、累积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如吸烟、酗酒、缺乏锻炼、不良饮食习惯是致使人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现代生活方式病”的患病率不断增高的危险因素。(www.chuimin.cn)
(三)衡量人体健康的十条标准
为了便于普及健康知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衡量人体健康的十条标准。对照这些标准,我们就可大致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1)精力充沛,能从容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质量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
(5)对一般感冒等传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6)体型匀称,体重适当,身体各部分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思维反应敏捷;
(8)牙齿清洁,无损伤,无病痛,齿龈无出血;
(9)头发光泽,无头屑;
据报道,按上述10条健康标准评价,只有15%的人达到健康要求,15%的人有疾病,其余大部分人都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
(四)亚健康
亚健康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又叫“第三种状态”或“灰色状态”,是指机体在内外环境不良刺激下引起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但尚未达到明显病理反应的状态。
从生理学角度讲,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各器官功能稳定性失调,但没有引起器质性损伤,医学检查时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异常,医生也无法做出明确诊断。在这种状态下,人体机能和免疫功能已经有所下降,容易患病。但是,如能及时调控,可恢复健康状态。
另外,由于亚健康状态是机体组织结构退化(老化)及生理功能减退所致。因此,目前也将人体衰老表现列入亚健康状态的一种类型。亚健康在临床常被诊断为疲劳综合征、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等。它在生理上的表现为:疲劳、乏力、活动时气短、出汗和腰酸腿疼等;它在心理上的具体表现为: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和易惊等。
通常,造成亚健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自然衰老。人体成熟以后,大约从30岁就开始衰老。到了一定程度,人体器官即开始老化。此时,人体虽然没有病变,但已经不完全健康了,这种状态也属于亚健康状态。
(2)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和体力透支。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各种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人们用脑过度,身心长期处于超负荷紧张状态,因而造成机体身心疲劳、精力不足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长期下去,必然会造成人体内脏功能过度损耗、机能下降,从而出现亚健康状态。
(3)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即使一个健康的人,在某一特定时期也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的体力、精力、情绪都有一定的生物规律,有高潮也有低潮。在低潮时,人体也会处于亚健康状态。
(4)现代身心疾病。目前,世界各国公布的导致人类死亡的前三种病因几乎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在这些疾病发病之前的长时期里,机体也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
有关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文章
(二)练习时间和频率空竹活动以每天练习1~2次,时间1~2h,具体时间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可适当延长或缩短。锻炼频率和强度适中。训练强度过大、时间过长、次数过多,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机能,甚至危及健康。......
2023-11-18
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现代足球运动诞生于英国。1863年10月26日,英国人在伦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组织——英国足球联合会,这一天被全世界公认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1900年足球运动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迄今为止,国际足球联合会的会员协会已达208个,是目前会员协会最多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足球运动历经了100多年的发展与变革,吸引着全球数以亿计的足球爱好者,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
2023-11-18
蹲踞式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和“鸣枪”三个阶段。途中跑的基本技术如图6-5所示。(二)中长跑中长跑的技术动作与短跑基本相同,下面仅介绍中长跑需注意的技术要点。图6-6站立式起跑2.起跑后加速跑中长跑的起跑后加速跑与短跑技术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上体前倾幅度和蹬摆力度稍小。加速跑的距离需根据项目、参加人数、个人训练水平和战术要求等情况而定。......
2023-11-18
国人喜欢把健康中间地带、灰色地带的人群称为“亚健康”,实际上这个表述是不被WHO承认的,但用这个词来表述那种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却很好用,因此我们暂且还这么用。国外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叫作“慢性疲劳综合征”,被部分医生认为和我们说的亚健康是一回事。如今给亚健康人群的大量“预防性用药”都存在问题,涉嫌“过度医疗”,时常是弊大于利的。......
2023-11-23
速度轮滑是一种比速度的轮滑项目,分场地跑道比赛和公路比赛2种。前脚的位置应从冰鞋内侧前轮算起,距起跑线10cm~20cm,后脚内侧对着前脚脚跟,相距一个肩的宽度,使两脚呈侧向“丁”字形。听到起跑信号后,即进入起跑阶段,在起跑后的几步滑跑中,大腿积极蹬踏,内侧后轮先着地,过渡到前轮着地,两脚仍保持“丁”字形,这样有利于腿部蹬力。......
2023-11-18
练习跳跃动作的目的是增加腿部力量,提高弹跳能力。跳跃主要包括腾空飞脚和旋风脚等。左脚向前、向上摆踢。右腿随即向左脚左侧上步,脚尖内扣,准备蹬地跳起,同时左臂向下摆动并曲肘收至右胸前,右臂向上、向前抡摆,上体左转前俯;重心右移,右腿屈膝蹬地跳起,左腿提起向左上方摆动,上体向左上方翻转,同时两臂向下、向左上方抡摆。......
2023-11-18
(一)网球运动场地1.网球场的种类网球场根据其表面的不同可以分为草地球场、红土球场、硬地球场和地毯球场四种。其特点是球落地时与地面的摩擦小,球的反弹速度快。在这个面积内,有效网球运动场地是一个长方形,长为23.77m,单打场地宽为8.23m,双打场地宽为10.97m。图12-1网球运动场地(二)网球拍和网球网球和网球拍如图12-2所示。......
2023-11-18
至胸前时,拇指一侧朝下做反臂平举,同时右臂曲肘收于腰右侧。左脚向左上一步成左弓步,上体随之左转。同时左手持剑曲肘经胸前向上、向左弧形绕环,平举于身体左侧,拇指一侧在下,右臂伸直右平举。同时,右手剑指沿右耳侧向前平直伸出,拇指一侧在上,目视剑指。右脚向右跨一步成右弓步,上体正直朝前。上身左转,成左虚步,同时左手持剑向前曲肘,手心朝外,右臂屈肘收于胸前,手心朝里,准备接握左手之剑,目视剑尖。......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