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旗山鼓山:福州的双山之美

旗山鼓山:福州的双山之美

【摘要】:福州左有旗山,右有鼓山,早有人称此为全闽二绝,福州因有此二山生气盎然。旗山,又名翠旗山,海拔800多米,山巅敲侧,形如一面旗帜与鼓山隔闽江相峙,山上怪石嶙峋,奇岩峥嵘;洞穴清幽,令游客流连忘返。鼓山是一处大风景区,以涌泉寺为中心,周围一百六十多景可供游览。涌泉寺位于鼓山山腰,素有“闽刹之冠”之称,初名国师馆始建于五代后梁,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鼓山胜景向为各方游客所向往。

福州左有旗山,右有鼓山,早有人称此为全闽二绝,福州因有此二山生气盎然。

旗山,又名翠旗山,海拔800多米,山巅敲侧,形如一面旗帜与鼓山隔闽江相峙,山上怪石嶙峋,奇岩峥嵘;洞穴清幽,令游客流连忘返。山上引人注目的有仙人石阶、棋盘石、玉印石、草鞋岩、旗尾堰、勾漏洞、公鸡洞、游仙洞、仙桃凌空等景观。

棋盘石传说是吕洞宾与李铁拐下棋对弈之处;草鞋岩是八仙所穿的草鞋变成的;游仙洞是八仙下榻处。勾漏洞又称连环洞,洞口由三块岩石相叠而成,呈品字形,洞内大洞套小洞,大洞可容五六十人,小洞只能侧身而过,洞内有自然的石阶、石床、石椅等,可谓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

旗山古时曾是一处佛教圣地。早在唐代元和八年(公元814年)在旗珠峰下建有龙谷寺,后毁于清初。旗山脚下的石松寺,建于宋代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因寺建于左侧长有三棵松树的巨岩上而有此名,至今仍保存完好,时有附近村民到此进香。半山坡原来还有鸡鸣寺,早已毁,只有遗址尚留存。旗山颇引人兴趣的,是山脚有一条锦溪,溪流清冽,在到处受污染的今天,是很难得的。

鼓山位于闽江北岸,山高海拔969米,或说因山顶有巨石如鼓,或说每逢大风雨山上会发出隆隆如鼓鸣声,故名鼓山。

鼓山是一处大风景区,以涌泉寺为中心,周围一百六十多景可供游览。涌泉寺位于鼓山山腰,素有“闽刹之冠”之称,初名国师馆始建于五代后梁,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开山祖师为神晏法师。据传因寺前有泓泉(称“罗汉泉”)涌出地面后改为今名。相传神晏法师念经时涌泉之声扰得他心烦,一声断喝,泉水涌向东侧,成为龙头泉,即今喝水岩。(www.chuimin.cn)

涌泉寺掩映在层峦叠嶂、苍松翠柏之中,全寺共有25座殿堂,美轮美奂,气派非凡,主体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阁。大雄宝殿内有三百多年前塑造的释迦牟尼像和一百多年前绘制的祥龙、丹顶鹤、白象、麒麟、金狮等二百多幅精美图案。藏经阁保存着二万七千多册古版佛经和二百多册手抄经书、血写经书、贝叶经等。

涌泉寺前矗立两座陶塔(庄严劫千佛塔和贤劫千佛宝塔)称千佛塔,是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所造,塔高七米,八角九层,每座塔身塑有佛像一千余尊,塔檐有僧人、武士七十二尊,悬挂陶铃七十二枚,塔座上塑莲瓣、舞狮、侏儒等。

寺内香积厨里有四口大锅,最大者直径167厘米,深80厘米,一次可煮大米500斤,耗柴火3000斤,供千人食用。圣箭堂前有三棵铁树,两雌一雄,树龄均已逾千年,传说其中一棵是“开闽王”王审知亲手种植的,一棵是涌泉寺开山祖师神晏法师听植。千年铁树年年开花,堪称奇观。

鼓山灵源洞深处有历代名人摩崖刻四百多段,真、草、隶、篆皆备,著名石刻有宋代蔡襄李纲朱熹、越汝愚等,其中蔡襄所题“忘归石”,字径700厘米,雄浑遒劲,为书法瑰宝。

鼓山胜景向为各方游客所向往。传说八仙之一的蓝采和曾到鼓山采草药,走时在大岩石上留下一个巨大脚印,这便是如今的“仙人巨迹”的由来。最有意思的,蓝采和回到仙霞洞后把鼓山说得比仙境还更美三分,引起众仙的兴趣,他们相约于中秋夜晚会集鼓山赏月。在赏月时,他们高兴无比,韩湘子首先吹起笛子,汉钟离敲云板为何仙姑伴奏,吕洞宾跳起九连环剑舞,有国舅则在岩石上哼古曲,怡然自得,张果老倒骑着小驴在洞前蹄蹋溜达,呵呵大笑,铁拐李高兴得把葫芦里的酒全喝光了——这便是鼓山“八仙岩”的传说,这传说令游观者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