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福建吊丧习俗与轴的传承

福建吊丧习俗与轴的传承

【摘要】:已出嫁的女儿得到父母去世的消息要马上回家奔丧。停棺家里期间,女儿得多次回家哭灵,每次回家都要行这种半路响的礼节。今天,这种半路响,已不大见到。在旧日,吊丧不能空手,但也不送花圈,一般多送一“轴”。所谓轴就是一块布料。这种习俗最早流行于中原地区,福建汉人祖先多是从中原迁移来的,他们把中原古老的习俗也带到福建,这种吊丧送轴习俗,正是古代中原民俗的遗风。

福建人爱将喜事丧事一起讲,称“红白喜事”。结婚、生小孩、盖房子称红喜,死人称白喜。办丧事要同办喜事一般,要吹吹打打,有的还要燃放鞭炮。在福州,老人断气后首先要放鞭炮,接着全家人放声大哭;同时贴白纸于门上,有的还写上“×府丧事”字样。在厦门一带不放炮,要贴红布或红纸于门上,表示家有丧事。老人死去亲属要立即将床上的帐子撤了,意为撤了天罗地网。其子孙要立做三件事:一是掬来一碗土放于死者身边,意为入土为安:二是在死者脚边点上一根蜡烛意为让死者光明走路;三是乞来一桶水,意为老人赴黄泉、子孙表哀思。有的还当场杀鸡、表示孝敬。接着,子女及亲属要在正厅中安一临时灵位,两边放着用纸糊的灯;灵

前放一碗饭和一双筷子,三餐供奉。供奉时要烧香、燃烛、焚烧纸钱等,一般供奉四十九天。旧日,火化未推行时,死了老人要停棺厅中,亲属要守灵,并请佛徒念经,或请道士做功德等。

已出嫁的女儿得到父母去世的消息要马上回家奔丧。走到临近父母家门时,要放声大哭,连哭带诉,直向灵堂,跪下再哭,有的直到哭得声音嘶哑,精疲力竭,最后由亲属再三劝慰才收住哭声。这便是“半路响”。停棺家里期间,女儿得多次回家哭灵,每次回家都要行这种半路响的礼节。今天,这种半路响,已不大见到。(www.chuimin.cn)

亲友得到报白(即丧讯)后,要到死人家吊丧。在旧日,吊丧不能空手,但也不送花圈,一般多送一“轴”。所谓轴就是一块布料。送什么样的布料,那要看送的人与死者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及送者的家境经济条件,特别亲的、家里经济又比较富裕的,多送丝绒绸缎;一般的则送一块普通的粗布,用白纸条写明某某敬挽字佯,由主人把那些轴张挂于正厅壁上,既供人观看也增加气氛。

这里所谓“轴”,是福州人和一部分闽南人特有的叫法,由(音贮)转音而来的。乃古代盖棺之布。旧日死者要装在棺材中,还要停棺于厅中一段时间,亲友送来盖棺之布,既是礼节,也为了盖棺用。这种习俗最早流行于中原地区,福建汉人祖先多是从中原迁移来的,他们把中原古老的习俗也带到福建,这种吊丧送轴习俗,正是古代中原民俗的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