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武当武术对于中国武术、体育和文化界的意义

武当武术对于中国武术、体育和文化界的意义

【摘要】:在拳理上它们却有着武当武术的普遍共性,即特色。在此形势下,有必要迅速制定合理可行的措施,对武当武术进行抢救、保护、整理和开发。目前,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在积极挖掘、整理武当武术,使濒临失传的武当拳法又得以发扬光大。2006年5月20日,武当武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奠定了武当武术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的坚实基础。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界、体育界、文化界的一大瑰宝。

中华武术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块瑰宝,饮誉海内外。武当武术作为中国武术一大名宗,历史悠久,蕴含着十分丰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有独特的拳种门派,而且理论上也独树一帜,二者交相辉映,使武当武术得以在武术百花园中焕发异彩。

(一)武当武术的历史起源

武当武术与武当道教的渊源很深。武当道士在修炼学道时,常常伴以练习武功。

玄妙的说法认为张三丰“夜梦玄帝授之拳法”,次日便身怀神勇杀敌数百人,绝技遂此传名于世。当然,这一玄之又玄的说法是无实可考的。

另外一派“效法自然”者认为,武当内家拳的祖师张三丰,在武当山修炼时曾看到喜鹊和蛇的一场争斗。它们的这种姿势给张三丰极大启示,使他悟通太极妙义,创造了风格独特的武当拳术,武当武术从而闻名于世。根据武当武术的起源之说,武当武术以蛇在攻防时采取的姿势,非常形象地演示出武当内家功夫的真谛,那就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辨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

这些关于武当武术与张三丰的不同说法,虽然至今还没有定论,但是并不影响大家对武当武术的喜爱以及对其价值的肯定。

武当武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的拳法和门派很多,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有些门派传承关系较为清楚,而有些门派则不甚清楚。在拳理上它们却有着武当武术的普遍共性,即特色。武当武术的特色,概括起来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道理为指导,以养生为宗旨,以技击为末学,以道德为门风,以自然为神韵。

(二)武当武术的主要内容及文化特征

武当武术源于道家,它是一种多功能的文化现象和活动,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拳种、门派,如内家拳法。武当武术以其松沉自然,外柔内刚,行功走架如浮云流水连绵不绝的独特风格,在武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武术的主要流派。武当武术与道教渊源甚深,阴阳消长,八卦演变等是武当武术的理论核心。武当拳法运用太极说、五行说、阴阳说、八卦说的原理,形成了具有“顺其自然,以静制动”等多种特点的独特拳法体系,在中国武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武当太乙五行拳。第八代宗师张守性所创,传人为浙江金子弢先生。此拳以松柔圆活、固守待进、养身健体为特点组成套路。行拳讲究腰随胯转,两手抱怀,脚进弧线,动如蛇行,静似蚕做茧。

武当太和拳。武当太和拳是武当道教本山拳。此拳是以桩功为基础,以内气运行为主导,注重桩、步、腿法等下盘功夫和内丹气的修炼。(www.chuimin.cn)

提起武当派的器械,首推武当的镇山之宝——武当剑,可以有单剑、对剑和散剑等形式。

太乙玄门剑是武当山护山剑法之一,其剑法以劈、挂、撩、刺、点、挑等为主,风格独特。

除以上之外,武当暗器有绳镖、脱手镖、单筒袖箭、梅花袖箭、流星锤、柳叶飞刀等。

武当武术的内容十分丰富,以上我们只是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内容做一介绍。

(三)武当武术的传承与保护

武当武术是以武当山为文化空间,经过数百年的演变,逐步发展而成的。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武当武术的传承也出现了一些障碍。首先,武当武术早期受道教“隐秘单传”思想束缚;其次,现在的一些传人大多年事已高,且散居全国各地,挖掘利用武当武术资源受到限制;最后,武当武术理论研究工作不够,其文化意义有待深入挖掘。在此形势下,有必要迅速制定合理可行的措施,对武当武术进行抢救、保护、整理和开发。

近代,武当拳法的研究得到很高的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武当武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尤其在1978年以后,更有长足的发展。“武当拳法源流、拳系及内容研究”被列入原国家体委的第一个武术科研课题。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在积极挖掘、整理武当武术,使濒临失传的武当拳法又得以发扬光大。2006年5月20日,武当武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奠定了武当武术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的坚实基础。

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界、体育界、文化界的一大瑰宝。如今,武当武术已经名扬海内外,在传播武术精髓的同时,也宣扬了中国古典文化。这无疑是令人欣喜激动的,但我们也应意识到,对于武当武术来说,最重要的还在于实施有效实用的保护措施,使武当武术的非物质文化可以持续发展下去,这也是我们保护武当武术不可推卸的光荣责任和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