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传统成人习俗-行冠礼、男女差异

中国传统成人习俗-行冠礼、男女差异

【摘要】:古人对冠特别重视,行冠礼使人增加一种庄重的色彩。男子行冠礼的年龄多为二十岁,但实际上的行冠年龄一般都在二十岁之前。由于女子成年以后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责任有别于男子,她们的主要活动范围被限制在室内,所有程序与男子的冠礼相比,少了三加,也没有与地方长官和乡绅见面的内容。

冠礼和笄礼是中国古代男女的成年礼仪,这种文化现象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有过。非洲有所谓的割礼,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年的标志。举行成年礼仪,除了要庆贺之外,还要进行某种社会责任的教育,以使刚成年的年轻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1.冠礼

冠礼也叫成男礼或成丁礼,主要的礼仪形式就是加冠,所以叫冠礼。古人对冠特别重视,行冠礼使人增加一种庄重的色彩。行冠礼之前,当事人就成了大人,别人要以成人之礼来相待,自己的言行举止也要符合社会的礼仪规范,所以冠礼被称为“礼之始”,位列六礼(冠、婚、丧、祭、乡、相见)之首。男子行冠礼的年龄多为二十岁,但实际上的行冠年龄一般都在二十岁之前。只有行过冠礼之后才能择偶婚配,为使未满二十岁的青年男子生子合礼,就只有提前行冠礼,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为了延续宗法社会而采取的一种无奈的变通。

冠礼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先以占卜决定加冠的吉日,通知宾客并选定负责加冠者。正式的加冠有三次:初加缁布冠,表明他已成年,有了成人所应有的一切责任和权利;二加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了;三加爵弁,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了。三次加冠之后,加冠青年还要去拜见母亲,然后由宾客给他取字。字是成人的标志,此后,别人一般不能直呼其名,必须称字了。最后再去依次拜见家人、地方行政长官和乡里前辈。加冠之后,冠就成了成年男子的服饰,在一定的场合,必须戴冠。(www.chuimin.cn)

2.笄礼

所谓笄礼,就是将头发挽起来,用笄簪上。女子成年要行笄礼,女子行笄礼的年龄要早于男子。女子十五岁便可行笄礼,表示已经成年并可以出嫁了。和男子一样,只有行过笄礼的女子才能出嫁,并要像男子一样取字。如果女子十五岁还没有出嫁最迟二十岁也要行笄礼。

女子笄礼由母亲主持,提前三天通知宾客,提前一天登门邀请行笄礼的主宾。行礼之日,主妇恭迎女宾入堂,并请主宾为女孩加笄。然后是换衣、祭酒、取字。最后是父亲带去祠堂拜祖先,与长辈见礼,宴请宾客。由于女子成年以后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责任有别于男子,她们的主要活动范围被限制在室内,所有程序与男子的冠礼相比,少了三加,也没有与地方长官和乡绅见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