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关于中国酿酒起源的说法各有不同,有仪狄造酒、杜康造酒等。几千年来中国酒推陈出新,其品种之多、产量之大、声誉之高,在世界酒史上名列前茅。唐宋时代,中国传统酒的发展进入灿烂的黄金时代,在文化名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饮酒、颂酒的诗词中有着充分的反映。酒与礼密不可分也是中国酒文化的特点之一。中国酒令名目繁杂。在诗酒结合的不断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诗酒文化”。......
2023-08-20
(一)酒文化的概念
广义:包括几千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的酿酒技术、工艺水平、法律制度、酒俗酒礼、形形色色的饮酒器皿,以及文人墨客所创作的与酒相关的诗文词曲等等。
狭义:多指饮酒的礼节、风俗、逸闻、逸事等。主要是言传身教,缺乏理性的指导。
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
(二)酒文化的表现形式
1.酒趣
(1)酒与成语
汉语中的许多成语不仅托载着丰富的酒文化内容,还包含着有趣的与酒密切相关的故事和传说。例如:
画蛇添足:战国时代有个楚国人祭他的祖先。仪式结束后,他拿出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几个人。大家商量说:“我们都来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其中有一个人先画好了。但他看到同伴还没有画完,就又给蛇添上了脚。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夺过酒壶把酒喝了,并且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这个成语比喻做了多余而不恰当的事,反而把事情弄糟了。
杯弓蛇影:晋朝有个叫乐广的人,爱喝酒。一天,他邀请朋友到家里来对斟对饮。忽然,朋友看见酒杯里有条蛇影在游动。他受了惊吓,回去便一病不起。请医服药,都无起色。乐广跑来看他,问明起病的缘由。乐广听后一把拉起朋友往家走。他让朋友坐在原处,斟满酒问:“有蛇影吗?”杯子里还有“蛇影”!乐广随手取下墙上的弓。这次,“蛇影”不见了。“杯子里原来是弓影呀!”朋友的病情顿时好了。这个成语比喻把虚幻当作真实的恐惧心理。
(2)少数民族的特色酒
土家族的三杯酒:土家族人酿酒种类繁多,并且有特殊的喝酒习惯,谓之“咂酒”。饮用时,揭开坛盖,兑上凉水,插入一支竹管,轮流吸饮,又甜又香,别有一番情趣。“咂酒会”古今传名。客到“进门三杯酒”,客走“上马三杯酒”,无酒难以成欢会。
哈尼族的特色酒:哈尼族热情好客,当有客人来,就会拿出自家酿造出来的酒,此酒醇香美味,俗称“焖锅酒”。焖锅酒清澈晶莹、醇厚甘甜,是哈尼山寨节庆必备的饮料。
傣族竹管酒:逢年过节,傣族群众在一起饮酒取乐,他们将一大陶罐酒置于空地中心,然后一部分男女团团围住,用根约一米五长的细竹管伸入罐内吸饮;另一部分人则在一旁欢歌起舞,为之助兴。傣族群众认为,这样饮酒象征着全寨的团结和睦。
2.酒器
(1)陶酒器:盛酒——尊,饮酒——单耳杯、双耳杯、高脚杯等,煮酒兼盛酒——盉与斝。
(2)瓷酒器:杯、瓶、尊、壶、碗等。
(4)玉酒器: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唐朝夜光杯、元代的玉瓮、清代的九龙杯。(5)玻璃酒器:刻花玻璃酒器。
(6)其他酒器:漆酒器、象牙酒器、牛角酒器、金银酒器、锡酒器、骨制酒器、木酒器、竹酒器等。(www.chuimin.cn)
3.酒德
酒德是指饮酒的道德规范和酒后应有的风度。中国酒德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量力而饮酒:饮酒不在多少,贵在适量。要正确估计自己的饮酒能力,不作力不从心之饮。
(2)节制有度:饮酒要注意自我克制,有十分的酒量最好只喝到六七分,至多不超过八分,这样才能做到饮酒而不乱。
(3)饮酒不能强劝:作为主人,在款待客人时,既要热情,又要理智,不能强人所难。
4.酒礼
酒礼即饮酒的礼节,使饮酒成为一种庄重的活动、一种仪式。现在宴会上碰杯即为酒礼。酒礼中有最重要的两点:一个是洒酒于地,用于敬神,祭祖先、山川;二是端杯敬酒,讲究“先干为敬”。受敬者也要以同样方式回报,否则罚酒。此外,斟酒时要注意“室内以东为尊,堂上以南为尊,斟酒先长后幼,斟满或八分为敬。”
5.酒楼
隋唐时期出现酒肆、酒店、酒舍。宋代的酒楼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综合性的大酒楼,供给上层顾客。第二类是除酒外还供应食物,一般是平民去的。第三类是带有半妓院性的酒店。明朝出现官办酒楼。清代私人酒楼遍布。
6.酒旗
作为一种最古老的广告形式,酒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酒旗是用青布制成悬挂于门前的标志,也称酒望、酒帘、青旗、锦旆等。目的之一是标明自己是卖酒的,相当于现代理发店门前的标志;其二是对酒神、酒星的敬重。酒旗的升降是店家有酒或无酒、营业或不营业的标志。
7.酒联
酒联是与酿酒、饮酒、用酒、酒名、酒具、酒楼等相关的对联,是饮酒行为与文学艺术的有机融合。按其表达的内容,酒联可分为酒楼对联、节俗酒联、婚喜酒联、祝寿酒联、名胜酒联、劝戒酒联等。中国历史上的优秀酒联,不仅言简意赅、形式灵活、雅俗共赏,而且包括丰富多彩的酒文化知识。例如:“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斟两壶酒来”;“茶可清心,酒能乱性”;“有志者饮酒,无聊人喝茶”。
8.酒令
酒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是中国人的独创。它既是一种融洽饮酒氛围的娱乐活动,又是一种斗智斗勇、提高品位的文化艺术。
酒令的内容涉及诗歌、谜语、对联、投壶、舞蹈、下棋、游戏、猜拳、成语、典故等。酒令分俗令和雅令。雅令即文字令,包括字词令、谜语令、筹令等。猜拳是俗令的代表。
如调笑令:花酒(指花指酒)满筵有(指席上),酒满金杯花在手,头上戴花方饮酒(以花插头举杯饮),饮罢了(放下杯),高叉手(叉手),琵琶发尽相思调(作弹琵琶手势),更向当筵口舞袖(起身举两袖舞)。又如两只蜜蜂令:口令: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嘿!石头、剪刀、布,然后猜赢的一方就做打人耳光状,左一下,右一下,同时口中发出“啪、啪”两声,输方则要顺手势摇头,作挨打状,口喊“啊、啊”;如果猜和了,就要做出亲嘴状还要发出两声配音、动作,声音出错则饮!适合两个人玩,玩起来特别逗!
9.酒诗
中国酒文化的特色之一就是诗与酒的不解之缘,往往是诗赠酒趣。有酒必有诗,无酒不成诗;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例如:
有关中国旅游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章
然而,关于中国酿酒起源的说法各有不同,有仪狄造酒、杜康造酒等。几千年来中国酒推陈出新,其品种之多、产量之大、声誉之高,在世界酒史上名列前茅。唐宋时代,中国传统酒的发展进入灿烂的黄金时代,在文化名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饮酒、颂酒的诗词中有着充分的反映。酒与礼密不可分也是中国酒文化的特点之一。中国酒令名目繁杂。在诗酒结合的不断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诗酒文化”。......
2023-08-20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陶渊明的几首饮酒诗中我们看出了古代以酒养生的酒文化,这也是中国独特饮食文化的一个亮点。陶渊明嗜酒,他的诗文当然也不仅仅止于表现酒的养生文化。......
2023-11-02
于浩成真正嗜好饮酒的人,追求的是酒的本身,而非菜之好坏。有人说,酒量大小与祖上遗传有关。酗酒有害无益,戕残身体,应该加以禁止,这是毫无疑义的。如有上好的酒菜佐饮,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上面说到酒足以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我们中国人平常喝的当然一般都是中国酒,即白酒、黄酒、葡萄酒和各类果酒。各类果酒,我是很少喝的,除非在别人家做客时,主人备的是果酒,自然不好拒绝。......
2023-08-15
现在河南有些农村还有个老风俗,就是“酉日不用酒”,据说杜康死在酉日,为纪念杜康,凡酉日均罢酒不饮。所以说,中国有酒,最少说也是有文字以前的事情了。是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有一次在北京宴会上提及“杜康酒”,后来便风行起来。一盅白酒,他只消放在唇边略呷一口,就能说出这酒是六成、五成或五成半,分毫不差。从某种意义来说,酒是打开人们天性的钥匙,人们在半醉之中,往往流露出一个无拘无束的灵魂。......
2023-08-15
妈妈基本不喝酒,遇上大庆,也抿两口,脸不变色。哥哥继承了父亲的酒意,一口啤酒,直红上眼皮,浑身都醉汪汪似的,其实不糊涂。中国人的劝酒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与“文革”的逼供信一样使不少人就范。也不知大使的官有多大,只觉他挺直爽又没架子,在本桌的撺掇之下,逮住他连干三杯茅台。那大使没忘记他是中国人,又却不过女士敬酒,认了,果然硬灌三杯。大夫严令再不许喝酒,自己也被胃痛折磨惨了,从此滴酒不沾。......
2023-08-15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即煎茶、斗茶、功夫茶。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的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一个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在茶道中,茶艺是“茶”和“艺”的结合。......
2023-08-13
中国汉地佛寺的平面布局非常灵活,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单体布局、组群布局和园林布局三类。单体布局单体式布局除了在佛教圣地中的茅庵、精舍、精室之中可以找到范例之外,中国汉传佛教寺院一般没有此种形制。据载,汉献帝时笮融在徐州所建寺院即是廊院式布局。北魏洛阳永宁寺的布局可作为此时期塔庙的代表。所以这种类型成为中国佛寺中应用地域最广、时间最长的寺院类型。......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