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酒文化-解析表现形式

中国酒文化-解析表现形式

【摘要】:(二)酒文化的表现形式1.酒趣酒与成语汉语中的许多成语不仅托载着丰富的酒文化内容,还包含着有趣的与酒密切相关的故事和传说。傣族群众认为,这样饮酒象征着全寨的团结和睦。猜拳是俗令的代表。

(一)酒文化的概念

广义:包括几千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的酿酒技术、工艺水平、法律制度、酒俗酒礼、形形色色的饮酒器皿,以及文人墨客所创作的与酒相关的诗文词曲等等。

狭义:多指饮酒的礼节、风俗、逸闻、逸事等。主要是言传身教,缺乏理性的指导。

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

(二)酒文化的表现形式

1.酒趣

(1)酒与成语

汉语中的许多成语不仅托载着丰富的酒文化内容,还包含着有趣的与酒密切相关的故事和传说。例如:

画蛇添足:战国时代有个楚国人祭他的祖先。仪式结束后,他拿出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几个人。大家商量说:“我们都来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其中有一个人先画好了。但他看到同伴还没有画完,就又给蛇添上了脚。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夺过酒壶把酒喝了,并且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这个成语比喻做了多余而不恰当的事,反而把事情弄糟了。

杯弓蛇影:晋朝有个叫乐广的人,爱喝酒。一天,他邀请朋友到家里来对斟对饮。忽然,朋友看见酒杯里有条蛇影在游动。他受了惊吓,回去便一病不起。请医服药,都无起色。乐广跑来看他,问明起病的缘由。乐广听后一把拉起朋友往家走。他让朋友坐在原处,斟满酒问:“有蛇影吗?”杯子里还有“蛇影”!乐广随手取下墙上的弓。这次,“蛇影”不见了。“杯子里原来是弓影呀!”朋友的病情顿时好了。这个成语比喻把虚幻当作真实的恐惧心理。

(2)少数民族的特色酒

土家族的三杯酒:土家族人酿酒种类繁多,并且有特殊的喝酒习惯,谓之“咂酒”。饮用时,揭开坛盖,兑上凉水,插入一支竹管,轮流吸饮,又甜又香,别有一番情趣。“咂酒会”古今传名。客到“进门三杯酒”,客走“上马三杯酒”,无酒难以成欢会。

哈尼族的特色酒:哈尼族热情好客,当有客人来,就会拿出自家酿造出来的酒,此酒醇香美味,俗称“焖锅酒”。焖锅酒清澈晶莹、醇厚甘甜,是哈尼山寨节庆必备的饮料。

苗族的交杯酒:举行婚礼时,苗族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

傣族竹管酒:逢年过节,傣族群众在一起饮酒取乐,他们将一大陶罐酒置于空地中心,然后一部分男女团团围住,用根约一米五长的细竹管伸入罐内吸饮;另一部分人则在一旁欢歌起舞,为之助兴。傣族群众认为,这样饮酒象征着全寨的团结和睦。

2.酒器

(1)陶酒器:盛酒——尊,饮酒——单耳杯、双耳杯、高脚杯等,煮酒兼盛酒——盉与斝。

(2)瓷酒器:杯、瓶、尊、壶、碗等。

(3)青铜酒器:始于夏朝,盛于商朝与春秋时期。

(4)玉酒器: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唐朝夜光杯、元代的玉瓮、清代的九龙杯。(5)玻璃酒器:刻花玻璃酒器。

(6)其他酒器:漆酒器、象牙酒器、牛角酒器、金银酒器、锡酒器、骨制酒器、木酒器、竹酒器等。(www.chuimin.cn)

3.酒德

酒德是指饮酒的道德规范和酒后应有的风度。中国酒德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量力而饮酒:饮酒不在多少,贵在适量。要正确估计自己的饮酒能力,不作力不从心之饮。

(2)节制有度:饮酒要注意自我克制,有十分的酒量最好只喝到六七分,至多不超过八分,这样才能做到饮酒而不乱。

(3)饮酒不能强劝:作为主人,在款待客人时,既要热情,又要理智,不能强人所难。

4.酒礼

酒礼即饮酒的礼节,使饮酒成为一种庄重的活动、一种仪式。现在宴会上碰杯即为酒礼。酒礼中有最重要的两点:一个是洒酒于地,用于敬神,祭祖先、山川;二是端杯敬酒,讲究“先干为敬”。受敬者也要以同样方式回报,否则罚酒。此外,斟酒时要注意“室内以东为尊,堂上以南为尊,斟酒先长后幼,斟满或八分为敬。”

5.酒楼

隋唐时期出现酒肆、酒店、酒舍。宋代的酒楼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综合性的大酒楼,供给上层顾客。第二类是除酒外还供应食物,一般是平民去的。第三类是带有半妓院性的酒店。明朝出现官办酒楼。清代私人酒楼遍布。

6.酒旗

作为一种最古老的广告形式,酒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酒旗是用青布制成悬挂于门前的标志,也称酒望、酒帘、青旗、锦旆等。目的之一是标明自己是卖酒的,相当于现代理发店门前的标志;其二是对酒神、酒星的敬重。酒旗的升降是店家有酒或无酒、营业或不营业的标志。

7.酒联

酒联是与酿酒、饮酒、用酒、酒名、酒具、酒楼等相关的对联,是饮酒行为与文学艺术的有机融合。按其表达的内容,酒联可分为酒楼对联、节俗酒联、婚喜酒联、祝寿酒联、名胜酒联、劝戒酒联等。中国历史上的优秀酒联,不仅言简意赅、形式灵活、雅俗共赏,而且包括丰富多彩的酒文化知识。例如:“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斟两壶酒来”;“茶可清心,酒能乱性”;“有志者饮酒,无聊人喝茶”。

8.酒令

酒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是中国人的独创。它既是一种融洽饮酒氛围的娱乐活动,又是一种斗智斗勇、提高品位的文化艺术。

酒令的内容涉及诗歌、谜语、对联、投壶、舞蹈、下棋、游戏、猜拳、成语、典故等。酒令分俗令和雅令。雅令即文字令,包括字词令、谜语令、筹令等。猜拳是俗令的代表。

如调笑令:花酒(指花指酒)满筵有(指席上),酒满金杯花在手,头上戴花方饮酒(以花插头举杯饮),饮罢了(放下杯),高叉手(叉手),琵琶发尽相思调(作弹琵琶手势),更向当筵口舞袖(起身举两袖舞)。又如两只蜜蜂令:口令: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嘿!石头、剪刀、布,然后猜赢的一方就做打人耳光状,左一下,右一下,同时口中发出“啪、啪”两声,输方则要顺手势摇头,作挨打状,口喊“啊、啊”;如果猜和了,就要做出亲嘴状还要发出两声配音、动作,声音出错则饮!适合两个人玩,玩起来特别逗!

9.酒诗

中国酒文化的特色之一就是诗与酒的不解之缘,往往是诗赠酒趣。有酒必有诗,无酒不成诗;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例如: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白居易);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