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茶艺:茶具、茶艺和茶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茶艺:茶具、茶艺和茶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总之,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一)茶具

(1)茶壶:用以泡茶的器具,主要有瓷质、陶制、紫砂,各种壶型还有容量大小之分。

(2)茶船:放茶壶的垫底茶具。其用以承茶盏防烫手,后因其形似舟,遂以茶船或茶舟名之。

(3)茶盅:也称茶海、公平杯,盛放泡好的茶汤之分茶器具。

(4)闻香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倒入品茗杯后,闻嗅留在杯底余香之器具。

(5)小茶杯: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小茶具。

(6)杯托:放置茶杯的垫底器具。

(7)盖置:放置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

(8)同心杯:大茶杯中有一只滤胆,将茶渣分离出来。

(9)茶碗:泡茶的器具,或用于盛放茶汤。

(10)冲泡盅: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盅口留一缺口为出水口,或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使渣与茶汤分开。

(11)大茶杯:泡饮合用器具。多为长筒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

★小常识:

铁观音香高韵长,醇厚甘鲜,品格超凡,驰名中外,被誉为“长寿茶”、“青春健美茶”、“茶类中之香槟酒”、“最优美而诱人的天然花香”。那么用什么茶具来泡铁观音比较好呢?

泡铁观音用盖碗泡是比较好的。因为盖碗是白瓷制作,不吸味,导热也快。铁观音为珠茶,珠茶与展开后的体积相差甚大,盖碗有利于其叶面的伸展,以鉴赏叶底。

(二)茶艺

1.茶艺的定义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总之,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能谈得上品茶。

2.茶艺的三种形式

中国茶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煎茶,斗茶,功夫茶。

(1)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起煎煮。最早记述于宋代,有“吃茶”之说,流行于唐代。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2)斗茶:是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

(3)功夫茶: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功夫乃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www.chuimin.cn)

3.茶艺六要素

中国茶艺六要素:人、茶、水、器、境、艺。

(1)人之美:人是茶艺中最根本的要素。包括仪表美、风度美、语言美、心灵美。

(2)茶之美:包括茶的名称、形态、色泽、香味、味道。

(3)水之美:现代茶人认为“水以清轻甘洌活为美”。

(4)器之美:茶艺中,要重视对茶器之美的研究,用有形的茶艺去反映茶道的精神。

(5)境之美:中国茶艺要求在品茶时要做到环境、艺境、人境、心境,四境俱美。

(6)艺之美:主要包括茶艺程序编排的内涵美和茶艺表演的动作美、神韵美、服装道具美等两个方面。

(三)茶道

1.茶道的定义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不同于茶艺,它不但讲求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2.茶道的本质

儒道佛与茶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三家思想的统一形成了今天中国的茶道精神。三教合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结合茶叶栽制,饮用的变革和审美观点的变化发展,规定和影响着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国茶道的内在本质就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统一。

3.茶道的内容

(1)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的方法;

(2)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关于世界人生本体的道的境界。

4.中国茶道的“四谛”

中国茶道有“四谛”:和、静、怡、真。

(1)和: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和”就是中国佛、道、儒家思想糅合的具体表现。中国人的性格像茶,人们总是清醒、理智地在思考中看待世界,在和谐的气氛中求共存与发展。

(2)静: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

(3)怡: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怡指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不讲形式,不拘一格。无论任何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动中取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畅适。

(4)真: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人名家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境要真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