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园林的眼睛中国古典园林多采用古典式建筑。为了使园林成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建造各种相应的建筑是必要的。但园林中的建筑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且应该突出山水的自然,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的有机融合。(二)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因子其一,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其三,因地域文化差异,园林建筑风格也有很大区别。......
2023-11-18
山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标志,是自然界中最富有艺术魅力的自然景观,几乎无园不山,无园不水。山、水的布局奠定了园林景观环境的基本轮廓。一个被塑造了山水的园林,就是一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统一的艺术形象。
(一)山水之山——园林的骨骼
山是造园的骨架,有了山才能“绿影一堆”。自然界的山形形色色,土石相兼,有土山,石山、土抱石山,石掩土山。造园堆山叠石,是以大自然为师,是真山的艺术性再现。自然界的石头种类繁多,常见的用于造园的有湖石、黄石、宣石,以及灵璧石、虎皮石等种类。每种石头都有自己的石质、石色、石纹、石理,各有其形体轮廓。而不同形态和质地的石头,便自有它们不同的性格。就造园来说,湖石的形体玲珑剔透,用它堆叠假山,情思绵绵;黄石则棱角分明,质地浑厚刚毅,用它堆叠假山,嵯峨棱角,峰峦起伏,给人一种朴实坚韧的感觉。所以要分峰用石,避免混杂。
叠石假山大体上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写意假山,二是相形假山。
写意假山是取真山的山姿山容、气势风韵,经过艺术概括、提炼,再现园林里的以小山之形传大山之神。这类以某种真山的意境创作而成的山体,会给人一种亲切感,有着丰富的想象和品味的余地。如扬州个园假山:笋石(白果峰)配以翠竹,湖石假山用玉兰、梧桐掩映,黄石假山由松柏、枫树衬托,宣石假山用腊梅、天竺陪衬,构成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特别是秋山,它坐落在园的东北角,每当夕阳西照,则格外显得秋色迷人。
相形假山是模仿自然界动物的形体动作而堆叠起来的景观,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苏州狮子林的假山。未进园门已见墙前几只狮子在舞,此为序幕,点出了园景主题。狮子林全园采用湖石做材料,以表现狮趣为造型中心,大胆泼辣地在园子的中心堆叠出一座重峦叠嶂的山体,几乎在每一个石峰上都有一只狮子在向游人卖弄姿态。数不清的山峰,看不完的狮子,说不尽的情趣,恍惚置身于狮子的世界。
山石之美既形于外也聚于内。山石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与其出于天然,古而有骨的内在特性有关。所谓的“古”是指山石的形体,虽千奇百怪,不可言说,但都是风吹浪激,日晒雨淋,历经多年而缓慢形成的,它是大自然的杰作,可谓鬼斧神工,巧趣天成。而“骨”具有“风骨”、“骨气”、“骨力”、“骨骼”等意味,在园林美学里,以石为骨的审美内涵也是很丰富的。
山石还具有所谓的“瘦”、“透”、“漏”、“皱”、“丑”等品格。所谓的“瘦”,这是对石的总体形象的审美要求,即“壁立当空,孤峙无倚”,它好似亭亭玉立的淑女,高标自持的君子,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瑞云峰。关于“透”、“漏”,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作了这样的阐述“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其实,“透”是指通过,穿过之意,用于品石则是指石孔相通。“漏”是指窍、孔、穴,用于品石,主要强调石上有孔穴。而“皱”,在园林中即指石面上的凹凸和纹理,也是计成所说的“纹理纵横,笼络起隐”。“丑”则是相对美而言的。
假山峰石,在园林中都是作为主景,或是特置观赏的。这样的主景山石,并非园林山石的全部功能。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假山石,有着更为广泛的用途。在造园艺术上,除了构成主景,形成制高点借以控制全园或局部区域景色外,还起着分割空间、界定空间、屏障空间、点缀空间等作用,从而使园林景色能够达到山重水复、层次丰富、曲折幽深、小中见大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叠石造山技艺可以说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叠石造山之所以能从起源于中国古典园林并持续发展到“无园不石”的地步,与古代一脉相承的爱石、品石的文化风气有着密切联系,另外,奇山名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山石在中国园林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叠石造山也必然成为一门精彩的艺术。
(二)山水之水——园林的血液
自然水景不论是在晴空万里之下,还是在烟雨霏霏之中,都是美丽动人的。作为自然审美的对象,水体往往能比山峦更给人以亲切感,成为园林造景的重要因素。水景可以丰富园林里的游乐活动,如采莲、垂钓、泛舟、流觞等。水体与山石花木建筑的巧妙配合,还能形成各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景观。(www.chuimin.cn)
中国古典园林里的理水方式,常把水源做成流泉、飞瀑景观以模拟自然。泉是地下涌出的水,瀑是断崖跌落的水。水源或为天然泉水,或为园外引水,或为人工水源。泉源的处理,一般都做成石窦之类的景观,望之深邃幽暗,似有泉涌。瀑布有线状、帘状、分流、跌落等形式,主要在于处理好峭壁、水口和递落叠石。
溪涧是泉瀑之水从山间流出的一种动态水景。溪涧宜多弯曲以增长流程,显示出源远流长,绵延不尽。多用自然石岸,以砾石为底,溪水宜浅,可数游鱼,又可涉水。两岸树木掩映,表现山水相依的景观。中国古典园林中著名的溪涧景观,有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和杭州的“九溪十八涧”,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池塘、湖泊是成片汇聚的水面。池塘形式简单,平面较方整,没有岛屿和桥梁,岸线较平直而少叠石之类的修饰,水中植荷花、睡莲、荇、藻等观赏植物,或放养红鲤等观赏鱼类,再现林野荷塘、鱼池的景色。湖泊是一种广阔而集中的水面,但园林中的湖,一般比自然界的湖要小很多,多数是一个自然式的水池。水面宜有聚有散,聚散得体。岸线曲折,常做成港汊、水湾,使透视产生流域广阔、极目不尽的效果。湖中设岛屿,用桥梁、汀步连接,增加了景深和空间层次。水面与岸边的陆地极为接近,使之产生湖水拍岸、荡漾浩瀚之感。岸边常设石矶、滩头,配植以深柳疏芦,宛如水乡泽国的野趣情调。
不同的理水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水景,园林的理水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种:
(1)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2)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3)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三)山水中的传统文化因子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在3000余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山水风景园林体系。自然山水是美的典型,园林里只要有山有水,便具有林壑之美,也就有了画意诗情。借山水以寄意,借山水以抒情,山水景观的美感作用足以称奇。
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把泽及万民的理想的君子德行赋予大自然而形成山水的风格,这种“人化自然”的哲理必然会导致人们对山水的尊重。因此,园林里的山水几乎都负载着与道德相联系的情愫。中国古典园林的山大多用来比喻君主,因此,山就成了皇帝的精神拟态,成熟稳重彰显大气风范,同时也含有仁寿之意,自北宋以来,皇家园林的山几乎都以“万寿山”为名。园林中的水被赋予了人格的魅力,以其清清浊浊衡量道德修养之上下优劣,修于内,止于外;以其昼夜奔流不息作为时间的“意象”警示激励世人,珍于现在,惜于所有;也以其可动可静,动静皆宜体现养生的曼妙和精髓。
园林的筑山理水所创造的东方品格,本质上反映了人居环境与天地万物同生同存的哲学思想。山水意识是洁性、仁性、智性、灵性、柔性、宏性等美学气质、哲学气质、文学气质和艺术气质的综合体现。山水文化是在山的笼罩下,综合中国古典园林构筑艺术、中国山水绘画、中国山水诗词、中国风水理论等创造了一种结合中外理想主义、可持续发展理论、天人合一的生存模式。这种山水文化,也即以山水为骨架的自然资源和以山水为主题的人文资源的统一体,是“千壑竞翠,万水争流”的秀水青山的理想生存环境的创造性的艺术展现,是人的生命价值在山水世界中与天地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的结合。
有关中国旅游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章
(一)建筑——园林的眼睛中国古典园林多采用古典式建筑。为了使园林成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建造各种相应的建筑是必要的。但园林中的建筑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且应该突出山水的自然,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的有机融合。(二)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因子其一,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其三,因地域文化差异,园林建筑风格也有很大区别。......
2023-11-18
岭南客家民居是流行在闽、粤、赣南、桂东等岭南区称为“客家”人群中的一种大型民居。土楼内除外环为四层外,其余三环皆为一层,外环的底层为厨房,二层为谷仓,三、四层为卧室,每一间房上下四层分给一家人住,所以在这里不分正房和厢房,没有前院与后院,每一家住房面积相等,在住房上分不出族人地位的高低,他们都朝向中心的祖堂,是共同的祖先把他们凝聚在一起。......
2023-11-18
(一)民间美术的学术价值民间美术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民间文化,是群体性的文化艺术,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劳动群众文化艺术的母体。因此其社会价值远远超越了它自身的艺术价值。在劳动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这是民间美术的创作原则,也是民间美术对人类艺术的最大贡献。......
2023-11-18
在陕西有些地区,窑洞几乎占当地农村住房的80%。在没有土山和山沟的黄土地区,有一种自地面向下挖的窑洞,它们的做法是从平地向下挖出一个边长约15米、深7~8米的方形土坑,再在坑内向四壁挖窑洞,形成四面有住屋的地下四合院,称为地坑式或者地井式窑洞。......
2023-11-18
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及晋中民居院落为代表,是中国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优秀代表。北京四合院的标准模式是一组三进院落。内院的正房位于院落的北面,是全宅地位和规模最大的,供长辈或主人居住。......
2023-11-18
(一)元代戏剧(杂剧)的起源宋金是戏曲的发展期。戏剧开始广泛采用“杂剧”这个名称,包括化妆人物以演述故事之类的各种戏剧性表演。“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并且由宫廷开始民间化,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元杂剧的演出特点有:商业化,娱乐化。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
2023-11-18
五岳所蕴含的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五岳与古文化渊源五岳与中国的古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见,五岳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古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五岳亦被称为我国的文化名山。于是,五岳又成为中国以山岳自然景观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观之胜的风景名胜区。......
2023-11-18
西岳庙是供奉西岳大帝华山神的庙宇,始建于汉武帝时代,后成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神的场所。西岳庙坐北朝南,庙门正对华山。1998年4月9日华阴市政府在西岳庙举行了首次仿唐祭山大典活动,其规模之盛大吸引了几万人观看。嵩山主要由太室山、少室山两山组成,山体从东至西横卧,蜿蜒70公里,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之说。......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