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旅游文化与海滨文化交流

中国旅游文化与海滨文化交流

【摘要】:唐宋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发达,海洋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日本、文莱、菲律宾等国外交使者从海上来到中国,扬州、宁波、泉州、广州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城市。海滨文化记载中国繁荣强大的历史,也铭刻着近代中国的屈辱和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海滨东北端的鹰角石,是北戴河二十四景之一。其中有两块露出海面的礁石,当地称为“姜女坟”。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背靠欧亚大陆,面临浩瀚的太平洋,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探索海洋历史。在秦始皇时期,曾派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寻找海上仙山。唐宋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发达,海洋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日本、文莱、菲律宾等国外交使者从海上来到中国,扬州宁波泉州、广州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城市。明代郑和还率船队到达西亚地区,在清代由于封建经济的衰落,海洋也成为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如今,中国正向世界强国迈进,海洋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海滨文化记载中国繁荣强大的历史,也铭刻着近代中国的屈辱和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

1.北国海滨的三颗明珠

在中国北部海滨,有三颗闪烁的明珠,这就是大连、秦皇岛和烟台。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因为海水的长年腐蚀,这一带海岸呈现各种奇形异状,半岛东侧的黄海中分布着大大小小50多个岛屿,组成中国北方有名的长山群岛。大连海滨风光绮丽,气象万千,老虎滩公园岩礁争奇,古炮台沧桑历历在目,庙岛群岛恰似镶嵌在海面上的绿色宝石,把大连海滨点缀得婀娜多姿,大连—旅顺海滨风景区是我国著名的重点风景名胜区。

秦皇岛背靠燕山,前临渤海,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渤海之滨著名的风景城市和避暑胜地。秦皇岛原是一个距海岸不远的小岛,后来由于长年淤积,加上人工填塞,小岛逐渐与陆地相连,成为一个半岛。相传秦始皇曾经派人从这里渡海出洋,寻找长生不老药,秦皇岛由此而得名。这里有著名的避暑胜地北戴河和重要关隘山海关

北戴河西起洋河口,东到鸽子窝,长二十余里,这里青山绿海,水天一色。细洁柔软的沙滩,像一块金黄色的地毯,铺在这一片绿色的大地上。海滨南临渤海,背依联峰山,西起戴河口,东至鹰角石,长约10千米,滩面平软,沙软潮平,海水清澈,是一处天然的海水浴场,海、山、河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著名的北戴河风景区。

在联峰山上,人头石、鹰角石、骆驼石、对语石等奇石峥嵘,老虎洞、通天洞等玲珑剔透,加上拔地参天的松柏和陡峭悬崖,使山峰显得格外肃穆幽深。海滨东北端的鹰角石,是北戴河二十四景之一。鹰角亭建于高峰之上,雕梁画栋,气势雄伟,登临其上,海天一色,亭下白浪翻腾,几疑置身海波之上。1954年,毛泽东来鹰角亭观海景,写下了著名的《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伟人站在鹰角亭上,远望天边,大雨滂沱,海波汹涌,烟雾迷茫,白浪滔天。他的思绪由当前飞到过去,当年魏武帝曹操,就是在不远的碣石山上,写下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千古名篇。一千多年过去了,眼前景色依旧,只是世界已经“换了人间”。

距北戴河海滨60千米处的碣石山,是秦皇岛著名的风景胜地之一。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东巡经过碣石山,在这里刻“碣石门辞”,记述了拆毁六国长城的历史事件,歌颂了秦始皇的文治武功。汉武帝即位后,也东巡海上,北至碣石,在这里建造了汉武台。汉武台俗称娘娘顶,在碣石山群峰正中,海拔695米,是渤海近岸最高峰,登上汉武台顶,举目四顾,方圆百余里景物,尽入眼底,渤海清波帆影,历历在目。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权势凌驾于皇帝之上的曹操,北定乌桓后,胜利班师而归,沿着辽西走廊来到秦皇岛,触景生情写下了《观沧海》一诗。诗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人登上碣石山,远眺茫茫渤海,只见水天浩渺,那耸立于水中的山岛,那郁郁葱葱的草木,显示出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秋天的大海,洪波涌起,胸襟博大,天上的日、月、星汉都似乎隐现其中,此情此景给人一种精神向上的振奋,也激发了诗人统一天下的勃勃雄心。这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篇描绘大海的山水诗篇。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又一位具有雄才伟略的君王唐太宗,从辽宁班师回朝,“次汉武台,刻石以纪功德”,还写了《春日望海》一诗,“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是他所看到的海景;“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是他登临碣石所生发的感慨。碣石山吸引着古代帝王来此观沧海,古代帝王登临碣石又将碣石山声名远播。

秦皇岛拥有约113千米的海岸线,沿海为狭长的平原地带。这里既是京城的门户,又是华北与东北的交通要道,在军事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建起山海关之后,这里更成了军事重镇。山海关,西北接峰峦起伏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一关虎踞,气势雄伟,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山海关是我国古代万里长城的起点,城高约13.33米,厚6.66米,周长约4千米。(www.chuimin.cn)

山海关的南门,是古代称为望洋门的地方,因为距望洋门4000米处就是大海,万里长城在这里伸入海中约20米,人称“老龙头”。自古以来,人们把长城比作长龙,龙身翻山越岭,左右盘旋,而龙头却伸入大海,嬉弄波涛。从老龙头沿岸北上,海滩上有岩石突起。其中有两块露出海面的礁石,当地称为“姜女坟”。传说当年修筑长城时,孟姜女千里寻夫来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范郎已长眠于此,孟姜女惊天恸哭,把长城都哭倒了。想到自己死去的丈夫,她痛不欲生,便纵身跃入大海,大海中随之浮起两块礁石。在孟姜女坟北七八千米处,还有一个小村庄,村里建有姜女庙,庙前有一天然巨石,上面刻着“望夫石”三字,相传这里是当年孟姜女望夫的地方。庙内有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所撰的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还有很多碑刻,其中有乾隆嘉庆道光皇帝的御笔题额,还有著名长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后人还依据传说附会而设了好多遗迹,比如石间有坑,为“孟姜女之脚印”,旁有石台,后台有振衣亭,传说是孟姜女梳妆和更衣的地方,给今天的游览观光者增添了很多情趣。

烟台的芝罘岛,是和秦始皇的行踪相联系的。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曾三次来芝罘岛。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这位完成统一大业的皇帝,“过黄、陲,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这是他第一次登芝罘,还派徐福赴海上求长生不老药,第二次是在始皇二十九年,第三次则在始皇三十七年,还射到一条大鱼“封禅立阳主祠而去”。至今芝罘岛还遗有始皇道、射鱼台、阳主祠等古迹。

2.闽海良港——古代对外交流的缩影

中国的大陆海岸线,在福建省境内很有特色,大多蜿蜒曲折,滨海岛屿密布,形成众多的良港,泉州、厦门便是闽海地区的两个重要港口。

在泉州石狮市东南,有一座建于南宋年间的石塔,人称“姑嫂塔”,是闽南侨乡的标志。这座塔向人们诉说了这样一段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位青年不堪忍受财主的盘剥,告别自己的妻子和妹妹,远渡重洋赴海外谋生,约定三年为其归期。姑嫂两人等了一年又一年,总不见亲人归来。两人相约日日到海边,登上礁石向远处眺望,只见滚滚的波涛、茫茫的大海和飞翔的海鸥,却不见亲人的归帆。为了扩大视野,看得更远,她们搬来石块垒石为台,石台越垒越高,亲人的音信却越来越渺茫,最后在绝望之中双双投入大海。人们为了纪念这对姑嫂,便在她们垒合的地方,修建了这座姑嫂塔。姑嫂塔的故事,反映了当时闽南沿海人民被迫背井离乡出海谋生的情景,以及故乡人民无限牵挂海外亲人的心情

泉州人很早就外出谋生,泉州港也很早就成为著名的良港。据有关史料记载,在南朝泉州已经是中国海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在唐代,泉州同扬州、明州、广州并称四大商港,到南宋泉州已发展成为与广州并驾齐驱的全国两个最大的商港之一,元代泉州地区海外交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它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

美丽的厦门原是东南沿海中的一个岛屿,很早以前曾经是白鹭栖息的地方,被称之为“鹭岛”。1953年6月,人们在此修筑了集美海堤和银杏海堤,厦门变成了一个与陆地相连的半岛。这里,面临东海,背靠大陆,岛上山湖相映,草木四季常青,鲜花终年盛开,素有“海上花园”的美誉。今天,厦门是最早开辟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在厦门数百年的历史中,郑成功反清复明的军事斗争和收复台湾的壮举是最壮烈最精彩的一页。“郑成功文化”包含政治、文化、军事、外交、民族、航海、民俗和两岸渊源,至今还影响着厦门的历史进程和人文性格。

郑成功长期与清廷对峙,厦门成为当时反清复明活动的大本营和一个政治重镇。从1644年清兵入关进入北京,到1680年清兵完全占领厦门,长达36年的时间,厦门基本上在明朝和郑成功父子的控制下,这在当时的几支抗清力量中是历时最久的。郑成功屯兵厦门,并与清政府多次展开攻防,厦门几度在双方之间易手。厦门长期处于战场硝烟之中,厦门百姓亲身感受了浓厚的战争氛围,铸就了波澜壮阔的战争文化。郑成功胸怀大志、坚毅果敢的性格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影响着后人,厦门人形成了坚忍不屈、勇猛顽强的性格,也带有几分豪放不羁和争强好胜的特性。清代的《晋江县志》描述:“属邑同安多豪猾,健斗喜讼,前后令莫制。”

厦门对外通商口岸的确立也是始于郑成功时期。郑成功以厦门为基地,开拓内外贸易,既促进了厦门商贸地位的提高,也使厦门民众形成了重商、亲商的风气。在郑成功占据厦门的时期,厦门的对外贸易出现了新兴局面。厦门同荷兰、英国、西班牙以及南洋各地经常有商船来往。可以说,郑成功奠定了厦门商港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