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园林、坛、亭、桥的发展与进步

园林、坛、亭、桥的发展与进步

【摘要】:廊是中国园林建筑中的典型建筑,廊呈长带状,是由低栏、长椅以及带顶的步道组成。中国最著名的坛是北京天坛的圜丘坛,天坛是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中国亭一般是木质、石质或竹质的,形状各异,有方形的、三角形的、五角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和扇形的等。这些材料和形状迥异的桥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桥梁建筑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1.坛廊

坛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祭祀上天和各路神明的场所。从建筑学角度看,坛则是一种特殊的平台式建筑。廊是中国园林建筑中的典型建筑,廊呈长带状,是由低栏、长椅以及带顶的步道组成。廊既可遮光避雨,又可点缀风景;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实用价值。

中国最著名的坛是北京天坛的圜丘坛,天坛是最重要的宗教建筑。圜丘坛建于明1530年,是一座分3层高达5米的大理石平台,3层平台分别为30米、40米和70米宽。坛面为圆形,符合中国古代“天圆”的信仰。

中国园林艺术中独一无二的珍品——廊中之冠,指的是中国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中的长廊。它蜿蜒在青山绿水之间,全长728米,共273间(以四柱为一间计算),有四座重檐八角亭子,象征四季,别开生面。廊内全部梁枋上彩绘4万多幅图画,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江南风光以及历史典故。如果在每幅画前停看2秒钟,需近一天才能看完。

2.亭

亭是一种常见的中国建筑,指一种有顶没有围墙的建筑形式,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中国亭一般是木质、石质或竹质的,形状各异,有方形的、三角形的、五角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和扇形的等。但它们的基本结构相同:一个屋顶,几根柱子,没有墙壁。

亭有许多功能。路边的亭被称为凉亭,在夏季可为疲惫的旅人提供一个遮阳休息之地。许多中国的园林中有这样的亭。匾亭一般建在石碑或石匾上来保护这些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碑文。也有建在桥上或水井上的带天窗的亭,阳光可以透过天窗射入井底。因为据说没经过太阳光照射的水会使人生病。偶尔还有并排而立的像双胞胎一样的双子亭。

3.牌坊(www.chuimin.cn)

牌坊又称牌楼,指具有纪念意义或仅作装饰用的拱门。有木牌坊、砖牌坊和石牌坊;牌坊有带琉璃瓦顶的,也有不带琉璃瓦顶的。牌坊常置放在大道的交叉口、祠堂、庙宇、衙署、桥梁、公园和陵墓等地。牌坊上一般都有题字,或宣传某些道德准则,或歌颂政府功绩。

牌坊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牌坊上常见的图案有龙、凤、鹿、鱼等。如果你看到哪个牌坊上刻有龙凤,那一定是与皇室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龙乃百兽至尊,是封建社会中至高无上的皇帝的象征;凤乃百鸟之首,封建社会中常用来作为高贵的皇后的象征。蝙蝠因“蝠”与“福”谐音,因而成为好运气和幸福的象征。“鹿”与“禄”谐音,象征升官晋爵、高宫厚禄。鱼、池塘、莲花刻在牌坊上象征人们年年有余的愿望。鲤鱼跳龙门则是读书人金榜题名、荣登仕途的代名词。另外,柏树、鹤、龟、麒麟、睡莲、牡丹荷叶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花卉和器物也常被刻绘在牌坊上,表达长寿、幸福、健康、吉祥、如意等丰富内涵。

4.石拱桥

悠久的中国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数千座桥梁,这些桥梁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桥梁举世闻名,在东西方桥梁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些材料和形状迥异的桥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江河遍布的江南,秀丽的风景与无数座大大小小的桥梁交相辉映,风景更是如画一般。石拱桥是中国最常见的桥。据史料记载,第一座石拱桥名为旅人桥,坐落在洛阳,建于公元282年。在洛阳的一座周朝初期坟墓里,考古学家发现墓室门是拱形的,这说明石拱至少在公元前250年就已存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桥梁建筑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1966年,一座单跨石桥在成都至昆明铁路线上的“一线天”建成了。该桥长63.2米,高26米,主拱横跨54米,属同类之最。1971年,在四川九溪沟建成的一座单跨径长达116米的花岗石大桥是目前中国最长的单跨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