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吴国和楚国是近邻,两国之间有一棵大桑树,吴国女子发现后,非常高兴。可见,蚕丝织造在当时已经普遍发展,并备受重视。夏朝建立后,织造技艺继续发展,到了商代,还有了女性领导人——“女蚕”,专门管理蚕事。明代丝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蚕丝织造技艺科技史上的奇珍入选时间:2009年......
2023-08-09
1.台基
台基又称基座,是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用以承托建筑物,另有防潮、防腐功能,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台基大致有四种类型。
立柱
(1)普通台基:用素土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1尺,常用于小式建筑。
(2)较高级台基: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3)更高级台基:即须弥座,又称金刚座。“须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相传位于世界中心。须弥座用作佛像或神龛的台基,用以显示佛的崇高伟大。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4)最高级台基: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
2.柱
柱是单体建筑最重要的承重构件,是建筑的“腿”,它把建筑的荷载传递到基础上。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圆柱形木头,置于石头(有时是铜器)为底的台上。多用木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开间
3.开间
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物迎面的间数称为“开间”,或称为“面阔间数”。建筑物的纵深间数称“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而且开间越多,等级越高。一般9间为最高等级,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为例外,开间达到11间。
4.大梁
大梁又称横梁,是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用以形成屋脊。常用松木、榆木或杉木制成。它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5.斗拱(www.chuimin.cn)
斗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为斗拱。一般处于柱顶、额坊与屋顶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斗拱的大小与出挑的层数有关,层数越多,等级越高。
6.彩画
彩画的作用原是使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可分为三个等级。
斗拱样式
(1)和玺彩画:等级最高的彩画,其主要特点是: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边用《》框住,并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2)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候也可画龙凤,两边用《》框起,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金粉。一般用于次要宫殿或寺庙中。
(3)苏式彩画:等级低于前两种。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两边用《》或()框起。“()”被建筑家称为“包袱”,苏式彩画便是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的。
7.屋顶(屋盖)
我国较常见的屋顶有多种形式,在此笔者根据实际情况,仅介绍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五种形式。(1)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有重檐)。
(2)歇山顶: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分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所以又称为九脊顶(有重檐)。
(3)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形式屋顶(有重檐)。
(4)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无重檐)。
(5)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与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无重檐)。
根据建筑物屋顶重檐>单檐的原理,所以屋顶形式的等级大小依次是:重檐庑殿式>重檐歇山式>重檐攒尖式>单檐庑殿式>单檐歇山式>单檐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
有关中国旅游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章
当时,吴国和楚国是近邻,两国之间有一棵大桑树,吴国女子发现后,非常高兴。可见,蚕丝织造在当时已经普遍发展,并备受重视。夏朝建立后,织造技艺继续发展,到了商代,还有了女性领导人——“女蚕”,专门管理蚕事。明代丝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蚕丝织造技艺科技史上的奇珍入选时间:2009年......
2023-08-09
杂技艺术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许多杂技艺术团先后出国访问,并屡获国际大奖,使中国成为世界著名的杂技大国。这些作为杂技艺术的正式形式,经过魏晋南北朝160多年的大动荡和民族文化的大融汇,至公元589年隋代统一中国,杂技艺术已经极为成熟,至唐代成为宫廷和民间共盛的艺术。杂技、舞蹈、武艺、说唱各种形体表演艺术,同场献艺、互相观摩,无疑对中国独特的戏曲艺术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2023-11-18
各国高等级建筑中对铜构件的使用越来越流行,考古发掘多有发现。此类构件的流行,可能与当时北方地区木构榫卯尚未发达有关。如此大量的建筑构件遗存,推测其中应当既有铜柱础也有金釭。铜箍套等铜节点在建筑中的使用方式,可以参考成套出土的春秋战国时车盖、帐幕帷架等小型的类似节点构件的组合方式。即使使用范围扩大,即使“礼崩乐坏”,青铜的高贵早已经深入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
2023-10-18
(一)建筑——园林的眼睛中国古典园林多采用古典式建筑。为了使园林成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建造各种相应的建筑是必要的。但园林中的建筑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且应该突出山水的自然,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的有机融合。(二)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因子其一,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其三,因地域文化差异,园林建筑风格也有很大区别。......
2023-11-18
由秦汉至南北朝,铜建筑构件的使用记录日渐丰富,大多是铜柱的使用,如《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但如果要建造一座全铜的建筑,则还需要解决梁架、门窗槅扇、覆瓦等围护构件的问题。[29] 这里的“黄铜为墙”,应当指的就是用黄色的青铜来造围护性的墙。因此,铜殿的出现此时已经具备了立柱、围墙等基本结构技术条件,但至关重要的是,梁架、屋顶的技术问题仍未能解决。......
2023-10-18
岭南客家民居是流行在闽、粤、赣南、桂东等岭南区称为“客家”人群中的一种大型民居。土楼内除外环为四层外,其余三环皆为一层,外环的底层为厨房,二层为谷仓,三、四层为卧室,每一间房上下四层分给一家人住,所以在这里不分正房和厢房,没有前院与后院,每一家住房面积相等,在住房上分不出族人地位的高低,他们都朝向中心的祖堂,是共同的祖先把他们凝聚在一起。......
2023-11-18
沿海地区的人为了纪念她,尊她为“妈祖”“海神娘娘”,并逐渐形成祭祀妈祖的习俗。妈祖本是一位民间海神,经过皇帝们的累累加封,又成为官方海神,最终确立了唯一海神的至高无上的地位。随着海路的拓展,妈祖又成为国际神祇,有了世界性影响。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妈祖祭典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时间:2009年......
2023-08-04
中国古代建筑的具体特点表现为:1.使用木材砖瓦作为主要材料木架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木材质地较轻软,便于加工和运输,因而木材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材料。抬梁式构架穿斗式构架3.灵活安排空间布局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框架结构,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