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构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构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建筑物迎面的间数称为“开间”,或称为“面阔间数”。建筑物的纵深间数称“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而且开间越多,等级越高。它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1.台基

台基又称基座,是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用以承托建筑物,另有防潮、防腐功能,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台基大致有四种类型。

立柱

(1)普通台基:用素土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1尺,常用于小式建筑。

(2)较高级台基: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3)更高级台基:即须弥座,又称金刚座。“须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相传位于世界中心。须弥座用作佛像或神龛的台基,用以显示佛的崇高伟大。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4)最高级台基: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

2.柱

柱是单体建筑最重要的承重构件,是建筑的“腿”,它把建筑的荷载传递到基础上。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圆柱形木头,置于石头(有时是铜器)为底的台上。多用木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开间

3.开间

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物迎面的间数称为“开间”,或称为“面阔间数”。建筑物的纵深间数称“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而且开间越多,等级越高。一般9间为最高等级,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为例外,开间达到11间。

4.大梁

大梁又称横梁,是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用以形成屋脊。常用松木、榆木或杉木制成。它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5.斗拱(www.chuimin.cn)

斗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为斗拱。一般处于柱顶、额坊与屋顶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斗拱的大小与出挑的层数有关,层数越多,等级越高。

6.彩画

彩画的作用原是使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可分为三个等级。

斗拱样式

(1)和玺彩画:等级最高的彩画,其主要特点是: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边用《》框住,并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2)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候也可画龙凤,两边用《》框起,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金粉。一般用于次要宫殿或寺庙中。

(3)苏式彩画:等级低于前两种。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两边用《》或()框起。“()”被建筑家称为“包袱”,苏式彩画便是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的。

7.屋顶(屋盖)

我国较常见的屋顶有多种形式,在此笔者根据实际情况,仅介绍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五种形式。(1)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有重檐)。

(2)歇山顶: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分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所以又称为九脊顶(有重檐)。

(3)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形式屋顶(有重檐)。

(4)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无重檐)。

(5)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与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无重檐)。

根据建筑物屋顶重檐>单檐的原理,所以屋顶形式的等级大小依次是:重檐庑殿式>重檐歇山式>重檐攒尖式>单檐庑殿式>单檐歇山式>单檐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