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华文明:生命力十足,与世难敌

中华文明:生命力十足,与世难敌

【摘要】:一中国文化是一种亲和力、凝聚力、生命力、后劲和韧性十足的文化。中土先民与希腊人的强烈反差引人注目。中国大陆之外的海洋浩瀚无际,使人望而生畏。第二是来自外部的压力。从古到今,中华文化的熔炉产生了难以抗拒的魔力。经历无数的灾难、饥荒、内忧、外患、动荡、分裂之后,中国已然岿然不动,成为唯一健在的古老文明而孤傲天下。另一种趋势是在华南,数十个民族在交往中发生混血。

中国文化是一种亲和力、凝聚力、生命力、后劲和韧性十足的文化。它至今生机勃发,其他的古老文明或已衰落、或已消失而荡然无存。

这一文化得天独厚,拥有比其他古老文明略胜一筹的天然优势——

(1)相对孤立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维持其独具神韵的特色。

(2)广阔的生存空间留下了大量机动的余地,使众多的部落和民族可以流动迁徙、碰撞交融。早在史前时代,众多的部族就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繁衍生息,稻作文化、旱地作物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先民就在南北纵横的大地上生存发展。这种辽阔的生存空间使其他古老文明难以望其项背,尼罗河、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希腊的地域都狭小局促。神州居民开发的空间接近1 000万平方公里,而且这片沃土主要分布在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温带地区。其资源十分丰富,足以养活至少数倍于其他文明的庞大人口。

(3)多样的地形和气候有利于地域文化的繁荣发展。

然而,这一自然环境也有若干不利因素,表现为——

(1)这一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十分有利,反而不利于养育一种求诸身外、富有冒险精神的、善于航海的文化。其结果是,人们追求一种平和的生活,一种无戏剧性大事、自然纯朴的生活,一种顺应自然节律的生活。有一首上古时代的歌谣讴歌农夫古朴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孔夫子喜欢大陆生活,不喜欢海洋生活。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实际上,虽然他离海不远,但是他从来没有考虑走出去过海上生活。他只想到主张不行、学说不昌、天下不平、落魄失意、心灰意冷之后才被迫到海上去漂泊。这与善于航海、富有冒险精神、热爱商贸的希腊文化截然相对。

(2)这种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酿造的是志得意满、因循守旧。农夫受土地束缚,安土重迁。他相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因为他要靠天吃饭,而老天又是靠不住的。他乐天知命,只求耕收获,只求生存足矣。

(3)偏于一隅的自然环境使人产生误解:中国即天下,天下即中国。

3000年前的《诗经》有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后来,这一误信变本加厉,以致造成愚昧落后。到了近代又膨胀为自我封闭、自我遏制,反对与外域异邦交流。

(4)周期性干旱气候使草场受损,游牧民族生活难以为继,被迫南迁。有时他们受到南方财富的诱惑而向南用兵,掠夺中原农耕地区。

(5)中国陆地面积比欧洲略大一些,然而其可耕地却只相当于欧洲可耕地的很小一部分。就此而言,老天并不惠顾中国。中国国土的2/3被不可开垦的高原和沙漠覆盖吞没。几千年来,稠密人口对有限耕地始终构成极其沉重的压力。

中国大陆被自然屏障阻隔包围,神州先民无法与外域交流。这就酿造了大陆民族的围墙意识,使之不能培育出对海洋的兴趣。

中土先民与希腊人的强烈反差引人注目。中国人为什么背对海洋?希腊人为什么热爱海洋?回顾并想象这两种文化在发展初期的大致情况并不困难。

中土先民活动地域辽阔,生活空间游刃有余,希腊人的陆地空间局促狭小。神州大地土地肥沃,希腊土地贫瘠不毛。中国大陆之外的海洋浩瀚无际,使人望而生畏。希腊的海洋平和友好,泽及敢于冒险的弄潮儿。倘若中国的海洋似成畏途、难以通行,那么希腊的海洋则像是风平浪静、只待跨越的小游泳池。中国的弄潮儿扬帆几日也不见陆地踪影。实际上,他可能出征伊始就葬身鱼腹。希腊的水手却总是很幸运,晴天他可以看到四周星罗棋布的海岛。凭借这些跳板,他可以轻易到达地中海的各个角落去通商、去定居、去征服、去殖民。

黑格尔虽然对中国文化有所贬损,但是他又同时指出中国文化是唯一绵延不绝的古老文明。几个世纪以来,全世界都普遍接受这一观点。

另一个广为人们认同的观点是:华人和犹太人是两个凝聚力最强的民族。无论他们如何漂洋过海、流离失所,他们都会抱成一团。他们的民族观念、民族认同非常强烈。

犹太人的凝聚力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发自内心的渴求。他们坚信自己是上帝选民,他们和上帝有圣约,是上帝的宠儿。这一信仰赋予他们无与伦比的自豪。抱着只信上帝的坚定信念,他们始终心怀强烈的使命感,要不辜负上帝的旨意和期望。

第二是来自外部的压力。数千年来,自从被逐出家园之后,他们遭受了无穷无尽的灾难,经历了千辛万苦,惨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屠杀。他们别无选择,唯有万众一心才能挫败外部的压力。外部的压力正好能加强内部的团结。

然而,就有一些骄傲和团结的犹太移民,居然在中国文化的汪洋大海中冰消雪融了。公元12世纪,一批犹太人经过长期的颠沛流离来到中原的开封定居。他们办教堂,做礼拜,可是无法长期坚持。后来终于失去了宗教信仰,失去了民族的身份。他们已经融入中国文化的熔炉之中了。

从古到今,中华文化的熔炉产生了难以抗拒的魔力。千百年来,游牧民族在干旱气候的驱使下一次又一次地挥师南下,侵扰中原乃至全国,或掠夺财富,或武力征服,或入主中华。然而,无一例外的是,征服者总是被征服,被中华高度发达的文化征服。被征服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觉自愿地选择汉化。一是在外在环境的压力下无可奈何地接受吸收和融化。

经历无数的灾难、饥荒、内忧、外患、动荡、分裂之后,中国已然岿然不动,成为唯一健在的古老文明而孤傲天下。其他的古老文明或已荡然无存、香火不再,或已枯萎凋谢、今非昔比。

如何解释中国文化这种令人惊叹的生命力?这一奇迹和谜团的背后是些什么东西?下文将试图揭开这一谜底。分十个原因来简单勾勒一下。

(1)混血与杂交优势(www.chuimin.cn)

中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大量的混血。第一次发生在5 000年前。两条大河流域的先民在黄帝的麾下结成了部落联盟。这个势头在夏、商、周三代中继续保持,直到融合而为华夏民族。这次混血的历史印记非常深刻,直到今天海外华人依然自称为炎黄子孙或华夏儿女。

后来的混血差不多周期性地出现。周期性的干旱毁坏草场,游牧民族被迫南迁。外国人比较熟悉的最著名的例子有:匈奴人、突厥人、鞑靼人、鲜卑人、女真人、蒙古人和满族人,其中一些人已经完全地或者部分地融入了中国文化。但是,不管他们是否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征,他们都毫无例外地对中国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自已的贡献。另一种趋势是在华南,数十个民族在交往中发生混血。最著名的例子是三苗、百越、百濮、氐羌。

(2)广阔的生存空间

广袤的疆土提供的生存空间大大超过了其他古代文明所能拥有的生存空间。华夏文化规模宏大,构成了一个自足的系统。在汉、唐、宋、元盛世,中华帝国与外界积极交往。那时的文化交流几乎是一边倒,中华文化居高临下地流向国外,造成了中国人强烈的优越感和自信心

(3)亲本优势

几乎一边倒的双向交流曾经两次被颠倒过来。第一次是在汉唐盛世之间的500年中。此时天下大乱、纷争迭起,佛教乘虚而入、影响日深。第二次是在近代。此时的中国帝制腐朽、日趋衰落。但是,纵然天下大乱、危机深重,中华文化并没有崩溃,也不可能崩溃,因为它有能力焕发青春。

吸收外来文化时,从来不是盲目采纳、照单全收,而是消化、吸收和改造,以适合自己的需要。在这些杂交过程中,中华文化始终是本体,是亲本。

(4)胸怀博大

中华文化之树根深叶茂、万古长青。中华儿女因为自已拥有悠久的文化而充满豪情。5000年来,尤其是在汉、唐、宋、元等如日中天、傲视天下的时候,中华文化总是以博大的胸怀去拥抱一切流入中华大地的外来文化。近代两百年的自我封闭仅仅是历史长河中很例外的一段。海陆两路的丝绸之路提供了充分的证明。

(5)和谐——中国文化的精髓

中国人的心目中和谐至上。中国人关注天人合一,关注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实际上,按照中国人的宇宙观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和宇宙是一个浑然不分的一个实体。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人能够自我控制,强调彼此调适,主张实行中庸之道。人群内部和社会内部的不和谐因素和破坏力总是能被减少到最低限度。

(6)书同文

中国文字的同一和规范已经有2200年的历史。其重要意义有三点。第一,它历史悠久,黏和力强,促进团结认同,有助于中国人历尽沧桑。第二,汉字保留了甲骨文占卜的迷人魅力,它似乎具有一种神秘力量。第三,它能消除方言的分歧。言语不能互通的人可以用汉字交流。操不同方言的中国人能够共享几千年积累的文化遗产。

(7)文化寻根意识

大多数中国人从来不信唯一神,不信一位无所不在、全知全能的独一无二的上帝。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缺乏偶像,缺乏一种近似宗教的虔诚感情。中国神话中的黄帝亦神亦人,成为我们共同的人文始祖。祖先崇拜、宗法观念满足了中国人的宗教要求,取代了一神教的信仰。始祖崇拜成为团结中国人的最强有力的纽带,无论是在天下何方。对故土的热爱、对故乡的渴求使海外华人无不怦然心跳。羁旅逾久、足迹逾远,依恋逾深。中国心不会变,本色不会褪,对黄帝的认同不会丢。

(8)地区文化不闹独立

上一段文字隐含着一个命题:大一统的思想几千年来很得人心、大行其道。中国文化举国同一、标准一致。不错,中国文化产生了显著的地域差别。然而,无论其差异是多么悬殊,在中华文化特征的照耀之下,它们都显得苍白无力、色彩锐减。在世界上的古老帝国之中,这一特征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文化磨平了大多数地域差异和相当大的民族差异。中华各地区、各阶层、各民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受许多共同的遗产:官话同,书写同,车轨同,度量同,科举同,官职同,对圣君明主的信仰也相同……

在这一点上,中国与其他的古老文明和庞大帝国构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些文明和帝国都未能推行类似的制度。首先,他们未能培育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未能形成大一统的国家和民族。亚历山大大帝的希腊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孔雀王朝、查里曼帝国是如此,奥斯曼帝国是如此,沙皇俄国亦是如此。

(9)循环的历史观

中国历史上的分分合合使中国人坚定地相信,历史按照分分合合的周期展开。《三国演义》云: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因此,哪怕是在危机深重、天下大乱之时,中国人也坚定地相信,他们的文化具有经久不衰的价值。死而复生、凤凰涅槃的信仰是不可动摇的。事实上,中国文化经受住了一切历史风暴和危机的洗礼和考验。

(10)独特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

这方面有两个突出的观念:家国同构,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利益。分析以下三个词汇的构成,是很有意思的:家,国,国家。与country, state对应的词有两个:国家,国。“国家”的构造说明,“国”和“家”是密不可分的。请注意在“国家”这个词里,“家”是中心词,是基础,“国”只是其延伸和放大而已。再来看country和state的第二个对应词“国”。“国”这个词是“国家”的省略式。这又说明,作为基础的“家”可要可不要,作为延伸的“国”反而是必须保留的。

中国知识分子把这一观念推向了极端。儒家处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时,总是心怀这样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且,这一理想成了全体国人的信仰和习俗。此外,这个理想还反映在一句警语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信念不仅是个人的美德,而且是危机时期中国人的精神支柱。

(节录自《中华文明撷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