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他从经济史转向文明史,从经济学转向传播学,给世人留下了永垂青史的传播学经典:《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和《变化中的时间观念》。......
2023-11-18
一、一代宗师
经过20世纪初的酝酿、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发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传播学在美国提速。
20世纪以后,人类学摆脱了博物学、殖民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羁绊,经历了文化相对论和功能主义的“科学”发展之后,成为传播学的基石之一。
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 1914—2009)横跨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成为跨文化传播(交际)学的奠基人。不过,他紧守的重镇始终是人类学。
霍尔创建了宏大的理论体系,提出深刻的忠告,这与他的学术履历和职业生涯密不可分。他是理论实践并重、书斋田野兼顾、学者顾问合一的多学科的横向人才和怪杰。几十年里,他从事教学、科研、心理分析和技术咨询,成为闻名遐迩的人类学家、文化学家、心理分析专家、政府和企业界的高级顾问,他的足迹遍布世界,他对原始民族和现代民族、东西文化都有实地的考察和深刻的体验。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他走出书斋,深入到美国西南部几个印第安人部落去作田野调查,推行政府的援助项目,以缓和民族矛盾。他深入研究新墨西哥州的西裔美国人、拉丁美洲人、纳瓦霍人、霍比人、特鲁克人、地中海西部的阿拉伯人和伊朗人。
20世纪40年代战争期间,他应召服役,并到西南太平洋地区去研究土著民族。50年代,他又应召到美国国务院下属的外交讲习所培训援外人员。
霍尔在哥伦比亚大学受业于拉尔夫·林顿门下。此后的几十年间,他先后在丹佛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佛蒙特大学、哈佛商学院、伊利诺理工、西北大学等大学执教,传授人类学和心理学,曾在华盛顿精神病学校进行研究,逐渐走出了不同于多数人类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的路子,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提出崭新的文化理论。他挖掘文化的生物学根基,解剖了文化的十大讯息系统,以此绘制了类似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文化教学示意图;借鉴并超越了精神分析和人类学的分层理论,按照知觉程度创建了显形、隐形和技术性的文化三分法;借鉴语言学的音位、词汇和句法三分法,用元素、集合和模式的概念来描绘文化的内部结构。
霍尔一生敏于创新、勤于笔耕、著述甚丰,代表作有《无声的语言》、《隐藏的一维》、《超越文化》、《生活之舞蹈》、《空间关系学手册》、《建筑的第四维》、《隐蔽的差异:如何与德国人打交道》、《隐蔽的差异:如何与日本人做生意》、《理解文化差异:德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日常生活里的人类学:霍尔自传》、《三十年代的美国西部》等。
1957年,他以《无声的语言》精心研究“超乎知觉”的非语言文化,包括“时间语言”和“空间语言”,开辟了跨文化研究的全新领域。1966年,他以《隐藏的一维》深入研究人的领地欲和空间行为。1976年,他以《超越文化》锻造挣脱文化枷锁的几把钥匙,提出延伸论、延伸迁移论、一致论、语境论、情景论、行为链、认同论、一元时间与多元时间、高语境与低语境等崭新的概念。1974年,他的《空间关系学研究手册》展开论述他在以上三部书中提出的空间关系学。1983年,他的《生活之舞蹈》进一步研究空间行为,讲人体节律和同步运动。90年代以后,他将一生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用于跨文化的国别研究,推出《隐蔽的差异:如何与德国人打交道》、《隐蔽的差异:如何与日本人做生意》、《理解文化差异:德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此外,他于1992年和1994年分别出版总结一生研究心得的《日常生活里的人类学:霍尔自传》和《三十年代的美国西部》。
二、几十年的脚蹰和坎坷
1983年,我在母校四川外语学院组建“比较文化研究室”,引进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写了两篇文章。一篇题名《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外国语文》1983年第2期),一篇题名《比较文化之我见》(《读书》1983年第8期)。稍后,我省掉“跨文化的交际”中的“的”字,将其命名为“跨文化交际”。一般地说,我的同仁多半称之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少有自吹“跨文化交际学”。为什么?大概是因为底气不足吧。在“介绍”一文里,我指认这门学科的三大基石,写下这样一段话:“人类学、社会学和交际学是‘跨文化的交际’的三大基石。‘跨文化的交际’是人类学、社会学和交际学的中间学科和应用学科。”众所周知,中间学科不容易成熟,应用学科不容易被人看重。
与此同时,新闻界引进这门学科,将其定名为跨文化传播。于是,西方这门学科在中国进入两个不同的领域,被赋予了两个不同的名字:一个领域是语言学、外语教学和翻译界,一个领域是新闻传播学和大众媒体。
这两个领域都遭遇了一二十年的坎坷。外语界采用的“跨文化交际研究”酝酿十余年才成立了全国统一的“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1995)。传播学的“正名”也是在90年代末,而“跨文化传播”又是传播学的一个短板。这两个领域的研究都不太顺利,直至今天,传播学“无学”、跨文化交际“无学”的喟叹仍然甚嚣尘上。
爱德华·霍尔被誉为跨文化传播之父,奇怪的是,他似乎与美国主流的传播学经验学派毫不搭界,对舆论、宣传、媒体功能、传播效果、受众分析那一套不感兴趣;主流学派对他的延伸论、延伸迁移论、层次分析、系统分析、时间语言、空间语言、行为链、同步性、高语境、低语境、文化教学那一套也不领情。他的研究路径和传播学主流学派的路径似乎是两条平行流动、永不交汇的河流。
霍尔从来不自封为“跨文化传播之父”,他始终在人类学系任教,从未涉足传播学系或英文系,没有直接参与构建后继者发展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或“跨文化交际研究”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霍尔研究不同文化间个人层次上的交流,感兴趣的是“日常生活里的人类学”。 1966年的《超越文化》索引里,固然有“communication”一词,却不见“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只有“intercultural encounters”和“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1957年《无声的语言》第四章题名“Culture is communication”,可见“communication”重要,但它却不承载传播学里常见的“编码—发送—解码”意义,更不涉及“5W”那样的传播模式。而且,在《无声》的索引里,“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根本就不见踪影;数十年间,他的众多著述里都少见“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由此可见,“跨文化传播(交际)”这一学科的名字是后继者热衷的用语,他本人用得不多。
跨文化传播(交际)这门应用学科究竟有多大意义?在引进这门学科的《介绍》一文里,我非常看重其重大意义和发展前景,在文章的结尾写下了一大段话:“我们的军事家,若能学一点比较文化,就如虎添翼,定能更好地知己知彼、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们的外交家,若有比较文化的修养,定能更好地纵横捭阖、广交朋友,为我国‘四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我们的外贸干部,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怎么能做好生意,扩大外贸?我们的一切涉外人员,如果不学习比较文化,怎么能广交朋友、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谊?我们的一切直接和间接与兄弟民族打交道的同志,如果不学比较文化,怎么能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二十年过去了,这门学科在中国大陆一分为二,走上了两条不搭界的平行道路。一条是外语界的“跨文化交际”,一条是新闻传播界的“跨文化传播”。 1999年,我以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和东道主的身份,承办“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第三届国际讨论会”,有意识地邀请这两支学术队伍,作一些嫁接的工作,可惜效果不彰。
虽然这门学科对和谐世界的构建至关重要,表面上也很热闹,可是如何衡量它在政界、外交界、企业界、学界、军界和普通人中产生的影响,仍难达成共识。
1980年留美期间,我读到《无声的语言》(1957)、《隐藏的一维》(1966)、《超越文化》(1976),有意将可读性比较强的《无声的语言》和《超越文化》译介到国内。1987年,机会来了,我应邀为北京的××书店翻译《无声的语言》。紧接着的1988年,我又应邀为重庆出版社翻译《超越文化》。
《超越文化》顺利出版,连同《文化树》和《文艺复兴盛期》构成重庆出版社的“外国文化研究丛书”。我接受丛书编辑朱子文先生的建议,用三种不同的方式署名,《文化树》署名何道宽译,《超越文化》署笔名韩海深,《文艺复兴盛期》署名洪洞仁校。在1988年10月写就的《超越文化》后记里,我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翻译的《无声的语言》已由××书店出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读。”那时,该店编辑来信称,《无声的语言》即将发排,所以我满以为《无声的语言》会立即问世,谁知他们竟然爽约。
二十年后,承蒙北京大学出版社厚爱,这两本难产和半难产的书终于可以由我署名堂堂正正地奉献给读者了,不亦快哉!
三、旬月脚蹰
这次重译《无声的语言》和《超越文化》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在几个关键词的翻译和修订上。兹分述如次。
首先是“communication”。作者的背景是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大学教授、政府和企业顾问,他写这两本书的宗旨是构建文化学的基础、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对新闻传播界的舆论、宣传、媒体影响、受众角色那些东西不感兴趣。所以,将其译为“传播”很不恰当。译为“交际”似乎贴切,但“交际”语言学色彩太浓,又不适合这两本书的宗旨和调子。“通讯”的译名可以考虑,而且,20年前我就把他的一个重要命题翻译为“文化即是通讯”(Culture is communication),因为作者借用通讯工程师的“讯息”概念和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图示,以十大基本讯息系统(primary message systems)为纵横两轴,绘制了详尽无遗的“文化教学示意图”(《无声》附录二)。但纵观学科分野,“讯息”的自然科学色彩太浓,似乎不太适合霍尔的社会科学背景。经过几个月的踟蹰,我决定舍弃“传播”,以交流、交际、通讯的排序给“communication”选择三个译名。
根据文化的知觉程度,霍尔扬弃“意识-无意识”的两层次分析法,提出三层次分析法,创制了三个术语: “formal”,“ informal”,“technical”,用以描绘三种知觉程度的文化。经过几个月的推敲,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后选用显形、隐形和技术性来给这三个术语定名。其他两种被抛弃的译名是“形式的、非形式的和技术性的”和“形式化的、非形式化的和技术性的”。至于这一选择是否能成为“盖棺之论”,那就有待学界的长期考验了。
霍尔的三层次分析法定名以后,其他学者分析文化层次的术语的翻译就相对容易了。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的“overt-covert culture”译为显性-隐性文化;人类学家克劳德·克拉克洪的“implicit-explicit culture”译为隐含-明晰文化;心理学家哈里·沙利文的“in-awareness and out-of-awareness”译为知觉的层次和“超乎知觉”的层次。
四、各章提要
《无声的语言》共十一章,外加导论和三个附录。
“导论”讲解作者已出的三本书的主题,道明作者的文化研究追求:绘制类似乐谱的“文化地图”。
第一章“时间的声音”是概论,介绍“美国人的时间”和“其他时间观念”,详细的论述留待第九章“时间的语言”。
第二章“什么是文化?”中霍尔痛感前人和同时代人文化研究的不足,提出文化研究的五个基本步骤:①识别文化的积木块即文化元素(isolates);②在生物学基础上整合这些元素,使之能成为各种文化比较的基础;③建立一套数据和方法论,借以从事研究和教学,使研究者不必依赖“神入”之类的素质;④制定统一的文化理论,以便做更深一层的研究;⑤找到一种办法,使一般人觉得人类学很实用。
第三章“文化的语汇”是本书的理论基础之一,有四个重点。①一望而知的行为是文化的语汇。②古人今人一线牵,人类与其他生物一线牵,文化之前有“前文化”(pre-culture)和“基础文化”(infra-culture),文化有生物学根基。③文化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a.生物学根基,人类出现前,构成文化基础的大部分进化业已完成;b.能用系统自己的术语进行分析;c.一个系统既反映其他文化系统,又反映在其他文化系统中。④十大基本讯息系统。
第四章“文化的三个层次”是本书理论基础的重中之重,三个层次是显形文化、隐形文化和技术性文化。以这种层次分析为基础,分别论述学习、意识、情感和文化变革态度的三个层次。和二元分析相比,这种三元分析法显然是创新和突破,也是最难以把握的思想,这三个术语的翻译令译者吃尽苦头。
第五章“文化即交流”是一种新研究路径,至少有两种创新:①清楚区分显形、隐形和技术性的文化三层次;②文化可以解析为集合、元素和模式。
第六章“无所不在的集合”讲文化的语汇,其特点是一望而知,数量无限。
第七章“难以捉摸的元素”讲文化元素的特点:它是构成集合的抽象成分;一旦仔细分析,元素也可以转化为集合,这种集合—元素—集合的转化非常重要,构成了“文化的测不准原理”。(www.chuimin.cn)
第八章“文化的组织模式”首先讲模式的三种类型,即显形模式、隐形模式和技术性模式,接着讲模式的三种定律,即有序律(laws of order)、选择律(laws of selection)与和谐律(laws of congruence)
第九章“时间的语言:美国口音”似乎一目了然,但未必如此。霍尔见常人之未见,有两个重点:①美国显形时间的“自然”属性:有序性(order)、周期性(cyclicity)、综合性(synthesisity)、价值性(valuation)、实在性(tangibility)、延续性(duration)和深度(depth);②美国隐形时间的四个元素:紧迫性(urgency)、一元时间性(monchronism)、活动性(activity)和多样性(variety) 。
紧迫性因主观感觉而异。一元时间性使美国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多元时间性。活动性之下讲解动态文化(ageric culture)和静态文化(non-ageric culture)。多样性之下讲解两个问题:多样性因主观感觉而异;两种对待日程的美国时间模式常发生冲突,它们是“散点模式”(diffused pattern)和“位移点模式”(displaced pattern) 。
第十章“空间的语言”首先讲强烈的领地欲。接着分四节论述空间语言。第一节“不同的文化如何利用空间”有两个非常生动的例子,一是一般纽约人心中非常扭曲的“美国地图”:除了纽约和好莱坞外,其余国土都很模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二是霍皮人的空间使用,他们的语言里根本没有表示空间的语词。第二节“文化接触里的空间因素”举例说明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和拉美人空间使用的差异。第三节“显形的空间模式”介绍城市和乡间的定向和定位以及计量空间的标准。第四节“空间如何传递信息”以亲身经历细说交谈时的人体距离,数据翔实。一个经典的例子是一位美国人和一位拉美人交谈的画面,拉美人“步步紧逼”,美国人“步步退让”,直到他们从走廊的一端移动到走廊的尽头。
第十一章“挣脱枷锁”有四个重点:①坚信“文化即交流”的研究路径产生的重大影响;②文化就是监狱,但我们握有打开这一囚笼的钥匙;③文化就是人,文化是人与人的纽带、人与人互动的媒介;④文化宛若音乐,文化图示好比是乐谱,霍尔描绘了“文化教学示意图”,而且坚信人类学家可以构建更加完善的乐谱和图示。
附录一“社会科学家的文化研究纲要”历数本书的八大贡献,即八个相互关联的理念:①文化即交流,交流即文化;②文化的十大“基本讯息系统”植根于人的生物学属性;③本书不研究制度及其构造,也不研究个人及其心理,这种研究只出现在较高的组织层次上;④人的活动分为显形、隐形和技术性的三个文化层次,三个层次彼此转化,转化就是变革的过程;⑤讯息有集合、元素和模式这三种成分,集合数量众多,元素的数量有限,模式的数量也有限;⑥文化测不准原理;⑦文化相对性原理;⑧文化分析始于微观分析,即元素层次的分析。
附录二“文化教学示意图”见下文“文化的系统分析”。
附录三“文化变革三例”分别介绍文化在显形、隐形和技术性层次上的变革。
五、文化的层次分析
语言是一个由音位、语素和语法组成的三级系统。霍尔把语言分析的这三个概念移植到文化分析之中,把文化看成是一个由文化、集合与模式组成的层级系统。
霍尔在建立文化的层级系统时注意到,要在理论上站住脚,且富有实用意义,就必须参考其他学科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同时又要避免生搬硬套。他竭力使自己的研究方法达到以下五个目标——
(1)分离出文化元素。文化元素是文化的最小构造单位,就像是语言学里的音位。
(2)把文化元素嵌入人类活动的十大范畴之中去进行研究。这十大范畴是根据人的生物学特性划分的,因而是人类文化的共同现象和共同基础。同时,这十大范畴也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十个子系统。有了这样一个共同的系统框架,一切民族文化就有了明确、具体、客观和形式化的可比基础。
(3)在广泛搜集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分析文化的方法论体系,然后又反过来用这个方法体系去从事文化对比和教学,使这一方法体系建立在科学、客观并能不断重复进行的基础之上,以避免研究者的主观随意性和感情色彩。
(4)提炼出统一的文化理论,用以指导文化研究。
(5)整个文化理论和方法应该简明适用,使一般读者受益。
把文化看成是一个由文化元素、集合与模式构成的层级系统,这是霍尔的一大贡献。
这个层级系统是根据文化的内部结构建立起来的。为了使自己的文化理论和文化系统更为适用,霍尔又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文化。他按照人们对文化的知觉程度把文化分解为三个层次:显形文化、隐形文化和技术性文化。
人们自觉程度较高的文化是显形文化,自觉程度很低的文化是隐形文化,自觉程度最高的文化是技术文化。
霍尔之前,人类学家借鉴精神分析理论,提出文化的两层次说。拉尔夫·林顿区分显性的文化和隐性的文化,克莱德·克拉克洪区分明晰的文化与隐含的文化。心理学家哈里·沙利文区分知觉层次的文化和“超乎知觉”层次的文化。霍尔的文化三分法,显然是前进了一步。
显形(formal)文化是广为人知、理所当然的文化。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人人必须遵守的文化。这种文化有很大的传统势力。成人用训诫的方式向儿童传授这种文化,其学习过程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儿童犯错误——成人的训诫——儿童纠正错误。学习的答案总是二元对立的,要么就对,要么就错,不允许模棱两可。显形文化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是人们的一种感情支柱。抽掉了这根支柱,就仿佛是抽掉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宗教信仰和民族的传统就属于这种文化。隐形(informal)文化是知觉程度很低的、不假思索的文化,用心去想反会弄巧成拙。打字员打字时的指法,驾驶员刹车时的紧急制动,人们平时讲话时的言语熟巧等就属于这类文化。隐形文化不带或少带感情色彩。由于人们意识不到隐形文化的民族差异,所以在跨越文化的交际中,往往会出现障碍。英国中上层人士使用的伦敦腔属隐形文化,本不带感情色彩。有些美国人不了解这一点,觉得伦敦腔矫揉造作、带贵族味儿。虽然隐形文化本身并不带感情色彩,可是它的基本格局被打破以后,人们也会感到焦虑,感到不舒服。人们谈话时身体的距离属于隐形文化。这个距离有一定的格局。如果打破这一模式,身体靠得太近,或离得太远,我们都会感到不舒服。
隐形文化的学习方式与其他两种文化迥然不同。模仿是学习隐形文化的重要途径。这种学习有两个特点:①人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学习;②人们意识不到隐形文化是有规律的。
技术性(technical)文化多半是在学校里通过正规的教育完成的。这是一种师传生受的单向学习。传授的过程可以解析为两个步骤:①系统的逻辑分析;②归纳出一个条理清晰的纲要。技术文化具有不妥协的特性,它压抑着人们的情感,总是与权威和法律相联系。
日常生活里共享的文化系统叫显形的系统;脑子里储存的共享系统叫隐形的系统;技术系统是外化的系统,即延伸的系统,体外承载的系统。
六、文化的系统分析
霍尔的另一个创举是把文化当作一个庞大的通讯系统来研究。霍尔认为,文化这个通讯系统可以下分为十个子系统,即基本讯息系统。他从化学元素周期表得到启示,把这十个基本讯息系统同时作为横轴和纵轴,排列成一个矩阵。横轴和纵轴相交就构成一百个基本的文化模式。霍尔认为,这个矩阵可以穷尽人类的一切文化模式,这是一个详尽无遗的文化教学示意图(见附图)。
如何解读和使用这个示意图呢?
(1)如果从左上角向右下角引一条对角线,我们就会发现:凡是对角线之上的模式都与个体活动有关,凡是对角线之下的模式都与群体的活动有关。
(2)我们沿对角线从上往下观察就会发现:靠近对角线顶部的活动模式属于显形的文化模式,中部的活动往往是隐形的文化模式,右下部的活动往往是技术性的文化模式。
(3)这个示意图是一种抽象的教学图解。其中的一百个文化模式是抽象的观念和抽象的文化类别:每一个模式都舍去了具体的文化内容,换句话说,就是舍去了具体的作为实体的社会行为。
(4)这些模式是抽象程度很高的模式。实际上,每一个模式都代表着人类活动的一个大的类别,每一个模式又可以细分为若干抽象程度较低的小类。这个图解法具有高度的直观性、简明性和实用性。我认为,这个图解突出表现了霍尔文化分析五个终极目标里的两个目标:便利于教学,便利于一般读者。
七、创新与贡献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无声的语言》开拓的跨文化研究蔚为壮观,成果辉煌,后继学者逐渐完善学科体系,深耕细作,但在原创性方面,罕有能与其匹敌者。他的思想全然不同于前人,也全然不同于后人。我在1988年《超越文化》的译者序中,归纳了他的十大贡献,不拟在此重复,读者可以参阅。在这里,我着重借用他自已的话重新归纳他最突出的贡献。
(1)创建崭新的文化分析方法及五个步骤:①识别文化的积木块,即文化元素;②在生物学基础上整合文化元素,使之能成为各种文化比较的基础;③建立一套数据和方法论,给文化研究和教学提供有效而实用的基础;④制定统一的文化理论,以便做更深一层的研究;⑤找到一种办法,使一般人觉得人类学很实用。
(2)在许多重要的方面,本书提出的文化理论与以前的思想全然不同。主要的区别是:①借用语言模式;②将文化视为交流系统;③将基本讯息系统植根于生物学;④将系统整合为显形、隐形和技术性三种类型;⑤将文化构造解析为集合、元素和模式三个层次。
(选自《无声的语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有关夙兴集:闻道·播火·摆渡Cultural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Selected Works of He Daokuan的文章
20世纪40年代,他从经济史转向文明史,从经济学转向传播学,给世人留下了永垂青史的传播学经典:《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和《变化中的时间观念》。......
2023-11-18
半个世纪之前,他研究大众文化的第一部专著《机器新娘》不仅受到冷遇,而且差一点胎死腹中,出版社举棋不定,整整给他拖了六年!他给世人留下的著作十余种,最著名的代表作有三部:《机器新娘》,讲工业人和广告;《谷登堡星汉》,讲印刷人;《理解媒介》,讲电子人。《机器新娘》给工业人敲响了警钟,它有点令人不解,但它的确是一场及时雨。......
2023-11-18
翻译一本书时,他视之如同己出;他始终将译事视为自己的生活。说何道宽是翻译家实在难以充分表现他的全部成就。早在1962年,麦克卢汉就指出,我们生活在地球村里。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应该是人人能分享一切信息的圣地。道宽先生完成了一系列最重要的媒介理论家的著作翻译出版工作,他的译作正在为21世纪名副其实的人类才智的地球村铺路。无疑,他们中有些人很快会撰写自己的著作了。我知道,何道宽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敬重。......
2023-11-18
很显然,“文化冲击”比“亚文化”的交际困难要严重得多。二3.一门新兴学科的崛起60年代,一门新兴学科在美欧一些国家崛起,叫做“跨文化的交际”。狭义的比较文化就是本文要着重介绍的跨文化的交际。“跨文化的交际”是人类学、社会学和交际学的中间学科和应用学科。尊重别人的文化,这是学习跨文化的交际的前提之一,也是研究这门学科的正确态度。......
2023-11-18
《传播的偏向》理论最厚重,我想将其作为我翻译他这个三部曲的压轴之作,借撰写中译本第二版译者序的机会再次梳理他的传播理论和媒介理论,为进一步研究他奠定基础。这些文稿有几篇是序文:《〈帝国与传播〉第一版译者序》、《〈帝国与传播〉第二版译者序》、《〈传播的偏向〉第一版译者序》、《〈变化中的时间观念〉译者序》、《〈媒介环境学〉译者序》、《〈技术垄断〉译者序》。......
2023-11-18
批评的依据是波斯曼的《技术垄断》和笔者几年前写的文章《和而不同息纷争》。其思想和波斯曼《技术垄断》的思想是决然对立的。③什么是技术垄断?⑥今天怎么读《技术垄断》?《技术垄断》是媒介环境学的经典之作,是波斯曼媒介批评的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是《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中译本已在两年前问世。《技术垄断》出版之后,这个三部曲完成了中国之旅,我们研究波斯曼和媒介环境学就有更加坚实的基础了。......
2023-11-18
道宽先生的译事虽说以传播学科为主体,但绝非时下花样翻新之末道小技耳!所以,先生之译事绝非为时尚所牵引,而只为了学术之培本固基也,这是其寄意所在。翻译实际上就是意义唤起的过程,好的翻译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唤起意义,并且在“视域融合”的过程之中生成了新的意义。......
2023-11-18
近年来,我译介了媒介环境学派十余种经典和名著,《字母表效应:拼音文字与西方文明》即为其中之一。《字母表效应》是专题著作,以小窥大,论述西方文明的“发明之母”,断言拼音字母表是西方文明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字母表效应》研究西方“发明之母”的拼音字母表。......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