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养成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礼仪培养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它需要我们从内在的道德修养做起,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修养和礼节的表现和谐统一起来,达到礼仪培养真正的目的。礼仪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学会“做人”的艰难过程。所以,只有拥有较高思想境界的人才会产生强烈的礼仪意识,不断自我完善,使自身礼仪修养不断提高。因此,礼仪修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气质做起。......
2023-08-11
当人遇到危险后,排除非暴力的因素,其实最大的危险还是自己心理上的因素,所以,提高个人心理素质很重要。
据说有国外的医学家和心理学家曾经进行过这样一个试验:在给一个死刑犯抽血时,明确地告诉他要抽干他体内的全部血液,当把抽血管插入他的胳膊动脉血管后,引出管插入一个容器内(不让被抽血人看到),将引出管用绳子绑住,不让血液流出。再找来一个自来水管,从另外一侧插入容器中,自来水滴入容器中“滴答、滴答——”的声音,故意让被抽血人听到,结果几小时后,被抽血人死亡了。
开动脑筋
1.死亡原因。其实,从他体内一滴血也未抽出来,可是为什么会死亡呢?心理学家和生理医学家经过分析认为:当人的心理出现激烈的异常外界干扰反应时,只要超过人的承受极限,就会出现思维混乱,造成精神崩溃,从而导致大脑失去意识控制,使人不能自主,最终会死亡。
2.心态最重要。当遇到危险后,应该想尽办法克服恐惧心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敏捷的思维。在心理上首先不要被危险、困难吓倒,更不能失去理智。(www.chuimin.cn)
3.想法决定生死。据国外的一家分析公司的统计资料显示,他们对近千人曾经有过遇险经历的人调查得知,在这近千人的遇险过程中,心里始终有这样一个想法:肯定能生存下去,人是万物的主宰,没有什么可怕的。正是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他们才创造出了许多惊人的求生办法,最终得以生还。相反那些遇险而死亡的人,据生存下来的人回忆,几乎都认为自己活不了,丧失了抗争的信心与勇气,主动放弃了求生机会。
野外生存温馨提示
在野外,如果人的心理崩溃了,行为就会失常,面对危险,无法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生命可以说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人的意志力,对于生存来说极其重要。
有关青少年野外生存实战手册的文章
礼仪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养成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礼仪培养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它需要我们从内在的道德修养做起,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修养和礼节的表现和谐统一起来,达到礼仪培养真正的目的。礼仪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学会“做人”的艰难过程。所以,只有拥有较高思想境界的人才会产生强烈的礼仪意识,不断自我完善,使自身礼仪修养不断提高。因此,礼仪修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气质做起。......
2023-08-11
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孩子的学习时间、运动时间、用餐时间都应安排在相对固定的时间,使孩子过有规律的生活。◎生活中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不奢侈浪费。◎帮助孩子养成每天坚持锻炼的习惯,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不管是周末还是寒暑假,都让孩子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或一小时。......
2023-07-19
而对于家长,既要配合幼儿园培养、巩固孩子的学习习惯 ,又要有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和孩子一起准备一个上学用的书包,可以让孩子自己挑选,这可以让他接下来的生活充满好奇并带有热情。◎购置必需的学习用品,如书包、文具盒、直尺、铅笔、橡皮等,让孩子在文具上做好标记,以防拿错或丢失,并教会他们学会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用橡皮等。◎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习惯。......
2023-07-19
人的意志品质不是生而具有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意志品质目的性教育,就是要求学生既要明确行为的目的性,也要认识到行动的社会价值。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总之,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有目的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2023-11-06
演讲最重要的是不能怯场。内容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要考虑听众的需要,收集一些普遍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比如以“我最钦佩的一种行为”为题演讲时,就要求在内容上选择普遍关心的一种行为来进行演讲,如“拾金不昧”、“乐于助人”、“刻苦学习”等等,这样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念熟演讲稿是演讲的前提,但照本宣读,听众不可能被感染。其次,开头要有吸引力,不说多余话,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抓住听众的“心”。......
2023-08-11
这就是一句很好的开场白。因此,以对方作为谈话的开端,往往能令他人产生好感。当我们开始接触陌生人时,良好的开端是打开交往大门的一把无形的钥匙,可以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交谈中,不要成为令人反感的,傲慢自大的人。......
2023-08-07
另外,有趣的语言游戏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如传话、按指示行动、听声做动作等。实践证明,“倾听”是培养幼儿“音乐耳朵”的必要前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重要保证。在常规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倾听意识和习惯。为了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增加对倾听的正面评价,对倾听能力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和肯定。......
2023-07-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