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青少年野外生存实战:联络中的注意事项

青少年野外生存实战:联络中的注意事项

【摘要】:有的人在联络中做了许多的努力,想了很多办法,精疲力尽,效果几乎是零。摇摆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呼救语言与其他联络方式。打手势时,要注意保存体力,确实认为是目视距离时再打手势。当拿着火源行走时,要注意火源与周围植被的接触情况,尽量远离其他易燃植物。求救信号多数可能会失败,有的可能在半途中“丢失”,需要你反复发送,不要放弃生存的希望。

有的人在联络中做了许多的努力,想了很多办法,精疲力尽,效果几乎是零。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方法不正确,做了无用功。

一位大学生骑车进山,转弯时掉入深沟里,受了伤,十分危险。他十分焦急,拼命呼喊,可是根本没有人路过。由于他呼喊时间过长,体力消耗过大,等汽车经过时,他却喊不出来了,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开动脑筋

1.语言的利用。野外一些人看到各种残酷的场面,极度恐惧,精神高度紧张,言语几乎失去了控制。盲目乱喊、乱叫,直到口干舌燥,声音嘶哑,再也喊不出来为止。当真正有人来救援时,咫尺的距离,却怎么喊也喊不出来了,错过了被人发现的时机。有的人遇到刮风时,不管风向,也拼命大喊,结果徒劳了半天,白白耗费了体力。有的人掉到深深的洞穴里,不管上面有没有人,也是不停地高喊,最终酿成了不可挽回的结局。有的人不慎落水后,只顾呼喊,却不知道保持平衡,调整呼吸,结果嘴里、鼻子里呛进了水,生命受到了严重威胁。

野外求救要科学运用语言,这样既可以保存体力,又可以恰到好处地被救援者发现。遇到危险后,先冷静观察情况,当得知周围只有自己一人时,尽量不出声音。因为这时你喊破了天,也不会有人听到。当看到、感觉到或听到有人来时,应该站在高处,上风头的地方,用双手围成一个喇叭形状,使声音长而有力地呼出去,呼救的声音应该尽量大。注意,夜间声音传播距离远,要善于在夜间呼救。

野外生存温馨提示

发送求救信号,要有耐心,积极等待,而不是坐等时间的流逝。不要发牢骚,不能悲观失望。要记住:越是到了最后,越不要放弃。困难过去了,希望就来了。(www.chuimin.cn)

2.手势的运用。野外求救,手势运用广泛。当发现有救援人员出现时,可以站在高处或爬上树去,手中拿着比较明显的标记物,来回挥动、摇摆。摇摆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呼救语言与其他联络方式。也可以找一根长竹竿、树枝,把明显的物品捆在最高点,双手举起来,反复摇晃。打手势时,要注意保存体力,确实认为是目视距离时再打手势。因为在目视距离以外,人家根本看不到。

3.注意防火。野外多山林,灌木丛生,加上风大,气候干燥,有时用火求救,控制不好,容易引发森林大火。在高地点火时,应该把周围的杂草清理掉,四周挖一个防火沟,使火源不与外界接触。有风时,应该注意风的大小,风大时要避免使用火,以防火源被风刮向其他地方,引发大火。当拿着火源行走时,要注意火源与周围植被的接触情况,尽量远离其他易燃植物。当人离开点火地点时,要把火种熄灭,并用土埋好,以防死灰复燃。在没有把握控制火源的前提下,最好不采用“以火传情”的方式。

4.注意综合运用联络方法。在向外发出求救信号时,要采取综合方式,避免方法单一。因为在野外与救援人员联系很困难,有时距离很近,但是双方可能擦肩而过,就是发现不了。因此,只要条件许可,就应该利用各种方式,不断地发送。求救信号多数可能会失败,有的可能在半途中“丢失”,需要你反复发送,不要放弃生存的希望。有时身体极度虚弱,没有其他办法发出联络信号,当感到有人接近时,要用力敲击木头、摇晃树枝,拍打岩石,尽可能使声音传出去。

生存技能大考验

洋洋在山上迷了路,眼看天就要黑了,请问他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