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张达被任命为庄浪左参将。明朝规定,“御虏入寇,地方失事,责在总兵”,张达作为山西总兵官被问责下狱。嘉靖二十四年六月,由于边防压力持续上升,张达以“故总兵”身份释放出狱,戴罪立功。八月,鞑靼俺答汗以数万铁骑侵犯大同等处,张达率军力战,击退了敌军。嘉靖二十九年六月,鞑靼俺答汗率众数万又一次大举入侵,将重兵埋伏在山谷中,派百骑引诱张达。......
2023-08-07
英军前次撤离舟山岛后,道光皇帝被迫向英国侵略者乞和,下令沿海各省撤兵撤防。主战派大员裕谦向朝廷奏请免撤防兵,遭到道光皇帝严厉斥责,裕谦不得不下令王锡朋、郑国鸿率部撤离定海。道光二十一年(1841)八月三十日,葛云飞在定海城北自家宅邸为即将撤离的王、郑二总兵饯行,席间接到英国侵略军突然攻占厦门、正在继续北犯的报告。王锡朋闻讯,毅然决定留守定海不撤,率领1500名兵丁抗击入侵者,与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同心协力固守舟山岛海防。
定海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左有东岳山,右有晓峰岭、竹山门,后有镇整山,三山相连,地势险要,利于设炮扼守。定海曾经一度被敌军占领,刚刚收复,三总兵在竹山门到城东青垒头之间,构筑了一道长约一千四百余丈、高丈余、厚五尺的土城。同时,在定海县城架起41门大炮,时刻准备迎战来犯之敌。初时,葛云飞与郑国鸿分别把守临海的晓峰岭与竹山门,所有大型火炮都集中在这两处,并且修筑了炮台。定海县城居两山之间,形成掎角之势,左右遥相呼应。王锡朋在县城后侧的九山门山顶安营扎寨,与葛、郑相距十余里隔城相望。二总兵连营,王锡朋为便于驰援,将重火器交给葛、郑使用,身边只留下轻火器和长矛大刀。
9月26日,英军4艘战船闯入竹山门。葛云飞自土城发炮,击断英船头拢,英船败退,撤出竹山门,绕入大渠门,欲在大渠门登陆,又被左营游击张绍廷击退。葛云飞见形势紧迫,即与王锡朋、郑国鸿商议,重新调整防区:葛云飞驻土城要冲,负责正面防御;王锡朋守城西制高点晓峰岭;郑国鸿率部守要隘竹山门。三总兵身穿麻袍,头裹青布,脚穿钉鞋,日夜与士兵们在一起,鼓励将士英勇杀敌。
9月27日凌晨,英军乘夜窜入小竹山,开炮直逼土城。葛云飞力督各营开炮还击,双方炮战到午时,英军死伤数百人,再次败逃。王、郑见形势危急,都主动出城相助,尔后,仍按原定方案,王、郑二总兵分别扼守晓峰岭和竹山门。当时,英军有二万余人,定海守军总计不过五千人。三总兵商议,飞书向镇海大营告急,请求火速派兵增援。大营非但不予理睬,还指责说:“小题何须大作?”传令葛总兵,“但当死守,弗复望援,一有疏虞,惟该镇是问。”三总兵无奈,只好申明军约,激励士气,准备决一死战。
英军大队登陆,进攻晓峰岭。因晓峰岭没有炮台,左营游击胡德耀指挥部下全力抵抗,在混乱中被子弹打中右手心,骨碎脉断,当即昏了过去。王锡朋率兵接守他的阵地。傍晚,英军绕至定海城南,抢先占领了距县城不远的五奎山。
9月29日,英舰“布郎底号”“朱匹忒号”及武装船“皇后号”“西索斯梯斯号”在五奎山以南就位,掩护炮兵在山上支搭帐房,建造迫击炮炮台,准备向定海守军发起正面进攻。(www.chuimin.cn)
9月30日,英军自小竹山东南吉祥门驶进,攻打东港浦,被守军击退。英军再用炮轰晓峰岭、竹山门,傍晚,英军用小船登陆,亦被守军击毁。英军又从鼓浪屿等地调来援兵,向清军发起更凶猛的进攻。
当时天降大雨,昼夜不停,定海守军处境已十分艰难。三总兵在大雨中坚持防守土城、竹山门、晓峰岭一线,地面积水很深,士兵们无处生火做饭,每天只能分到六条香糕、九只光饼作口粮,再往后每天只能喝到三碗稀饭充饥,定海守军陷于粮尽力竭、孤军无援的境地。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定海守军丝毫没有松懈斗志。
10月1日凌晨,海风呼啸,大雾弥漫。英军在五奎山炮队掩护下,分两个纵队强行登陆。第一纵队约1500人,由英军第55团、第18团组成,向晓峰岭进攻。据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记载,镇守在晓峰岭的总兵王锡朋“首当其冲,督兵开放枪炮,夷匪冒死前进,守军前队阵亡,后队继进,并将夷匪杀退数次。无如愈杀愈多,我兵所有抬炮,至于红透,不能装打,犹拼命死战。”火炮炮管红透不能再用,王锡朋就率领将士用长矛、大刀、匕首,左冲右突,与敌人捉对厮杀。他冲在前面,手刃数人,连杀退敌人九次进攻。英军第55团一名军官杜奥及二十多名兵士被击毙,山脚上留下一片尸体。上午九时许,英军集中兵力扑向晓峰岭和竹山门。这时王锡朋身边只剩下七百余人。他当机立断,兵分三路,一路留守,自率一路驰救已经告急的晓峰岭。当他冒死突出重围,杀上峰顶时,已是甲胄殷红,鲜血淋漓了。后来他左腿被炮弹炸断,右耳挨了刀砍,满身伤残。据《清史列传·王锡朋传》记述:“王被围已急,四方受胁,虽如此,仍不时跳起,挥佩剑且击且骂”,在身前“留下十数夷尸”。至中午一时左右,王锡朋所部武举朱汇源,差官吕林环,外委刘桂五、夏敏忠、张魁甲先后阵殁。王锡朋头部被枪弹射中,壮烈殉国。扼守竹山门的总兵郑国鸿,身负重伤仍挥刀死战,直至中弹阵亡。葛云飞所部二百余人痛击来敌,最后左眼中弹,半脸被劈,身中四十余弹,为国捐躯。王锡朋、葛云飞、郑国鸿三位总兵,在定海前线浴血奋战六昼夜,于10月1日同一天在沙场壮烈殉国,他们以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戎马生涯中光彩夺目的篇章。
定海之战,血战六昼夜,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可侮、中国领土不可侵的伟大民族意志和浩然正气。三总兵阵亡,裕谦奏明战事后负罪自杀。道光皇帝“览奏为之垂泪”,抚摸着王锡朋的名字说“卿死尤烈”。他还在奏折上批示:“王锡朋屡著战功,被害尤惨,著加恩照提督例赐恤,予谥刚节。”
有关衙门遵从皇上旨意,按从一品提督衔在宁河县王锡朋祖茔举行遗灵安葬仪式,墓前耸立御碑。王锡朋故乡父老乡亲,还在直隶宁河县芦台镇建筑“昭忠祠”,专祠祭奠。舟山的黎民百姓在舟山群岛的最大岛屿定海建造“三忠祠”,祠内有王锡朋、葛云飞、郑国鸿三位总兵塑像,当地百姓代代自发供奉;直至1997年,浙江省和舟山市的有关部门还在定海“三忠祠”隆重举办公祭活动,缅怀150多年前在舟山保卫战中以身殉国的王锡朋、葛云飞、郑国鸿三位总兵。
有关海津讲坛荟萃(第四辑)的文章
不久,张达被任命为庄浪左参将。明朝规定,“御虏入寇,地方失事,责在总兵”,张达作为山西总兵官被问责下狱。嘉靖二十四年六月,由于边防压力持续上升,张达以“故总兵”身份释放出狱,戴罪立功。八月,鞑靼俺答汗以数万铁骑侵犯大同等处,张达率军力战,击退了敌军。嘉靖二十九年六月,鞑靼俺答汗率众数万又一次大举入侵,将重兵埋伏在山谷中,派百骑引诱张达。......
2023-08-07
11月25日,中央红军决定抢渡湘江,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此时,国民党军已经完成集结,在湘江两岸前堵后追。为了保证中央红军过江,担任前锋的红军将士不顾一切牺牲,与敌人搏斗,努力在湘江两岸撑开一条通道。倒下的红军不计其数,殷红的鲜血将碧绿的湘江染成了红色,烈士的尸体和遗物浮满江面,顺流而淌。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其中仅牺牲和失踪的红军将士就高达3.5万人。......
2024-01-09
吴绛雪以一人之命换取一城安定,不仅坚守了忠君爱国的高尚情操,而且实现了百姓的根本诉求。她的殉国包含了报效君王和拯救苍生的双重意义。这反映了当时民众不满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理。这些忠贞节烈的女性慷慨就义,其豪情壮志足以使男性汗颜。虽然与殉国相比,归隐较为软弱,但这种灵魂的放逐和思想的自戕对文人的伤害不亚于肉体的死亡。......
2023-08-05
1958年,杨嘉谟墓葬被毁,其墓志铭被运送到武威文庙保存。杨嘉谟系始祖杨胜八世孙,祖父杨鳌,父亲名叫杨魁。崇祯四年杨嘉谟任蓟镇总兵,崇祯十年杨嘉谟因病请求退休,得到恩准,回凉州调养,于崇祯十五年五月二十四日因病去世,享年66岁。杨嘉谟的原配夫人姓丁,先于杨嘉谟去世,被皇帝追赠为一品夫人。杨嘉谟去世后,夫妻合葬于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杨家坟。杨嘉谟去世两年后,明朝灭亡。......
2023-08-07
1874年,沈葆桢奖给邓世昌五品军功,并委以海琛号航运船大副。1875年,邓世昌任海东云炮舰管带,巡弋福建沿海。邓世昌同情人民,关怀士兵。邓世昌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备棺装殓,待靠岸后埋葬,使死者瞑目九泉,生者感到宽慰。邓世昌愤于吉野的横行无忌,想同它同归于尽,以解救旗舰定远号。邓世昌牺牲时年仅45岁。以身许国,为国捐躯,这就是民族大英雄邓世昌的人生轨迹。邓世昌牺牲后,举国上下,莫不痛悼。......
2023-08-05
文天祥接到朝廷诏书后,立即拿出自己的财产充当军费,招募人马,组织军队,援救临安。文天祥坚决不同意投降,他建议朝廷集中兵力,与元军做最后的拼搏。哪知文天祥不但没有一点投降的意思,反而破口大骂元军侵略南宋。伯颜非常生气,就把文天祥扣留在了军营里。随后,文天祥整顿旧部,在江西、广东一带与元军抗战,收复了很多州县。文天祥再次被俘,决心以死报国。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押送到了大都。......
2023-08-30
但元末死国殉难的地方官,尤以进士和读书人士为多。王士元,泰定四年进士,知浚州,死于贼。行至半途,贼人已冲至近前,樊执敬激战中用箭射死七名贼人。奋志从军全节义,杀身殉国显忠诚。惊惶之余,宝哥与家人跳水自杀。得到消息后,方国珍势益暴横。泰不华考察后得知实情,上书元廷,建议诱捕方国珍兄弟,不听。至正十一年,元朝将领孛罗帖木儿被生俘,又替方国珍上表元廷,表示“投降”。......
2023-09-30
吴玉章一身是胆,毫不畏惧,同志们深受感染。吴玉章惊人的胆略,和同志们的紧密配合,使孙元良无计可施,僵局一直持续到3月2日。这期间,吴玉章一再向国民党重庆市长张笃伦提出强烈抗议,并要求和《新华日报》社的负责人见面。向吴玉章汇报情况。......
2023-07-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