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单鼓时不仅有歌唱,还要结合舞蹈,并配有一定样式的服装和道具,所以单鼓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而在单鼓舞鼎盛的20世纪30年代,也不曾有摄影机记录下单鼓舞表演的画面。册子印刷于1981年,收录了邢德春、高万禄等6位单鼓老艺人的唱词。“不能让单鼓不明不白地失传”是我心中一直坚守的信念。......
2023-11-16
按学界一般观点,《红楼梦》的作者为曹雪芹。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溪、芹圃等。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3或1764)。在去世前十年,曹雪芹所撰前八十回就以《石头记》之名在世间传抄流传。现存《红楼梦》后四十回,多以为是程伟元和高鹗在公元1791年和1792年先后以木活字排印刊刻的。
自开始传抄起,《红楼梦》就非常受欢迎。乾隆末年,此书已公开在庙市中抄卖,并且昂价至数十金,据今日所见版本统计,在乾隆时期《石头记》抄本已有十一种之多,较著名的如甲戌、己卯、庚辰等本。乾嘉时期的《京都竹枝词》有句讲“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可见此书在当时社会被热传的程度。
在清人笔记中,关于“红迷”的记载不少,其中甚至还有读《红楼梦》着迷致死的。乐钧《耳食录二编》(卷八)有这样一条材料:昔有读汤临川《牡丹亭》死者。近时,闻一痴女子以读《红楼梦》而死。初,女子从其兄案头搜得《红楼梦》,废寝食而读。读至佳处,往往辍卷冥想,继之以泪。复自前读之,反复数十百遍,最后未尝读完,就病倒了。父母知道其中的缘故,急取书投到火中。女子就大声喊叫:“奈何焚宝玉黛玉!”从此笑啼失常,言语无伦次,睡梦之中,未尝不呼叫宝玉。请来巫师与医生一起来治,一点效果都没有。一天晚上,她双眼瞪视着床头灯,连声叫:“宝玉,宝玉在这儿!”就饮泣而亡。类似的传说还见于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八),内中说:余年轻时在杭州读书,听说有商人之女,明艳工诗,因为酷爱《红楼梦》而伤心成疾。在奄奄一息之时,父母以为是《红楼梦》惹出的祸,取来把它投于火。女子在床大哭说:“奈何烧杀我宝玉!”喊着喊着就死去了。在经学史上,曾有爱《左传》的“左传癖”;在红学史上,也有读《红楼梦》着迷的“红迷”。邹弢《三借庐笔谈》(卷十一)曾说到他与许伯谦本来是老朋友,但因为争论《红楼梦》的问题,一个褒扬林黛玉,一个褒扬薛宝钗,谁也说不服谁,几乎挥动“老拳”,并发誓以后绝不再共谈“红楼”。对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评论者意见不一致,本来不算稀奇。可是,一对交情颇深的老朋友,争论得谁也说服不了准,最后弄得相互动手,这却是颇为少见的。
《红楼梦》的丰厚魅力曾经令无数的文学家乃至伟人为之倾倒痴迷。据记载,1926年的一天下午,开明书店老板章锡琛请沈雁冰(茅盾)、郑振铎、夏丏尊及周予同等人吃饭。酒至半酣,章锡琛说:“吃清酒乏味,请雁冰兄助兴。”沈雁冰酒兴正浓,便说:“好啊,以何助兴?”章锡琛说:“听说你会背《红楼梦》,来一段怎么样?”沈雁冰表示同意。于是郑振铎拿过书来点回目,沈雁冰随点随背,一口气竟背了半个多小时,一字不差。同席者无不为他的惊人记忆力所折服。(www.chuimin.cn)
现代文学著名作家曹聚仁说自己读《红楼梦》多达百遍。张爱玲生前回忆:“像《红楼梦》大多数人于一生之中总看过几遍。就我自己说,八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只看见一点热闹,以后每隔三四年读一次,逐渐得到人物故事的轮廓,风格,笔触,每次的印象各各不同。”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讲:“我是《红楼梦》的热心的读者。从小至今,我读《红楼梦》,至今没有读完,没有‘释手’,准备继续读下去。《红楼梦》对于我这个读者,是唯一的一部永远读不完,永远可以读,从哪里翻开书页读都可以的书。同样,当然是一部读后想不完回味不完评不完的书。”著名少年成名作家刘绍棠则说:“我把《红楼梦》奉为中国小说家的‘圣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也非常喜欢《红楼梦》,并且向很多人,甚至在全党号召广泛阅读。有人统计,毛泽东至少通读过《红楼梦》五遍,他以为《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写得最好的一部”,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他还讲中国有三项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一是鲁迅,二是《红楼梦》,三是中医中药。1938年10月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期间,在与几位将领谈笑时,毛泽东说:《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能算中国人。1954年,毛泽东曾发表《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明确支持当时尚未成名的两个红学小人物蓝翎、李希凡的红学主张。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是帝国主义,历来受人欺负。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在1956年11月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说:“我们的古人林黛玉讲,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是古人有言,其人叫王熙凤,又名凤姐儿,就是她说的。”里面的很多话与人物均出自《红楼梦》,充分体现出毛泽东对《红楼梦》的喜爱与熟谙。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有评论家这样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假如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
有关海津讲坛荟萃(第四辑)的文章
表演单鼓时不仅有歌唱,还要结合舞蹈,并配有一定样式的服装和道具,所以单鼓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而在单鼓舞鼎盛的20世纪30年代,也不曾有摄影机记录下单鼓舞表演的画面。册子印刷于1981年,收录了邢德春、高万禄等6位单鼓老艺人的唱词。“不能让单鼓不明不白地失传”是我心中一直坚守的信念。......
2023-11-16
(一)中国传统艺术的共生性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往往存在同根同源的内容,这就是艺术的共生性。(二)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审美性艺术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审美性。自魏晋之始,直到元代少数民族统治中国之前,现实主义是传统中国画的主流艺术形态,并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蔚为壮观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国传统艺术中“风骨”的动与静,在历史悠久的书法与绘画中最为突显。......
2023-08-30
黔东南的传统民居,不论是苗族还是侗族,一般都是三开间,少数为五开间。吊脚楼是苗族和侗族最为常见的民居。这里山形复杂,地势不平,苗族和侗族人民就依靠山势,智慧地创造出了干栏式建筑——吊脚楼。吊脚楼一般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堂屋左右两边的房间一般是老人或年轻夫妇居住,男性未婚青年住老人房间后面的屋子,女性未婚青年一般住偏厦二楼。图11.1全架空式吊脚楼图11.2半架空式吊脚楼......
2023-07-05
东北民歌之所以流传了这么久,至今依然传唱不衰,除了音乐不断地吸收外来的音乐之外,其衬词、衬腔的运用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衬词是东北民歌的一大特色,衬词最初来自语气词、感叹词或象声词等,本身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表达感情的作用,当民歌的曲调发展受到一般唱词陈述的束缚时候,便往往利用衬词使旋律得到更大的发挥。......
2023-11-16
二是坚持价值引领,贯彻全员育人。学校二十年来,一直大力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德精艺、崇实尚美”的艺术人才层出不穷,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体现民办艺术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2023-08-26
巴人的生死观与汉人是不同的。人们以歌当哭,以乐志哀,以舞寄情,形成哀而不悲,丧而不痛的氛围。所谓喜丧就是丧事当作喜事办,而且要办得热热闹闹的,叫闹丧。假如亡者父母尚在,除非有儿女抱灵牌,否则是不能闹丧的。闹丧,主要包含打丧鼓、跳丧舞和绕棺三个部分。丧事喜办,也正体现了巴人对待死亡朴素的辩证观念。......
2023-11-07
从这些已识别的约2500个单字来看,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其代表作有《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和《毛公鼎》,它们被并称为“金文四宝”,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石鼓文与金文有较大差别,具有明显的动感。......
2024-08-28
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我的班上就有个长得很干净的小男孩叫小星(化名)。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我们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独特的闪光点。我坚信,在未来的教育旅途上,我能努力做到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为每一个孩子送去一缕清新之风。比如文中这个小男孩小星,如果他以后能够在生物方面有更深入的学习,并以此为职业,那么他的一生就会是完美的一生。......
2023-07-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