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家谱的命名方式与类型分类

家谱的命名方式与类型分类

【摘要】:像这类取名方式,在家谱中并不常见,一般还是采用地名、郡望、姓氏、几修加上家谱字样来命名。家谱中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类型。家谱类型中,更有一种专门记录本家族所有庶母的极为特殊的类型。家谱是一种被供奉于祠堂,接受族人祭拜的极为正式的家族文献,在这种文献中,正式确立了庶母在封建家族中的地位,不能不引起后人的重视。

家谱的命名,通常是在家谱之前冠以姓氏、地名、郡望、堂号、几修等内容,如:

《汾湖柳氏第三次纂修家谱》,有地名、姓氏、几修;

《六修严氏家谱》,只有几修和姓氏;

《黄山王氏辅德堂支谱》,有地名、姓氏、堂号;

《倪氏报本堂重修家乘》,有姓氏、堂号、几修;

陇西李氏宗谱》,有地望、姓氏。

也有一些家谱将由何处迁来也标在名称上,如《锡山过氏浒塘派迁常支谱》,即由无锡迁至常州的过姓浒塘支派的家谱。

还有一些则标上具体住处,如《毗陵修善里胡氏宗谱》,标明毗陵(武进县古名)修善里,以区别同县同姓家族

也有一些家谱修成后,采用一些极为特殊的带有一定寓意的名称,如清代初年句容华渚修成华氏家谱54卷后,没有按照一般惯例命名,而是冠名《华氏本书》。看了此书义例,方才了解到,这个名称的意义是为了正本求源。清光绪年间,钱日煦修成家谱10卷,命名为《吴越钱氏清芬志》,取义于两晋时陆机《文赋》中“诵先人之清芬”之意。民国年间,袁镛修成家谱《数典不忘》一卷,这是反《左传》中“数典忘祖”之意。像这类取名方式,在家谱中并不常见,一般还是采用地名、郡望、姓氏、几修加上家谱字样来命名。(www.chuimin.cn)

家谱中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类型。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个人如没有后裔,通常会从本姓或外姓子弟中领养一个男孩。按说从外姓领养的后代不能入家谱,可自己既姓了别人的姓,也要生儿育女,形成家族延续,数代之后,要修家谱,又不能恢复原有的姓,只好将本姓和过继之姓均在家谱名称上列出。如明初时修的《袁朱宗谱》,始祖朱梓,本姓袁,后过继给舅父朱德敏为子嗣,五世以后,子孙修谱时,向明太祖请求恢复本姓袁,没得到同意,最后只得以“袁朱”命名,此谱到清朝一共修过八次,均冠以《袁朱宗谱》之名。清道光年间,李召棠修成的《周李合谱》,光绪年间何乘势等修的《方何宗谱》,后世的《林李宗谱》等,也都属于这种情况,这是家谱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还有一种特殊的异姓间的联宗合谱现象。比如因异姓联姻,生子兼祧二姓而合谱的《张廖氏族谱》《鲁陈宗谱》《罗陈文安竹庭公族谱》等,同避讳改姓再入赘而导致祧三姓的《朱庄严氏大族谱》等,都属这种情况。除此之外,隋唐以前还有一些收录全国各地各宗族情况的万姓谱、百家谱和记录一地各家族状况的郡谱、州谱存在,宋代以后则没有了。

家谱类型中,更有一种专门记录本家族所有庶母的极为特殊的类型。封建时代,妾在家族中是没有地位的,反映到家谱上,通常是不被收录,除非生有儿子,方才被收入,即使收入著录,内容也极为简单,仅为某氏,所生子女人数、名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上不去。与此相反,明朝万历年间,金应宿修有六卷本的专门记录本家族各支庶母132人的庶母谱——《珰溪家谱外戚篇》;清代乾隆年间所修的《芝英应氏宗谱》后也附有庶母谱,上谱的庶母每人均有小传,内容包括姓名、籍贯、父名、生卒年月日时、葬所、子女,以及懿行、诗文等。家谱是一种被供奉于祠堂,接受族人祭拜的极为正式的家族文献,在这种文献中,正式确立了庶母在封建家族中的地位,不能不引起后人的重视。可以这么认为,庶母谱的出现,对于中国传统礼教是个冲击,然而,这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后代似乎也没有仿照者。

明初太祖洪武年间曾官修过《明主婿》一卷,专门收录明太祖及众亲王所招女婿情况,成为中国古代文献中极为特殊的专收女婿的谱牒,这种女婿谱在其他文献中尚未见到记载。

唐朝还有专记皇后的皇后谱牒和专记自唐高祖至昭宗各朝诸王公主的《圣唐偕日谱》,取义为“逐帝书出,号曰偕日,与日齐行之义也”。此外,也有专记自唐高祖至宪宗时诸王孙的《皇孙郡王谱》和宪宗元和年间至文宗开成年间所封公主的《元和县主谱》。

汉代还有一种专门记录家庭恩荣情况的家谱——《邓氏官谱》,集中记载了东汉时期大官僚邓禹家族历代受宠贵的历史。宋代以后,这类恩荣的内容在每部家谱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和篇幅,因而,再也没有必要单独编制恩荣谱了。

皇帝的家谱叫玉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