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海津讲坛荟萃:春节习俗传承演变创新

海津讲坛荟萃:春节习俗传承演变创新

【摘要】:说到春节习俗,人们总会想到一首童谣。这类童谣主要说的是准备过年和过年三十,迎大年初一,还不是春节的全部习俗。下面我们就说说春节的主要习俗及其演变的过程,从中也能看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盼和随着时代的变化种种理念随之发生的积极变化。每至春节前夕的这样一次卫生大扫除,最令人难忘。“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传承至今,正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说起祭灶习俗的起源,实则源于人类用火的记忆。

说到春节习俗,人们总会想到一首童谣。2018年1月20日天津《今晚报》转载了王和平先生的一篇说春节童谣的文章,里面提到一首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买年肉);二十七,宰公鸡(洗疚疾);二十八,把面发(贴花花);二十九,贴倒西(做黄酒);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初一初二满街走)。”

当然各地童谣不尽一致,有的说“老太太老太太您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九去打酒”等。这类童谣主要说的是准备过年和过年三十,迎大年初一,还不是春节的全部习俗。下面我们就说说春节的主要习俗及其演变的过程,从中也能看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盼和随着时代的变化种种理念随之发生的积极变化。

1.扫尘——洒扫去尘秽净庭祈新安

“二十四,扫房子”,南方叫“扫尘”。还记得我小时候(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春节前夕家家户户扫房子的情景,但不一定都是在腊月二十四。扫房子往往选择在星期天,父亲公休歇班,父亲母亲齐动手。我稍大一些后也参与其中。先登高手持笤帚扫房顶,再扫四墙至地面,而后再糊粉连纸(一种白色的正面较光平、背面较粗糙、比较薄、大开张的纸,和如今半透明的可以靠在字画上描摹的粉连纸有所不同)。这可是一个技术活,由于开张大,纸薄,糨糊不能熬得太稠,稍稀些便于拉刷。再一手拖纸,一手持小扫帚(床上、炕上使用,俗称炕笤帚)粘贴、轻扫、抚平,先糊房顶,再至四墙。我是父亲的助手,父子合作,有时干到深夜。糊毕,顿觉焕然一新。到了七八十年代,不再糊粉连纸了,而是改为刷“大白”(刷浆),买来大白粉,掺以蓝靛,再倒入水,以火碱搅和,稀稠适当。那主要是我的工作了。每至春节前夕的这样一次卫生大扫除,最令人难忘。

中华民族的这一习俗由来甚久。早在3000多年前商代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帚”字“”,簸箕的“箕”字“”就是“其”字,后来因“其”借作它用,“一借不还”,本意用来盛谷物、杂物的“其”字便改为“箕”字,这与制作材料多用竹条编成有关。“”字,形如用植物的苗条做成的可以轻扫地上炕上杂物尘土的笤帚。打扫的“扫”的繁体字就是“掃”,指用手持帚的扫除,“”字,形如人用双手捧簸箕盛装垃圾,口朝上。

传说尧舜时已兴“扫年”,到了汉唐以后已经盛行了。

扫尘活动又不止于扫房子。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最念母亲辛劳:拆洗被褥不得闲,清洗家具面面俱到。“擦铜活”就是其一。先将炉灰用簸箕簸细,然后倒上少量清水,用白菜根蘸灰,擦摸柜上、门上、箱上的铜拉手、铜装饰、铜锁钥以及铝锅铝壶等,反复打摸,直至锃光发亮。那些旧家具现已不存了,但有些铜活我一直保存下来,用作纪念,纪念母亲,也纪念那个时代。

“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传承至今,正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这种习俗由净庭清扫而及每个人的净身洗澡,由物及人来了个年前大清洁,将污秽留在旧岁,以清新迎接新年,实在是讲卫生防病疫,求得来年更安康的大好习俗。

2.送灶——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我国古代民间每逢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家家有祭神的习俗。各家厨房均设有一个灶神位,多用红漆木板制作。隋唐以后有了雕版印刷术,木版彩印的灶王画像开始出现。民间将神像贴于厨房灶台的上方供奉。灶神又称司命、灶君、灶王等等,俗称灶王爷。但《庄子·达生篇》记载:“灶有髻”。灶神有髻,当是女性。西晋史学家司马彪为此作注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这样说来,当称为“灶王奶奶”了。这种传说应当与人类社会原始时代居家管理火的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女性有关。被视为神,正是母系氏族公社时代母权制特点的反映。而后进入父系氏族时代,再步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男性取代了女性的地位,灶神也就由女性变成了男性,于是有了“周礼以灶祠祝融”(《说文解字》)和“炎帝作火食,死而为灶神”(《淮南子·氾论训》)等新说法。最初灶神只是职掌灶火,管理饮食的神。后来,权力扩大,竟能考察一家的善恶功过,能掌一家祸福,在一定的时间上奏天帝,并给所在人家降福或降灾,祭灶神就成了一家一户祈求降福免灾的重要活动了。祭祀的时间,汉代以前是在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夏历的四月,汉代以后变为腊月。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曾有一首记述当时祭祀灶神情形的《祭灶词》最为生动具体:“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祭灶时,要烧纸钱、供酒宴、供饧糖,灶神像两边书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去祥”。饧糖,用麦芽或谷芽制成的瓜状的糖,吃起来粘牙,目的是甜灶神嘴巴,让他多说好话;粘灶神嘴巴,让他难讲坏话。七天以后,灶神返归人间,另有个仪式叫“迎灶”,那时恰在除夕之夜,人们将新“请”的灶神像贴在墙上,供上祭品。

关于“祭灶”,我还存有儿时的些许记忆。20世纪50年代初,记得家里有一面墙壁,靠墙角下方有一陶制水缸,缸上方墙上贴有一张画,画上有一条鲤鱼,写有“吉庆有余”四字,长约二尺。画的再上方,有钉靠挂在墙上的一块可供祭品的横木版,其上层是灶神像,具体的祭灶内容和形式已无印象,因为破除迷信,母亲早早地就把它去掉了,那时我大约四五岁,具体时间当是1951~1952年。

说起祭灶习俗的起源,实则源于人类用火的记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之《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人类对火的使用,是人的新的解放手段。”用如今的语言讲,它应该是人类第一次开发了一个伟大的能源:从使用自然火,到钻木取火、用火,这使人类的生产活动伸向了更广阔的领域。在世界各地发现的早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有不少用火的遗迹。最为著名的是我国周口店北京猿人洞穴遗址,洞穴自上而下有13层文化堆积,而其中好几处是灰烬堆积层,最厚的地方竟达6米。灰烬层中有许多被火烧过的骨头、朴树籽,还有一块紫荆树的木炭。这表明北京人已经知道用火取暖、烧烤食物,甚至掌握了保存火种的办法,这一切都有利于人类体质的发展,也说明人类掌握了战胜寒冷的武器,扩大了活动的范围,生产劳动领域更广阔(用火制作工具、狩猎等等)。人类为了纪念自己的这一伟大成就,产生了不少关于取火用火的神话传说。在外国有希腊神话,归功于盗取天火到人间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在中国则归功于凭靠自己的力量钻木取火的燧人氏

祭灶神的习俗实际上就是进入文明时代后的人们对于人类最早的能源开发——火的应用的一种神话纪念活动。现代社会已经去除了这一习俗,但腊月二十三熬糖做糖瓜粘,置美食,过小年,还在不少地方不少家庭存在着。我们天津市红桥区就有熬糖马家用古法制作药糖的历史,这种制法成为了红桥区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有专门的介绍。送灶、迎灶习俗不在了,但忆起旧俗的起源还是能够给予人们不少文明发展的启发。

3.贴年画贴门神贴春联贴吊钱——采买张贴年味酣

年前紧张的采买、张贴等其他准备工作也是过春节过大年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少了这一部分,就少了年味。当然,一些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变化。

(1)贴年画——几多年画几多情时常回首情愈浓

罗启荣、欧仁煊编著的《中国年节》书中摘引了一首歌咏年画的诗:“兰荷菊梅开满墙,满屋似闻花芬芳。引来燕雀檐前闹,直冲屋里抖翅膀。”这首诗描绘了春节将至,家家户户贴年画、挂年画的欢乐情景。

早年的年画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绘画艺术明末清初出现了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其中就包括我们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此外还有苏州的桃花坞年画和山东潍县的杨家埠年画。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画面热闹,题材多为五谷丰登、春牛、婴儿风景、花鸟等。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尤以细巧、典雅著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年画在传统年画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题材内容更加丰富,除了一些加以创新的颇具健康意味的传统文化年画外,还增加了反映现实生活的年画,潜移默化地起着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热爱劳动、热爱社会主义等教育作用。我在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是我家此类年货的主要采买者。那时我见的年画已经不是木版年画,而是现代技术的印刷年画。我最喜欢选择颇有新意、色彩清新艳丽的人物画、风景画。有一幅年画至今记忆犹新,内容反映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苏友谊:北京天安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少先队员。外国欧式风格的建筑,因为少见而感觉非常新奇,那建筑顶端的五角星令我印象十分深刻。除此之外,还要买十几张墙围纸,以贴在床周围的墙上,与年画上下相接,顿觉年意浓浓。进入七八十年代,贴年画的习俗逐渐被日益兴起的挂历风所取代。一幅挂历多则十二张画,少则六张画,可说是同一类年画的连续剧。由于纸张厚实光滑,印刷精巧,特别是绘画(有的是影视剧照)精良,深受百姓欢迎。记得我上山下乡返城上大学以后,连续好几年每至春节便为第二故乡寄去多幅挂历,还曾赋诗一首,其中两句是:隔山隔水难隔心,苗壮更思育苗人。

如今挂历也已不多见了,代之以更加精致的镜框画、装裱的卷轴书画等等,可以常年悬挂,但毕竟少了些年来了贴年画的年味。

(2)贴门神——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年画的习俗最初是由贴门神画演变而来的。提到门神就又与一种桃符文化联系起来。人们都还记得宋代王安石那首著名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相传始于汉代,也叫桃板。自古以来,中国人便认为桃木有驱鬼辟邪的功效。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颗大桃树枝繁叶茂,树冠伸展覆盖达三千余里,叉枝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中有百鬼出没,树下有神(shēn)荼(shū)、郁垒(lǜ)二神镇守,严格控制鬼的活动,一旦发现害人的恶鬼,便以芒苇编成的网索缚住,喂给专吃恶鬼的神虎充饥。后来人们就削桃木为神荼、郁垒之形,立于门上,以此御凶。再后来便演变成在桃木上画两个神像,题以神荼、郁垒之名,挂在门上,这便是“桃符”了,神荼、郁垒就成了最早的门神。关于门神还有钟馗的传说和秦琼(秦叔宝)、尉迟恭(尉迟敬德)的传说。前者说的是唐玄宗因病卧床夜梦钟馗捉小鬼,刳(挖)目而食,梦醒而病愈,遂令著名画家吴道子依梦中所见画钟馗像的故事。至五代,北宋贴钟馗像为门神已成除夕夜的习俗。后者说的是唐太宗患病未愈,梦鬼魅呼号,夜不能寐,功臣名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为保护唐太宗而戎装站于门外,太宗果然未再受惊扰。于是唐太宗命令画工画二将图像,挂于宫门左右,以祛邪祟,后传至民间,他们便成为了一代新的门神。

如今贴门神的习俗已退出了年俗舞台,但其中的驱恶除邪保平安的祈愿却永远存留在人们的心中。

(3)贴春联——我欲与君行拟联诉衷情

春联文化是桃符文化演变的另一种形式。据《宋史·卷479·世家·西蜀孟氏》记载,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皇帝孟昶命翰林学士在桃符板上题写联语,以庆祝新年。学士写罢,孟昶觉得欠佳,便亲自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另一部史书《蜀梼杌》也记载了这件事情。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1993年2月天津《今晚报》登载的何长江先生的一篇文章《谁写下了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又做了一条修正,文章引述了《茅亭客话》所载宋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除夕后蜀孟昶的皇太子写下的早于他父亲的一副春联:“天地垂庆,地接长春。”但孟昶的春联更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后来桃木板春联渐为纸制春联所取代,更便于普及了。

五代之后,春节贴春联逐渐成为民间的重要习俗之一,并且平日逢吉日佳节,都贴在门上。建筑物的楹柱上也题写张贴联语,但这应当称对联、楹联、门对。罗启荣先生考证正式命名为春联乃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建都金陵(南京),除夕前传旨,令公卿士庶之家皆须门口“加春联一副”,他要微行出观。皇帝提倡,春联之习自然日盛。

题写春联,实际上是诗歌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仅为上联下联两句,只是要求上、下联须字数相等,词性相当,音调平仄相谐,若进一步要求则还须内容相关、节奏相应、结构相同。还记得儿时每逢春节,父亲总要自己书写春联,还有门楣上的“横批”(也称“横楣”),内容多为四个字(如“普天同庆”等),还有福字、“出门见喜”、“抬头见喜”(贴在家门对过的墙上)等。倚桌观看,和父亲一起张贴,既是学习,又充满乐趣,这是春联以文化人的魅力啊!上小学时有毛笔书法课,还记得教书法美术的苏老师,头发已经花白,身穿夹克上衣,总是那么整洁,讲课生动,要求严格。他教过我们如何写对联,“雪压青松松更青,霜打红梅梅更红”就是我们练习时我印象最深的一副。那年过春节,邻居大婶让我帮忙写副春联,我便未加谦辞,用毛笔书写了刚刚学过的“雪压青松”联。现在想来,那副对联从内容上看还算不得是春联,但那是我第一次为人家写春联啊,所以记忆至今。2018年,我已退休十年,又为人家写了春联:“今岁贺新春,举国欢庆新时代;明朝书美景,万众喜迎美小康。”

春联文化一直与我们同行。春联,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和诉不尽的情感。

我欲与君行,拟联诉衷情。

还有一项和贴对联同时进行的工作就是贴福字,或正贴或倒贴(取谐音福到意),大门多正贴,其余地方灵活随意。这里我们只从文字学角度说一说福字的本意。

福字的甲骨文由示、西、共三部分组成,示的本意是上面可以摆供祭品的灵台(“小”字是底架的简化)。福字像是双手捧酒在示前祭祀,祈求降福的样子。祭祀之后将酒散给众人饮用,叫散福。家家户户贴福字正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4)贴吊钱——二十九贴倒西吉祥祝语红钱柳

贴吊钱是春节习俗中最醒目最红火的一项内容,它贴在门、窗上,随风飘舞,与春联交相辉映。满城满村一片通红,辞旧迎新,最富年味。

吊钱又称“门签”“过门笺”“门吊子”,它的来历,据说是和前面提到的驱赶“年”兽习俗相关。“年”这个怪兽有二怕,一怕声响,二怕红,于是人们烧松枝竹叶发出爆响声以吓“年”,后又以放爆竹吓“年”,又以烛火和挂贴红色的门签、红色吊线刺“年”的眼目,以驱赶“年”兽。

又相传,商周之际,姜子牙封神时,老婆也来讨封,但神号已满,只好拟封“穷神”,但有附加条件即“见破不入”,“穷神”不能进穷人家,只能进富人家。后来人们为了阻止穷神脚步,逢年过节就挂些破布条于窗下,再后来渐渐演变成各色纸条,最终成为红色的吊钱。(www.chuimin.cn)

这些传说实则反映了人们驱恶祈福、拒穷求富、免遭灾祸贫穷的美好向往,也正因为如此,贴吊钱的习俗便相承不绝。自汉代以来已有相关的记载,到清代正式形成挂钱。清代的《燕京岁时记》《帝京岁时纪胜》都有过这样的记述:“彩幡就剪绿杨丝”“题向花笺贴绣楣”“挂钱辉五色”等等。清代天津诗人周宝善作诗说:“先贴门笺次挂钱,撒金红纸写春联。”

我对贴吊钱情有独钟。小时候念童谣“二十九,贴倒西”,并不明其意,而且听成了“二十九,贴倒柳”,以为那吊钱下端圆形方孔的铜钱形下面垂下的十几个柳叶状的红纸穗,就是所说的“倒柳”,后来方知,“倒西”是取谐音“到有”意,福到钱有。“西”的甲骨文“”、金文“”都是象形字,本意是酒瓶。汉字中,凡由“西”字组成的字大都与酒有关,如“酌”“酤”“酣”“醉”“酿”等。从甲骨文、金文字形中又受到了启发——大概那个柳叶形纸穗,因与“”“”形近,且又因年到打酒、饮酒的缘故,于是便有了双重意味的“二十九,贴倒西”。

天津人盛行贴吊钱,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吊钱上都有吉祥语的镌刻:合家欢乐、吉庆有余、吉祥如意、万事如意、金玉满堂等等,少有变化。我常想,制作吊钱的手艺者们如果对吉祥语加以文化语的革新,一定会受到越来越追求文化内涵的百姓们的欢迎。比如“读书取正”“读诗取志”“读易取变”“读骚取幽”“与兰同芳”“与莲同洁”“与梅同疏”“与菊同野”等等。

4.除夕——共迎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除夕,大年三十,是春节习俗中除旧迎新欢庆祥和的最重要的时间节点。

如果赶上那年的腊月只有二十九天,有九无十,人们也习惯地将腊月二十九称作大年三十,一定要赶回家过年,团圆守岁。

过去还有祭祖、祭神、放鞭炮等等,热闹非凡。

(1)祭祖——祭神祭祖自古传而今敬祖慎终远

祭祀先祖是大年三十除夕夜的一项十分隆重的活动。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每逢重大节日总不忘祭拜祖先。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灵。《红楼梦》第53回“宁国府除夜祭宗祠”对此有非常细腻繁复的描述。陆游的《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既告知了我们宋代已有家中祭祖的习俗,又告知了我们祭祖与家训的结合,体现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失地、盼望祖国统一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旧时祭祖是有许多形式的,如今各家多不延承了。我还记得小时大年三十晚上我家祭祖的一些情节。父亲先将亲手写好的“李氏門中先遠三代宗親”的长约二尺、宽约八寸的红纸字幅贴在桌子中央靠墙的上方,再摆上我祖父的相片(带老式镜框),尔后摆香炉、蜡签和供品,点上香和蜡烛,轻烟缭缭,烛火通明,颇有庄重感。我们兄弟要向祖先之像行鞠躬礼。礼毕,大家围坐在一起,母亲常在此时讲述曾祖父、祖父和家中的一些逸事,从中能知道些典故、悟出不少道理。还见过亲戚、邻居家也有类似的祭祖摆设。有的人家,屋子中间挂的字幅是“天地君親师”。

现在虽然不见这种形式了,但摆上先人的遗像和一些供果也还是有的。每年春节,我们仍然保留这个习惯,既是纪念,又是对子孙们尊祖慎终追远的一种教育。

(2)守岁——远古守岁防怪兽而后欢庆求和谐

年三十之后便是大年初一,一夜连双岁,辞旧迎新,人们往往达旦而不眠。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写过一首《守岁》诗:“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一些文人除夕守岁往往触景生情为诗为文。唐朝诗人贾岛曾于除夕时将一年所作诗置于几案上,酒肉为祭,焚香拜云:“此吾终年苦心也”,以求来年诗作再丰收。

宋代李处全有一首《南乡子》,词中有“奉劝大家多祝愿,何言?但愿今年胜去年”的句子。

三十晚上,守岁之前还有个重要的活动——吃团年饭即年夜饭。这是合家团圆喜庆,共享天伦之乐的高潮,也是春节的高潮。

改革开放以前,各家多自备酒席,是一年中菜肴最为丰盛的一桌饭。举家围坐,饭香盈屋堂,和美话家常,可谓喜洋洋。改革开放以后一桌佳肴不再是过去那样唯春节独有了,但人们仍十分看重,就在于合家团圆的亲情。在饭店预订一桌也是常有的事。

记得2012年壬辰年除夕,我们全家于银河购物中心(现万象城)亚洲土地餐厅共享年夜饭,大家欢声笑语相互祝愿,餐厅外文化中心喷泉正开,灯光四射,一时有感而作:“年夜频举剑南红,大龙小龙喜相承。家和最是这般好,品餐观景乐融融。可知亚洲有此地,守望银河满天星。诗圣诗仙今若在,也将把酒唱月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欢度新年的形式也在改变。过去守岁,真的是要通宵达旦的。儿时居住的大院(还套有两个小院)一共有13户人家,我们小孩子们聚在一起打着小灯笼满院穿走,边走边唱:“打灯笼会了,烤手了,你不出来,我走了……”大人则在吃年夜饭后,除了打打扑克、喝茶、聊天嗑瓜子之外,就是和馅包饺子。后半夜和衣而卧片刻,便迎来了大年初一。

如今达旦不眠多不存在了。现在是年夜饭有春晚伴,春晚连双岁,凌晨一过就入睡了。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近四十年,未曾中断。随着电视机在每个家庭逐渐普及和春晚节目的年年更新,看春晚成了新时代春节民俗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苏小明的《军港之夜》、朱明瑛的《回娘家》、蔡国庆陈红的《常回家看看》……仅仅这些充满爱国情、亲情、战友情的动听歌曲便让人们期盼不已,传唱不已,春晚功莫大焉!当然,随之人们艺术欣赏能力的不断提高,春晚节目难免不尽如人意。到人民群众中去,认真倾听百姓的意见和建议,是节目编导们改进节目质量的必由之路。

辞岁行礼给压岁钱是守岁中又一个颇为温馨的环节。除夕夜晚辈要向长辈行礼,之后长辈把装有少量钱币的红包赠给儿孙,并伴有温馨的叮嘱和祝福。钱不多,意味深长,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教育、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临近子夜凌晨,迎接新岁到来的鞭炮声便顿然响起,万炮齐鸣,烟花竞放,这便是往年春节习俗里不可或缺的“放鞭炮”。放鞭炮这个习俗在前面已经提及,也是源于古代的燃放松枝、竹枝以驱山鬼,古人称为“燎庭”。汉唐明清逐渐演变成放爆竹、火药、炮仗、鞭炮。清代《燕京岁时记》载:“每届初一,于子初后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连霄达巷,络绎不休。”这已与驱山鬼关系不大了。近几年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放鞭炮的习俗渐渐消退,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更明令禁止,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空气更清新,让人民的身体健康更有保障。

5.拜年——走贺分文岁月更素非识面也关情

“大年初一扭一扭”是春节童谣的最末一句,这最末一句却又掀起了又一个春节习俗的高潮。从年三十守夜,至次日新年第一天早晨,人们仅仅休息了一两个时辰便又开始忙碌起来。先是院落邻居间的走家串户,登门拜门,“过年好,过年好”不绝于耳,再就是至爱亲朋、同事、同学间互相走动、互致问候。这就是拜年习俗。

这一习俗的由来又与古代关于“年”兽的传说有关。在大年三十避开“年”兽的侵害之后(人们把肉食放到门外,然后关上大门),躲在家里,直至初一早上,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贺未被“年”兽吃掉。于是拜年之风绵绵相传,渐渐演变成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候拜年既有拜尊长、宗族拜访,又有官宦同僚、同窗好友互相问候。亲朋过多一时拜不过来,便用另一种形式“投刺”代替。它源于汉代,《后汉书·文苑列传·祢衡传》载建安初年,祢衡到许都(今许昌),为求进用,拟一封自荐书,欲毛遂自荐。“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自荐书长时间装在口袋里,以至字迹磨损不清,没有派上用场。到了宋代,士大夫便用这种投送名帖的办法相互致贺,名曰“投刺”。到了近代便有了形式精巧玲珑的贺年卡问世,以贺年卡形式拜年往往在年前投送。当电话普及,手机微信普及以后,电话拜年、微信拜年就成了解决亲朋过多又要前往拜年之烦的一种最受欢迎的形式了。

拜年新形式出现了,但时间充裕时至亲好友还是要亲自走访。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人们主要的还是走家串户,登门拜贺,我小时对此乐而不疲。先是和母亲在大院里挨家拜年问候,带些礼物到亲戚家走访致贺;再大些便代替母亲独自一人去各家拜年,这对我后来上山下乡与老乡亲切交往,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领导每逢年节的探望老教师老领导以及与同学同事的相融共事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莫大益处。我年纪不大就已感到邻居间平时的一些磕磕碰碰恩恩怨怨在大年初一的一声“过年好”中便悄然化解。真可谓:“远近亲邻皆走访,一声问好道情长。包容宽厚弥疏隙,相助相携美善扬。”

单位里盛行的年前年后的团拜和慰问,实质上也是拜年习俗的延伸,这些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人伦人情、追求和谐的精华,想起了:“德不孤必有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之用,和为贵……”

6.尾声——初五过后渐低潮正月十五闹元宵

大年初一的拜年往往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俗语讲:“十五拜年不算晚”。初一、十五之间,有个“初五”不拜年的旧俗,现在也不太讲究了。但初五之后毕竟不再像之前那么热闹,春节之俗渐入低潮。而正月十五闹元宵,又掀起了一个新的小高潮,赏花灯、吃元宵、走百病、打灯谜等活动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尽的欢乐。

元宵佳节同样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它起源于汉代,盛行于隋唐,一直延承于近、现代。历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咏灯咏月的名篇。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又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后,人们的生活渐渐恢复到以往的平静节奏。但至正月二十五又有个小节来临,就是“填仓”。这是正月里的最后一个节日。

所谓“填仓”是将过年时贴过的吊钱、福字等揭下,捆围成圆形置于地上,中间填压谷物、钱财等,意在来年五谷丰登,填满谷仓,财源滚滚,这又与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人民的期盼有关。中国自古以来讲“民以食为天”,粮商米贩还要祭拜仓神呢。河北地区有民谣“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我前些年随市社联扶贫工作组到武清区陈相庄村慰问并宣讲春节文化,休息时与老乡攀谈知道当地也有填仓习俗,他们叫作“打囤填谷”。

至此,春节的系列庆祝活动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