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莫辨风流滋味佳,陈昌浩演唱与何公相似

莫辨风流滋味佳,陈昌浩演唱与何公相似

【摘要】:而这段唱腔则是在去花园前,向贴心丫环玉兰表明心迹时所唱。陈昌浩先生的演唱,也与何公一样,是以假嗓模仿旦角,用[散平湖]的曲调进行抒发。与何公前段相比,一个以激越见长,一个以柔情取胜,风韵别具,各有千秋,值得后人认真学习、研究。其父柴佳才从事曲艺行业。长期在宁波城乡唱堂会,受到听众好评。1950年在堇风甬剧团任演奏员。

选自《果报录》唱段

注:这段唱腔,与前面何贵章先生演唱的《梅花三弄不如凤求凰》一样,都是四明南词精品书目《果报录》中的女主角刁刘氏在闺楼抒发思唐、伤春之情的内心写照。“品箫”一回,说的是刘氏到花园操琴,引来书生王文,以箫配和,二人各在乐曲声中,品出对,方心情,终成苟合。而这段唱腔则是在去花园前,向贴心丫环玉兰表明心迹时所唱。陈昌浩先生的演唱,也与何公一样,是以假嗓模仿旦角,用[散平湖]的曲调进行抒发。与何公前段相比,一个以激越见长,一个以柔情取胜,风韵别具,各有千秋,值得后人认真学习、研究。

【名家小传】(www.chuimin.cn)

柴彬章(1908~1963):宁波市人。其父柴佳才从事曲艺行业。他从小受到父亲的艺术熏陶,十二岁就随父学敲扬琴、弹琵琶、拉二胡,之后拜陈昌浩为师学唱四明南词。长期在宁波城乡唱堂会,受到听众好评。1940年去上海从事唱堂会,唱电台。1950年在堇风甬剧团任演奏员。1951年返甬,进凤仙甬剧团任演奏员,兼教四明南词唱腔。1959年9月调入宁波市戏曲学校曲艺班任教。他对教育一丝不苟,着力于艺术上的传、帮、带。曲艺班的主要学生有:干筱英、励成龙、陈祥源、钱元明等,后来都成为曲艺团中四明南词的骨干。1962年,他不顾年老体弱,率弟子金凤仙、干筱英去苏州评弹学校取经,从中吸取兄弟曲种的营养和精华。他一生中为四明南词的继承与发展做了辛勤的努力,主要演唱曲目有《玉蜻蜓》、《珍珠塔》、《双珠凤》、《盘龙镯》等。他的唱腔字正腔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他对演奏的乐器,从琵琶到三弦、箫、二胡、扬琴等,件件强项,特别是琵琶,在南词同行中誉称为“活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