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角色主要用于分析业务,而业务分析的结果是要与客户交流并达成共识,因此业务角色应当能够映射到现实业务中的工作岗位设置、工作职责说明等,并且最好使用客户习惯的业务术语命名。在方法论中业务角色具体用来获取业务用例,分析和完成业务情景建模过程。业务角色的分析和业务用例其实并无先后顺序,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相互协助、相互验证的关系,可以经过多次迭代逐步修改和完善。......
2023-11-17
对于薪酬管理业务,边界之外的涉众包括财务部主管、财务部出纳、综合管理部主管等即为业务主角。边界内的银行角色辅助业务主角们共同完成薪酬管理业务,因为银行是被动参与的,所以银行是业务工人。具体情况如图5-5所示。
图5-5 业务角色视图
讨论一:
业务角色与涉众的区别在于:第一,涉众是与业务相关的利益人员而业务角色是指在现实世界中参与整个业务活动的人员;第二,来源范围不同:涉众包含业务提出者、业务管理者、业务执行者、第三方、承建方等(涉众并不一定是人,也可能是相关机构和相关法律法规),而业务角色则是与业务领域问题直接相关的人。第三,业务角色也是涉众的一部分。
案例&知识:
例如,薪酬管理中的涉众有综合管理部,但是在业务角色中不包含综合管理部,而将其演化为综合管理部主管。综合管理部和综合管理部主管为代理(泛化)关系。
从对象关系上来说,综合管理部包含综合管理部主管。(www.chuimin.cn)
从业务上理解,代理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例子。例如律师代理委托人处理法律事务,主张和利益一定是来自委托人自己的,律师并不能擅自做主,但是具体的操作过程则由律师来决定,委托人可能完全不参与业务本身。而在我们的业务中关于综合管理部的相关业务均为综合管理部主管在执行,所以综合管理部并不是业务角色。
在寻找业务角色过程中,涉众分析报告是很重要的分析来源,一般来说业务角色通常可以从涉众分析当中获得。业务角色一旦决定代理哪个涉众,就一定要受到涉众期望的制约。虽然业务角色不能够逾越或改变涉众期望,但是能够自行决定实现涉众期望的过程。
讨论二:
业务角色,之所以加上业务二字,是因为业务角色确实区别于系统用户。系统用户是系统的实际操作者,它可以是一个逻辑的名称,也可以是某种系统角色。在系统中,系统用户通常都有ID,系统会为其建立会话(Session),系统用户有存在范围(Scope),也有生命周期(Duration)。系统用户在系统中是需要编程实现的。
但业务角色是用来分析业务的,它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转化成一个系统用户。本案例中的银行和综合管理部主管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银行不参与实际的薪酬管理系统的操作,所以不能转化为系统用户。反之,综合管理部主管参与薪资表的审批等系统操作,故综合管理部主管可以转化为系统用户。
另一方面,业务角色用于分析业务,而业务分析的结果是要与客户交流并达成共识的,因此业务角色不应当被过分抽象化和虚拟化,即便有增强系统扩展性的理由,业务角色也应当能够映射到现实业务中的工作岗位设置、工作职责说明等,并且使用客户习惯的业务术语来命名。这将使你与客户有着共同的语言,便于客户理解而获得正确的业务需求。如果客户不能理解一个业务角色在他的实际业务中对应的是什么工作岗位,那么得到的业务需求很可能就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有关软件需求工程的文章
业务角色主要用于分析业务,而业务分析的结果是要与客户交流并达成共识,因此业务角色应当能够映射到现实业务中的工作岗位设置、工作职责说明等,并且最好使用客户习惯的业务术语命名。在方法论中业务角色具体用来获取业务用例,分析和完成业务情景建模过程。业务角色的分析和业务用例其实并无先后顺序,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相互协助、相互验证的关系,可以经过多次迭代逐步修改和完善。......
2023-11-17
此视图描述了薪酬管理中各业务角色在根据业务目标“实现工资管理业务信息化”划分的边界内各自要做的事情,每件事即为一个业务用例。我们从以下两点对业务用例做进一步讨论:讨论一:划分业务用例的难点在于对用例粒度的把握。而其具体步骤为:图5-6薪酬管理业务用例视图总经理审核薪资表是否通过,不通过则打回到综合管理部主管处。......
2023-11-17
业务目标又称为业务前景,是对要建设的系统的展望。业务目标非常重要,在定义边界一章中会看到,边界正是基于业务目标来定义的。投资构建系统的原因,以及这样做利益相关者会从业务中得到什么,这些都可帮助确定业务目标。业务目标不仅仅是要解决问题,还要提供业务上的效益。业务目标大部分情况下是由客户提出,当然也可以由开发方整理得出。在初步了解业务目标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找出项目范围内的利益相关者。......
2023-11-17
为了真正理解客户的需求并给出满足这些需求的解决方案,必须理解真实世界中的问题。这些工作包括业务背景调查、业务前景分析、业务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等。在统一过程中,以上内容汇集到被称为《前景》的文档中。业务前景和客户期望所描述的内容与UML分析技术关系密切,严格来说,这些正是UML分析的开始。这几部分基本囊括了薪酬管理系统的主要业务范围,读者可稍作了解。......
2023-11-17
图3-4薪酬表表头图3-5薪酬业务对象在上述业务对象的获取中,首先将薪酬表转换为业务对象,当然RA人员在获取原始表的同时,需要初步了解表内元素的基本含义,在转换为业务对象时,在相应的备注信息栏中予以说明。......
2023-11-17
业务用例视图是表达客户业务执行的静态视图,是实现某关联业务目标的具体体现。业务用例可以从需求调研收集的岗位手册、业务流程指南、职务说明中获得,也可以从涉众期望中获取,当然与客户的会议、访谈及其他形式的沟通都是获取业务用例的方法。当然在2.2.2节提及获取业务用例的时候,要时刻记着业务用例的完整性,避免将步骤作为用例,业务用例是一项完整业务汇集的过程。......
2023-11-17
要给一个名词下定义,是一件很严肃和严谨的事情,因此,要给出需求工程准确的定义是不太现实的。本书从方法论推进和实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本书对需求工程的理解和定义。需求工程是面向业务全局、系统顶层的一种着眼于软件过程全过程的工程,是将客户业务作为内部研究对象、将软件工程实施作为外部研究对象的工程。之后,书中提到的需求工程即以此定义为准。......
2023-11-17
在方法论中业务场景视图作为对业务用例的汇总和分析,呈现出一种自底向上的过程,一方面是方法论贯彻“正向可推导,反向可追溯”思想的体现,所有活动都来自业务用例;另一方面是对业务用例和业务场景的相互检查,形成的核实机制。RA人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核对业务用例和业务场景的完整性和实效性。......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