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确定业务目标-软件需求工程

确定业务目标-软件需求工程

【摘要】:业务目标又称为业务前景,是对要建设的系统的展望。业务目标非常重要,在定义边界一章中会看到,边界正是基于业务目标来定义的。投资构建系统的原因,以及这样做利益相关者会从业务中得到什么,这些都可帮助确定业务目标。业务目标不仅仅是要解决问题,还要提供业务上的效益。业务目标大部分情况下是由客户提出,当然也可以由开发方整理得出。在初步了解业务目标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找出项目范围内的利益相关者。

业务目标又称为业务前景,是对要建设的系统的展望。客户立项准备开发一个软件系统,一定会对这个系统有明确的展望,即建设系统的目的是什么、准备用来做什么。业务目标非常重要,在定义边界一章中会看到,边界正是基于业务目标来定义的。

投资构建系统的原因,以及这样做利益相关者会从业务中得到什么,这些都可帮助确定业务目标。对于业务目标,首先应该知道的是,关于业务的所有决定都由这个目标驱动,因此,可将业务目标作为最高层次的需求,且所有后续收集的详细需求必须为实现该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在项目启动阶段,这个目标应该用清晰、无歧义和可度量的方式记录下来,将项目的效益量化。这种量化让目标可测试。

怎样才能清晰地说明目标,这要从一份用户问题或项目背景的描述开始。项目启动小组必须熟悉掌握项目的业务问题,这样才能从中发现需求,并为问题的解决做出最大贡献。上一小节已经简单介绍了“薪酬管理项目”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就是理解和分析业务问题的基础。

一旦清晰地理解了业务问题,就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即找出业务目标。从“目标、效益、标准”三方面寻找合适的项目目标。

目标:问题是手工整理薪资表容易出错,且效率较低。这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是不再采用手工整理文件的管理方式,将薪资信息共享化,缩短文档整理时间。因此,业务目标可以写成:“利用薪酬管理软件系统平台,下载/上传考勤记录、审批月度薪资表等。”

业务目标不仅仅是要解决问题,还要提供业务上的效益。如果存在这种效益,就必须能够被度量。

效益:缩短文档整理时间。

标准:这个效益是否可度量?答案是“是”。系统的成功可通过文档整理时间的减少来度量。

因此,度量标准可以这样写:“使用系统后,文档整理时间差要大于5天。”

该目标是否可行?让关键利益相关者参加需求调研的一个原因就是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一个利益相关者是综合管理部的办事员。综合管理部办事员证明了文档整理时间是可以缩短的,期望的结果是切实可行的。

该目标是否能达到?代表系统设计者、构建者的技术专家的利益相关者让项目启动会议的参加者相信,技术是可获得或可建造的。

但是,如果不能清楚地知道系统打算做什么,不知道怎样度量系统的成功,就不可能构造出正确的系统。(www.chuimin.cn)

一般都会根据对业务概况的了解来整理业务目标。业务目标大部分情况下是由客户提出,在招标书里一般都有相关的描述。当然也可以由开发方整理得出。了解薪酬管理的业务流程和项目背景后,就能勾勒出这样一个薪酬管理软件系统:

员工可以查看自己的考勤记录以及薪资单;能够在考勤或薪资出现异常的时候进行申诉。上级领导可以查看下级的薪资情况。部门经理可以审核下属员工的考勤和薪资申诉。总经理和董事长可以查看各部门薪资汇总情况;可以对月度薪资表进行审核。财务部可以审核月度薪资表;能够在月度薪资表审核完成后发放薪资。综合管理部可以审核考勤和薪资申诉;可以修改考勤记录及薪资表;可以维护员工信息及薪资等级表等相关表单等。

业务目标大部分情况下是由客户提出,当然也可以由开发方整理得出。在薪酬管理案例中可得到一些业务目标:

(1)实现工资管理业务信息化。

(2)规范工资管理。

在很多项目里业务目标仅在项目启动的过程中使用,最多在分析业务范围时起一点参考作用,很少有人用业务范围来进行设计分析。在这本书所介绍方法里,业务目标是进行分析的第一步,从需求开始,所有的工作都由业务目标开始推导。(实现了信息系统对接,企业可以随时了解原配件到厂的时间)和较低的废品率。

案例&知识:

老余是某生产企业的信息主管,有一次他们的老总到国外考察归来之后给他下了一个任务:全面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且承诺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面对这样的目标,老余是一筹莫展。在一次朋友的闲聊中笔者给他了一个建议:你应该先问问你们老总这次考察的见闻。

几天之后老余又找到了我,兴奋地告诉我说他找到目标了。原来他们老总在这次考察的企业中,有两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了原配件采购的透明化

有了这样的信息之后,老余就可以聚焦于这两个问题,对它进行分析就可以找到适合的范围了。

在初步了解业务目标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找出项目范围内的利益相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