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以人为本,构建涉众视图,优先级期望及项目建设参考

以人为本,构建涉众视图,优先级期望及项目建设参考

【摘要】:图3-3综合管理部期望在涉众的案例中,根据需求调研结果建立了涉众视图,当然,也可以根据项目大小,按模块或者子系统分别建立涉众视图,并展示涉众间关系。针对每个涉众可以以表格形式展示其期望,并标识出优先级,作为后续设计及开发任务安排的依据,以及项目建设的参考。

在了解业务目标之后,是否马上开始了解业务具体情节,进行业务建模了呢?先不要着急,既然是一个软件系统,免不了需要人参与。那么我们就从人入手,了解与列出来的目标有关系的人和物,应用5W2H原则就是回答WHO的问题。一般来讲,在软件工程领域使用stakeholder来表示,我们这里称为“涉众”,当然也有翻译为“干系人”,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人”是一种概述,其实范围比较大,可以包括所有和系统建设以及目标相关的人和物。涉众,是指与要建设的业务系统相关的一切人和事。涉众不等于用户,用户通常是指系统的最终使用者,只是涉众的一部分。对于软件项目,特别是MIS系统我们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大类去寻找涉众:业主、业务提出者、业务管理者、业务执行者、第三方、承建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用户等。当通过以上大类的发现和定义涉众之后,我们就可以针对涉众进行涉众关系及涉众期望的需求调研汇总,当然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是准确描述涉众情况和他们对系统建设的期望,不需要过多涉及业务细节。对于涉众的基本信息,我们可以从岗位职责、规章制度、业务手册、需求调研记录、与客户访谈以及会议纪要等信息获取,最终形成一份在整个项目期间可以不断动态维护的涉众分析报告(主要包括:涉众概要、涉众简档、用户概要、用户简档等)。

在本案例中,我们依据涉众的定义,参考涉众大类,经过关联性分析得出了如图3-2所示的涉众视图,以及涉众间的依赖代理关系,如,银行也是涉众之一,但是在案例中的公司,银行的工作实际上完全由财务部门代理。

图3-2 薪酬模块涉众

针对每种类别的涉众,需要对其进行编号,总结分析其主要期望,并根据此涉众在项目建设中的地位和其期望与项目建设的关联度,参与当前互联网流行的评分使用五级量化标准对涉众的每个期望进行量化。这里选取综合管理部的涉众期望作为示范,展示了期望的编写规范及形式,如图3-3所示。

(www.chuimin.cn)

图3-3 综合管理部期望

在涉众的案例中,根据需求调研结果建立了涉众视图,当然,也可以根据项目大小,按模块或者子系统分别建立涉众视图,并展示涉众间关系。针对每个涉众可以以表格形式展示其期望,并标识出优先级,作为后续设计及开发任务安排的依据,以及项目建设的参考。

经过涉众分析形成了从需求调研中获取的参与者的基本信息,在后续的需求建模过程中可以根据项目的推进和深入,不断丰富或修改涉众信息,保持一种动态维护的状态,同时涉众也是需求建模方法论的业务模型中业务角色和系统模型中用户演化的基础。

在需求建模方法论中我们将业务目标分析和涉众分析作为需求准备阶段,主要目的是获取项目概况,掌握建模方向,了解业务背景,梳理相关人员,由此搭建起对业务领域的初步全景,为下一阶段的业务建模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