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法论中原型界面就是原型,并不代表系统的最终实现,可以使用草图来表示。图3-18审核薪资原型界面同时配合原型界面的使用以及为设计人员提供关键元素,每个原型界面都有对应的用例脚本展示,主要以边界类、业务类及实体类的划分为依据,按照MVC的主要思想将设计的关键要素表达出来。......
2023-11-17
从1.1.1节可知,软件项目的成功需要着重注意的因素中有4个与人有直接关系(高层支持、用户的参与、拥有专业技能的人员、项目管理技能),由此可见人在软件项目中的重要性。需求过程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业务,做好、做细业务问题,才能保证需求调研的准确性和有用性。
但是作为需求人员,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总是会感叹软件的需求为什么总是变化?沟通为什么总有障碍?实施敏捷、改变组织为什么那么难?与这一切相关的还是人,也许只有更多地了解软件过程中涉及的“人”之后,才能更好地解答上面这些问题。
在分析三个问题之前,或者是说在具体了解软件过程中的“人”之前,我们先从“黄金圆环”说起。作家西蒙·斯涅克用图1-1的黄金圆环法则为我们解释了那些伟大的人为何与众不同,他们为什么能激发人们去追随。一般人的思维习惯,在这个黄金圆环上都是从外到内的,但是激励型的领导者则与此相反。而且黄金圆环法则还有着生物学依据:人类的语言、情感和行动是由不同大脑区域负责的,负责情感和行动的大脑区域并没有语言功能,但是我们能够用语言、形象、情感和行动唤起人们的情感、行动响应。
图1-1 黄金圆环
既然黄金圆环法则具备生物学依据,还能解释如何激发人们的行动,那它能否适用于软件领域呢?能够用黄金圆环来分析和说明上述提及的三个问题吗?
1.软件的需求为什么总是变化?
如果我问我的用户,他们只会说要一匹更快的马。
——李世彬(软件公司副总经理,高级项目经理);
客户告诉你的永远是他的解决方案,而非真正的需求。
——张殿超(软件公司区域分公司经理,高级项目经理)。
软件需求的变化历来是软件研发中的重大难题。几十年来,业务及技术专家们想尽办法,却无法有效阻止需求变化的发生。为了限制变化,需求变更委员会应运而生。需求变化是如此不受欢迎,因此当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时,我们总会抱怨,为什么不能提前发现,为什么不提前说清楚呢?其实我们没有发现,关于需求,我们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假设,就是用户知道他需要什么,而且有能力描述清楚,但是我们认为他没有这么做。然而,黄金圆环法则告诉我们,这种假设并不正确,客户实际上并不能用语言准确描述他情感和行动上的真正需求,他也只是在观察、解释和分析而已。虽然事实上只有当客户真正看到软件并开始使用的时候,他才真正知道这是不是他想要的,但没有人会承认他不能说清楚自己要什么。所以当客户很诚恳地告诉你“这的确是我以前说的,但这不是我想要的”的时候,请别抓狂,这位客户能这么告诉你已经很好了。客户的需求有可能从来就没变过,变化的是他的描述和我们的理解。图1-2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图1-2 需求的变化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不需要和黄金圆环法则对抗,而是要利用它做到更好。
(1)接受现实:客户无法精确描述他的需求,即使是产品经理也不能。(www.chuimin.cn)
(2)实地考察:如果能够有机会真正了解客户对软件的操作和感受,一定要自己进行观察分析确认,不要仅仅依靠客户的语言描述,那只是他自己分析的结果。
(3)多种方式:采用更丰富的手段收集需求,包括图形、录音、录像,这样才能够从情感、行动等维度了解需求。
(4)尽快验证:让客户尽快看到、体会到他需要的产品,纸上原型、原型界面、及早交付等方式都可以采用。
(5)接受现实:当客户反馈说,这不是他想要的时候,请勿丧气,这是了解客户需求很好的机会(可能是最好最实际的方法,不过别太晚)。
2.为什么沟通总是有障碍
首先来看图1-3所示的沟通漏斗,它告诉大家,沟通是很难的。首先你心里想的,你并不能完全由语言表达,因为还包含情感和行为,所以你能表达出来的就不是100%;然后你用语言描述了你想表达的内容,或许还带着自己的情感,但可能你并不知道或者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表达;再后,别人听到了你的描述,试图体会你的感情,观察到你的行为,这就是别人听到的50%;别人试图用自己的语言、情感和行为来感受和分析他听到的、体会到的、观察到的这些部分,这就是别人理解的40%;最后,别人试图把其听懂的用行为表现出来,这就是别人接受的30%,其实能剩下20%已经很不错了。
图1-3 沟通漏斗原理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在解决沟通漏斗的问题上应认识到“沟通就是影响力”,对于有分歧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无论大事小事都及时进行讨论,如有必要还可以通过会议的形式解决。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反馈,如有偏离应及时纠正。每项工作都应有专人负责,并对工作有充分的认识,如遇问题应该及时进行沟通,及时提供需要的信息,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强调沟通重要性的同时,也要接受沟通是存在客观难度的,所以结合黄金圆环法则的要求,在沟通的同时还要关注情感和行为,以异地沟通的邮件为例,除了必要的工作内容汇报说明外,可以加入自己对事件背景的分析思考、情感、行为、信念等,让收件人能够与自己不仅在语言上,还在情感、行为上产生共鸣,沟通成效自然就会有极大的提升和发展。
3.实施敏捷、改变组织为什么那么难?
改变行为模式最有效的不是“分析—思考—改变”,而是“目睹—感受—改变”。
——曹新彬(软件公司副总经理,高级产品经理)。
实施敏捷、改变组织都是改变,而改变之所以这么难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激发人们的行动。当然,作为实施敏捷或者推动组织改变的人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于是发明了一个词来描述这一现象,这个词就是抗拒。一切都是因为人们在抗拒改变,因为我们已经告诉过他们敏捷和改变带来的好处了。千言万语都抵不过脚踏实地的一次行动,所以,对停留在说教上的人来讲,改变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作为在软件产业中的我们,如何加快Why-How-What循环的速度是大家可以学习和研究的。我们的学习和改变会经历多个步骤:听说某种行为有效——意识到某种行为有效——相信这种行为对自己也有效——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需要改变——寻找机会进行改变——克服困难进行训练——掌握这种行为。在这些步骤中任何一步出现困难都会导致改变不能发生。如果还想传授这种行为,需要的步骤更多。对大多数人来讲,从认知到行动的时间是以月计,甚至以年计。这是符合黄金圆环法则的,毕竟控制语言和控制行动的部分互不统属,只能相互影响。但是经过专门的训练,大家可以改变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从听说到行动的速度可以以天计。主动学习速度在激烈变化的时代和环境中是很大的竞争优势。
有关软件需求工程的文章
在方法论中原型界面就是原型,并不代表系统的最终实现,可以使用草图来表示。图3-18审核薪资原型界面同时配合原型界面的使用以及为设计人员提供关键元素,每个原型界面都有对应的用例脚本展示,主要以边界类、业务类及实体类的划分为依据,按照MVC的主要思想将设计的关键要素表达出来。......
2023-11-17
要给一个名词下定义,是一件很严肃和严谨的事情,因此,要给出需求工程准确的定义是不太现实的。本书从方法论推进和实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本书对需求工程的理解和定义。需求工程是面向业务全局、系统顶层的一种着眼于软件过程全过程的工程,是将客户业务作为内部研究对象、将软件工程实施作为外部研究对象的工程。之后,书中提到的需求工程即以此定义为准。......
2023-11-17
需求工程的过程分为需求准备、需求获取、业务建模、系统建模等阶段,中间各环节通过关联规则体系串接起来以达到跟踪监控整体需求工程进度的目的。......
2023-11-17
在讨论和了解了需求工程的定义和特征等知识后,在正式开始进入方法论的学习之前,我们先给出一些学习和使用上的建议。本书中描述的方法论,是告诉读者如何进行需求调研,或者说做好需求必须要完成哪些事情。其中所用到的模板、规范和标准等是实施需求建模活动的基础。明确此项组件元素或成果物该由谁负责,是否需求分析人员经常使用。是否方便将项目阶段与需求过程进行映射对照。在组织内寻找已有的检查点信息。......
2023-11-17
业务目标又称为业务前景,是对要建设的系统的展望。业务目标非常重要,在定义边界一章中会看到,边界正是基于业务目标来定义的。投资构建系统的原因,以及这样做利益相关者会从业务中得到什么,这些都可帮助确定业务目标。业务目标不仅仅是要解决问题,还要提供业务上的效益。业务目标大部分情况下是由客户提出,当然也可以由开发方整理得出。在初步了解业务目标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找出项目范围内的利益相关者。......
2023-11-17
快速而不完美的建模在我们的方法论中作为一种贯彻思想,通过快速为过程建模来理解当前的工作,并与客户达成一致意见。图2-4白板建模使用白板对业务过程建模,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方便擦除,便于讨论和修改调整,方便RA人员和客户共同参与建模过程。其实当RA和客户在进行业务碰撞的时候,发现有些业务是可以简化的,或者发现有些业务之间改条连线会更加高效。......
2023-11-17
为了真正理解客户的需求并给出满足这些需求的解决方案,必须理解真实世界中的问题。这些工作包括业务背景调查、业务前景分析、业务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等。在统一过程中,以上内容汇集到被称为《前景》的文档中。业务前景和客户期望所描述的内容与UML分析技术关系密切,严格来说,这些正是UML分析的开始。这几部分基本囊括了薪酬管理系统的主要业务范围,读者可稍作了解。......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