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旅游史没有将此事归结到“火车旅游”的范畴,显然与人们对“火车旅游”的大致共识有关。歌舞、餐食、举世闻名的景点、华丽的车辆装潢、舒适的乘住条件,这些特点将“豪华旅游列车”的概念呈现在旅游者面前。次日一觉醒来,火车已经停在了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了。“非洲之傲”列车可以说从名字开始,就注重了文化旅游的特性体现。火车旅游体现文化特性的另一个范本来自日本。......
2023-11-17
修学旅游因以增进知识、学习知识为目标,且针对人群为正处于受教育年龄阶段、有知识追求的学生群体,无疑是文化旅游中文化含量更纯粹的一种旅游形式。修学旅游的参与者一般为青少年学生群体,亦是在国际旅游市场中一直以来广受关注的特殊群体,其旅游权利常常与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原住民群体一起受到重点保护。《全球旅游伦理规范》明确规定:“家庭旅游、青年旅游、学生旅游和老年旅游以及为残疾人组织的旅游,应当得到鼓励并为其提供便利。”
在国际旅游市场中,以青年人群体为主体的青年旅游,是先于主要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体的修学旅游先期成长起来的。如今遍布世界的“国际青年旅舍”(Hostelling International)正是与青年旅游同步生长的一个标识。
国际青年旅舍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德国教师理查德·斯尔曼时常带领学生通过步行、骑自行车在乡间漫游,他主张青年走出校门,亲近自然,认为“所有的男孩女孩都应该走出校门,参加远足,留宿”,“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天堂”。1909年他率领一班学生到乡间出游途遇大雨,结果只能在一个乡间学校里以稻草铺地度过了艰难的一夜。经过此事,理查德·斯尔曼萌生了专门为青年提供住宿旅馆的想法。经四处游说,最终为人们所接受,也得到了政府支持。1912年,世界上第一个青年旅舍在德国一个废弃古堡Altena中诞生,并由此奠定了青年旅舍的基本结构和标准样式,即以“安全、经济、卫生、隐私、环保”为特点,室内设备简朴,备有高架床、硬床垫和被褥、带锁的个人储藏柜、小桌椅、公共浴室和洗手间,有的还有自助餐厅、公共活动室。青年旅舍一俟出现立刻受到了青年人的广泛欢迎。一年之后青年旅舍就达到83家。
1932年10月20日国际青年旅舍联盟在阿姆斯特丹成立,参与创建的国家有瑞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荷兰、挪威、丹麦、英国、爱尔兰、法国和比利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这个联盟共有60多个成员国及20余个附属成员,共有青年旅舍4000多家,床位数达到35万个,有国际会员超过400万人,全球大约有1000万青年在使用。如今国际青年旅舍联盟的标志(蓝三角加上小屋及冷杉)已经遍布世界各个国家的旅游区域,青年学生依旧是下榻人群的主体。
青年旅游的表征在青年旅舍的构建中得到了清晰表达。青年旅舍向青年人提供的不仅仅是一条干净的床单和一个简单适用的休息之地,更主要的是提供了一个没有种族、国籍、肤色、宗教、性别、阶层或政见区别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平等的环境。它鼓励并促进了青年人走出家门、校门,去增进对本国和外国的了解。青年旅游的发展,无疑对文化旅游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助推作用。
欧洲今天的修学旅游范围广泛,约翰·斯沃布鲁克(John Swarbrooke)的研究中将这类修学旅游分成了三种状况:
1.在大学期间的学生互换项目中,学生可以进行从2到3个月甚至一年不等的修学旅游。在欧洲,许多情况下,学生可以获得欧盟的资助,向他们提供一些奖学金项目,如伊拉兹马斯项目和苏格拉底项目。
2.年轻人可在国外参加语言学校,时间通常从一周到几个月不等。在语言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可能会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旅游景点,或者同当地的居民共同生活一段时间。(www.chuimin.cn)
3.为独家活动设定一个主题,这样相同相似的旅游者可以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一起出游。这些爱好包括了解国外的文化、绘画或者是品尝美食。[6]
与以青年人为主体的青年旅游发源于欧洲不同,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体的修学旅游的发源地则是日本。但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明确写明了修学旅游的由来,是受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的以自然学习和体育锻炼为目的的“徒步旅游”“教育旅游”的影响。对“修学旅游”一词精选版《日本国语大辞典》的解释是:修学旅游作为学习活动的一部分,是在一个学年内由教师率领的以年级为单位的一种旅游活动。修学旅游是学校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学习经验、集体主义意识和正常人际关系。有记载的日本第一次修学旅游是1882年栃木县第一初级中学老师组织学生们参观东京上野召开的“第二届实业发展促进博览会”,“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团体旅游”以此为开端;第二年长野师范学校将一次类似活动正式命名为“修学旅游”。1887年4月20日发行的《大日本教育杂志54号》正式启用了“修学旅游”这个专有名词。修学旅游作为日本特色教育的一部分被保留下来,并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每个日本学生自学校开始的最早的一项文化旅游体验。学生对文化旅游的兴趣,亦在修学旅游当中得到了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中叶,日本学生团体乘飞机到中国旅游带来了“修学旅游”一词。诸多日本的修学旅游团涌到中国,到访北京、上海、西安,除了参观旅游景点,通常还会被特别安排参观学校、少年宫,与中国学生进行交流。但“修学旅游”一词,仍没被普通人熟悉。及至1997年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正式开启,才有了中国学生出国“修学旅游”的尝试。1998年由北京的一家旅游经营者组织了中国大陆第一个“修学旅游团”,通过旅游经营者广告招募,十几个不同年龄的学生由专业教师带领赴新加坡进行8天的修学旅游。那次行程中特别安排了3个半天的英语学习课程。回国后孩子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多。一个“洗澡喝水”的故事,也曾带给参加者深刻且新鲜的感受——新加坡老师问孩子:“你们有没有一边洗澡一边喝水?”孩子们面面相觑,“我们新加坡的自来水是可以直接喝的。”
但中国旅游经营者推广“修学旅游”,很长一个阶段并不成功。不能排除的一个原因,就是大众对“修学”一词的认知存在隔膜。从日语汉字直接拿来的“修学”一词,在汉语词典中无法查到。中国以往只有“休学”一词,指的是中断学业,显然与“修学”之意风马牛不相及。中国的旅游经营者在推行修学旅游时为迎合大众自创了一个词“游学”,才让修学旅游以更名的形式走进了大众旅游市场。
2013年7月6日韩亚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77型客机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降落时坠毁并起火燃烧,飞机上全部291名乘客中有中国乘客141名。而中国乘客中近一半的人,是来自浙江、山西的赴美游学团的学生。“修学旅游”在当下的中国城市之热,由此可见一斑。
但目前中国旅游机构开展的一些修学旅游仍显得过于粗糙,所设行程与普通旅游团差异不大,甚至就是将普通旅游团的行程直接拿来。赴美修学旅游团的一个必去之地,就是波士顿的哈佛校园。每年有数百个来自中国的修学旅游团“游学”到此。在那座因“哈佛三大谎言”著称的哈佛校长坐像前,几乎可以观察到中国到美国修学旅游团的全部境况:匆匆拍下照片,鱼贯在校园穿行,然后就直奔中餐馆而去。哈佛法学院前的那些宽大厚重的原木桌椅旁,是见不到远道而来的中国学生们在此逗留的。哈佛的那几座著名的博物馆,比如植物学博物馆、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矿物学博物馆、考古学和人类文化学博物馆、闪米特人博物馆,往往也总与这些专程修学到此的学子们失之交臂。对此,日本的修学旅游经验仍可为我们提供借鉴。日本的修学旅游会以不同需求细分成若干不同的类别。比如有去京都、奈良和东京等地参观历史遗迹、学习历史知识以历史学习为主题的修学旅游,也有以体验大自然的森林修学旅游或农业修学旅游等类型。将文化旅游的内核分层分级融进修学旅游,则会使修学旅游更具效果。
有关文化旅游发展理论与实务基础的文章
世界旅游史没有将此事归结到“火车旅游”的范畴,显然与人们对“火车旅游”的大致共识有关。歌舞、餐食、举世闻名的景点、华丽的车辆装潢、舒适的乘住条件,这些特点将“豪华旅游列车”的概念呈现在旅游者面前。次日一觉醒来,火车已经停在了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了。“非洲之傲”列车可以说从名字开始,就注重了文化旅游的特性体现。火车旅游体现文化特性的另一个范本来自日本。......
2023-11-17
文化旅游只是与“自然旅游”相对应的概念,与“休闲旅游”等旅游类别不成对应。一些名作名画的展出地,更是文化旅游者乐得流连之处。图5-1墨西哥城艺术宫的里维拉名画《十字路口的人》当然,现实中文化旅游的窘境人们也常常是可以遇到。文化旅游的优劣复杂,其实并非由“文化旅游”本身制造,是人类本身崇尚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才使得文化旅游复杂起来。......
2023-11-17
旅游经营者与自驾游的冲突,很大一部分来自人们对旅游经营者的单纯认识误导,通常人们认为旅游经营者就代表着普通旅游团队。因而说,旅游经营者与自驾车之间如果有冲突,并非可能是在旅游经营者与车之间,而极有可能是会由于旅游业与汽车业行业特质的差异所引发。而目前的一些自驾游行程安排,却只是把普通旅游团的常规游览内容与自驾车的交通解决方案叠加在一起,忽略了自驾车旅游最突出、最难得的亮色。......
2023-11-17
在十大主流媒体流行语评选刚刚推出之际,某些媒体就开始评选旅游类流行语。其中,“假日经济”、“黄金周”、“带薪休假制”均属于宏观领域的大趋势,它们如此集中地反映在旅游领域中,说明了旅游在该年度主流事件与焦点问题中的重要性。与此相类似,上海文新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连续几年公布了各类流行语。......
2023-12-05
1982年3月,随着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原“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更名为“国家旅游局”,“旅游”一词正式进入到政府管理体系当中。汉语大众普及类词典《新华字典》,更是直截了当将“旅游”词条注解为“旅行”,将“旅行”的词条注解为“旅游”。本书在“文化旅游”的探究中,即依约定俗成的原理,采纳汉语辞书的通用解释,视“旅游”“旅行”具有相同语义。......
2023-11-17
文化旅游无疑是人类旅游活动中最主要的旅游形式、旅游类型,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旅游形式、旅游类型这也是不存争议的。面对旅游需求多样化的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当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要务,将文化旅游、自然旅游等多种类型的旅游呈现于市场。图7-1阿根廷埃尔卡拉法特的冰川旅游者......
2023-11-17
虚拟旅游从名称上的“虚拟”二字就直接代入了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文化。虚拟旅游的程序设计人员对此十分清楚,因而现实网络中对虚拟旅游的设置,通常都是从游戏化的结构、入门通道进入的。然而虚拟旅游是否一定会转化为实地旅游呢?现实能够肯定的答案只能是这样:虚拟旅游定会增强实地旅游的出行可能性,对虚拟旅游的点击极有可能会体现在现实中,转化为实地旅游的动因。......
2023-11-17
在一项对中国旅游者的调查中,显示有多一半的旅游者出行的目的会锁定在与文化的关联上。这样的旅游者多是早已将印度游当作一个既定的旅游目标。譬如说,一些旅行社所推的印度的金三角地区的旅游线路,原本是一条十分成熟的常规旅游线,欧美旅游者对印度旅游局着力推广的这条线路满意度极高。印度文化旅游的持续卖点在于文化,也在于如何让印度文化扣合当代中国旅游者的心。......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