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1墨西哥城正待进入弗里达·卡罗博物馆参观的旅游者对于文化旅游者来说,文化的诱惑当然是首当其冲最为重要。文化的诱惑多寡或诱惑是否成功,直接决定了旅游者的旅游感知评价。文化的诱惑不仅存在于博物馆,甚至可能存在于大街上。这个啤酒的独一无二的品牌名称以及与它相连的故事果然诱惑人无数,到访昆士兰的旅游者并没人会躲得过这样的一种诱惑。文化的诱惑固然可以是多种多样,但出发点必须是出自对旅游者的尊重。......
2023-11-17
与“文化”成为热词的同时,“跨文化交流”一词也更多地被提及。跨文化交流常常被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在文化上的相互交流和彼此沟通,而“文化旅游”自诞生那天起,自古至今,就与“跨文化交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更确切地说,文化旅游从来都是“跨文化交流”的最主要、最妥帖的一种施行方式。查尔斯·R.哥德纳(CharlesR.Goeldner)曾在《旅游跨文化行为研究》(Cross-Cultural Behaviour in Tourism:Consepts and Analysis)一书序言中断言:“民族文化的众多方面对旅游所产生的更深层影响之所以值得研究,是因为对许多国家而言,旅游已经成为促进文化联系、国际合作以及经济稳定的重要手段。旅游不仅增长知识与增进理解,而且由于提供了某种令人愉快而舒适的经验,它还在国际旅游者当中建立起一种有力的形象,而这样的经验对旅游者的重复访问则是非常重要的。简言之,旅游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相互欣赏。”[4]
跨文化的交往和欣赏作为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久已存在。印度伟大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曾说过:“人类的产品,不管它们是从哪里创造出来的,我们从中理解和享受到的一切,无论其内容是什么,立刻就成为我们自己的了。当我能够欣赏别国的诗人和艺术家就像本国的一样,我为我的人性而骄傲,让我感受那种纯粹的欢乐——人类一切伟大的光荣都是我的。”[5]
文化作品的翻译出版自然与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关联。而中国知识界对外国名著的翻译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897年不懂法文靠他人口译讲述,林纾翻译出版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曾引起“洛阳纸贵”效应。而莫言在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瑞典翻译家陈安娜马上成为中国网友的关注焦点。不少网友在狂欢的同时对陈安娜表达感谢,称“译者功不可没”。此外,莫言作品的英文翻译者葛浩文,亦被认为对莫言作品的世界影响力居功至伟。
不仅是文学作品,其他艺术形式的跨越国境,跨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展演,其实从本质上都是一种跨文化交流。1876年法国在美国独立100周年时作为礼物赠送的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是今日纽约的重要观光景点,将其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流也不为过。若再做更多推衍,诸多以旅游景点存在的“微缩世界”“世界公园”,宽泛而言也都对跨文化交流有所裨益。
2010年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丹麦文化部史无前例地决定送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最重要的景点之一的100岁的小美人鱼真品赴上海参加世博会。美国的一家媒体的一篇文章以“中国人热爱小美人鱼的令人惊奇的原因”为标题将这一被丹麦人称作小美人鱼“出差”的跨国旅游,“象征着丹麦这个有抱负的小国下嫁美丽的女儿给一个超级大国”。千里迢迢来到上海的小美人鱼,每天端坐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一湾水池中央。一个摄像头将美人鱼在异国他乡的生活通过互联网向丹麦以及全世界进行了每天24小时的网络直播。于是,丹麦人也看到了中国媒体剔除了的一个画面:闭馆后丹麦馆的几位保安,“扑通扑通”跳到了小美人鱼身边洗澡游泳。
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鱼是不是值得到访实地一看的景点呢?中国旅游者对此似乎并无歧义。但若你翻翻“Lonely Planet”看看,也许会大吃一惊,因为“Lonely Planet”的哥本哈根介绍只在最后很不起眼的地方介绍了小美人鱼,而且还特别注明,“它是一个孤零零的小青铜雕像,是哥本哈根众多景点中最没意思的一个。”(www.chuimin.cn)
图9-1 丹麦哥本哈根小美人鱼雕像
旅游与跨文化交流之间本无障碍。旅游者自由旅游的权利在1999年世界旅游组织的《全球旅游伦理规范》的第八条“旅游者往来的自由”中得到确认:“在遵守国际法和国家法令的情况下,旅游者和访问者享有在他们的国内和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往来的自由,这符合《世界人权宣言》第13条的规定;他们有权进入过境地、逗留地和旅游及文化场所,免遭繁文缛节和歧视。”
出境旅游与入境旅游都是这种交流的一种体现。目前我国随着入境旅游、出境旅游的不断增长,跨文化交流已呈现密度、频度日益增加的状况。依据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的中国旅游市场基本信息,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已达14972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4120万人次,其中过夜外国人为2364万人次。截止到2018年,经批准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已经有130个国家和地区。
有关文化旅游发展理论与实务基础的文章
图8-1墨西哥城正待进入弗里达·卡罗博物馆参观的旅游者对于文化旅游者来说,文化的诱惑当然是首当其冲最为重要。文化的诱惑多寡或诱惑是否成功,直接决定了旅游者的旅游感知评价。文化的诱惑不仅存在于博物馆,甚至可能存在于大街上。这个啤酒的独一无二的品牌名称以及与它相连的故事果然诱惑人无数,到访昆士兰的旅游者并没人会躲得过这样的一种诱惑。文化的诱惑固然可以是多种多样,但出发点必须是出自对旅游者的尊重。......
2023-11-17
截止到2019年5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世界遗产共计1092项,其中文化遗产数量最多,为845项。会议决定,修订《执行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准则》的内容,以利于文化景观的评定;同时文化景观的收录适用世界遗产中文化遗产的6个标准。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中列入的“文化景观”遗产,包含在“文化遗产”类别计数中共计有102项。......
2023-11-17
在一项对中国旅游者的调查中,显示有多一半的旅游者出行的目的会锁定在与文化的关联上。这样的旅游者多是早已将印度游当作一个既定的旅游目标。譬如说,一些旅行社所推的印度的金三角地区的旅游线路,原本是一条十分成熟的常规旅游线,欧美旅游者对印度旅游局着力推广的这条线路满意度极高。印度文化旅游的持续卖点在于文化,也在于如何让印度文化扣合当代中国旅游者的心。......
2023-11-17
[5]文化旅游对旅游者的挑剔择选,是一种自然择选而非强制。通常并不会有旅游者主动要求参加一项文化旅游而被旅游经营者劝退这样的事情发生。虽说一年有30多万中国旅游者到马尔代夫,但相信对“什么样的旅游者适合到马尔代夫”这样的问题,无论是旅游经营者还是旅游者本人,都没有好好想一想。刻下中国旅游者对马尔代夫的趋之若鹜,正是在一个侧面暴露出中国旅游市场与中国旅游者的不成熟。......
2023-11-17
文化旅游只是与“自然旅游”相对应的概念,与“休闲旅游”等旅游类别不成对应。一些名作名画的展出地,更是文化旅游者乐得流连之处。图5-1墨西哥城艺术宫的里维拉名画《十字路口的人》当然,现实中文化旅游的窘境人们也常常是可以遇到。文化旅游的优劣复杂,其实并非由“文化旅游”本身制造,是人类本身崇尚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才使得文化旅游复杂起来。......
2023-11-17
[1]旅游者以个人行为进行的文化旅游需要谋篇,旅游经营者以文化旅游为招徕时需要布局。无论哪方面,增加对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了解都是躲不开的一个重要过程。对于旅游景点来说,文化旅游的谋篇布局则需要更具体的一些举措。位于法国罗克福尔山村的干酪工厂,为文化旅游的开展所做的具体设计是:● 观看一部关于干酪生产过程的电影。......
2023-11-17
世界旅游史没有将此事归结到“火车旅游”的范畴,显然与人们对“火车旅游”的大致共识有关。歌舞、餐食、举世闻名的景点、华丽的车辆装潢、舒适的乘住条件,这些特点将“豪华旅游列车”的概念呈现在旅游者面前。次日一觉醒来,火车已经停在了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了。“非洲之傲”列车可以说从名字开始,就注重了文化旅游的特性体现。火车旅游体现文化特性的另一个范本来自日本。......
2023-11-17
因为“文化”概念的博大宽广,文化旅游可选用的题材实在是数不胜数。没有任何一类旅游会像文化旅游一样,所面临的难题不是题材太少而是题材实在是太多。遴选题材,其实才是文化旅游的整体构想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通常来说,越是知名度高、历史文化深厚的题材,把握上的难度就越大。吴哥的文化旅游的题材把握至少可以从两方面来着重用力:一是建筑本身的恢宏伟大;二是吴哥窟的历史与古代及当代中国人的关系。......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