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印加城市”马丘比丘从被宾汉姆发现到受到全球的关注,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很值得探究。这样的一种切身感受,正是马丘比丘的文化旅游发展的特点之一,即不以旅游者的便捷为首要考量,而以保护文明古迹及周边环境为要义。与每年到访长城的约200多万外国旅游者相比,马丘比丘近年来外国旅游者连续递增达到年近300万。火车抵达马丘比丘的山脚,并不意味着艰难旅程告一段落。......
2023-11-17
文化旅游的风险其实很多时候来自旅游者本人。近年常常遭媒体曝光的“不文明旅游”,便多与文化旅游有着瓜葛。例如2013年5月,南京一中学生在埃及卢克索神庙刻字曾引发的“不文明旅游”大曝光,参加者的旅游目的地为埃及卢克索,自然可以归并在“文化旅游”的范畴之内。
因旅游者而产生的旅游风险,除了一些有意识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之外,还包括旅游者的诸多无意识行为上面。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因众多旅游者的拥入,直接影响到了大堡礁的具体生存环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清单》,给出的理由中,就写明了危及大堡礁的一些原因:除了暴风暴雨、长棘海星等自然因素外,也包括了旅游、航运等人为因素。不仅是人类的体液排放,人类身体上的口红、眼影、防晒霜等,也已经对海藻、珊瑚的健康生长造成了影响。这在有关大堡礁的一些具体科学研究报告中,都已经有了明确结论。
文化旅游的旅游风险是否都是由旅游者造成的呢?当然未必。很多时候文化旅游景点管理方的说法,也未必能得到旅游者的理解或认同。
马丘比丘的文化旅游风险,依照马丘比丘管理方的说法,首先就来自旅游者。
隐藏在安第斯山脉丛林之间的印加古城马丘比丘(Machu Picchu)吸引着无数来到秘鲁的旅游者。但是,赴马丘比丘的旅游者所意识到的旅游风险,与马丘比丘管理方、经营方所意识到的旅游风险就并非完全是一回事。
旅游者所意识到的旅游风险通常会局限在外界因素对旅游者自身的侵扰和伤害方面,譬如旅游点的治安状况、自然与环境潜在危险之类。而旅游管理方或经营者所意识到的旅游风险,则更加宽泛一些,它会更多地体现在对旅游整体环境的影响方面。
马丘比丘的某些旅游风险是无论旅游者或旅游管理经营方都注意到的,这包括了旅游者的高原反应、洪水的困扰以及徒步旅游所发生的意外,等等。马丘比丘的徒步旅游因可能遭遇的山体滑坡、自然灾害等状况具有一定旅游风险,也因此受到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评。
马丘比丘管理经营方公布在网上明确提出的两项旅游风险,其中之一“无人机拍摄”较让人乐得接受,持无人机在此拍摄的旅游者如今已经基本销声匿迹,这一旅游风险已经基本解除;而另一风险,听起来比较奇怪、特别,那就是近年发生在该地的屡禁不止的“裸体旅游”(Nude Tours):一些旅游者会将在马丘比丘拍摄的裸照、半裸照发表在推特上面,而这些照片刺激了更多的旅游者来到马丘比丘。他们往往乘管理人员不备,迅速拍下与马丘比丘的裸体合影,随即迅速传到网上。
但马丘比丘管理方煞有介事将“裸体旅游”作为旅游风险明确列出,通常并不会被普通旅游者认可。因这种行为常常引来的是人们的会心一笑,人们多是以游戏心态来看待此事,不把它看得很严重。唯其如此,马丘比丘管理方对旅游者的此项行为具体管理起来并不容易。
马丘比丘的另外一些旅游风险,在中国的一些旅游景点也常有耳闻,虽然不被马丘比丘管理方提及,但得到了旅游者们的一致认可。这类旅游风险,就是景区的管理者过于看重旅游的利益,过度开发、破坏环境的问题。
马丘比丘作为南美四大热门旅游目的地之首、秘鲁最重要的旅游景点,自然也是秘鲁最重要的旅游收入来源保障。虽则马丘比丘旅游在1912年在希拉姆·宾汉姆(Hiram Bingham)发现后渐成旅游者的目标,但其旅游业的大规模发展,还是在秘鲁国家的政治动荡过去、经济好转之后才开始的。20世纪90年代,秘鲁对马丘比丘的大规模的旅游开发计划提出并开始实施,包括在马丘比丘山顶建设一座高档酒店、建造旅游商店和餐厅以及开发建造一条登山缆车等。虽则后来在遭遇了大规模反对之后这些项目中的一些没能进行下去,但其中的一些项目,譬如建在马丘比丘山顶入口处旁边的那座高档酒店已经不顾国际社会压力强行建成。时至今日,这座选址备受争议的酒店仍旧保持着马丘比丘价格最高的酒店的纪录。(www.chuimin.cn)
马丘比丘大规模的旅游开发计划也曾遭到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反对,并威胁要将马丘比丘列入《濒危世界遗产清单》中。在引来国际广泛关注后,马丘比丘的旅游开发也明显有所收敛。比如在山顶建造直升机停机坪的计划,虽然相关的许可证当时都已经发出,但也只好暂时作罢。今天的旅游者在马丘比丘山顶看到的大块山石已被移走被平整过的地面,就是准备建造直升机停机坪的地方。
在旅游业大发展的浪潮之下,旅游者要想看到原真的马丘比丘已经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了。旅游的利润实在诱人,依照马丘比丘管理方宣布的计划,几年后,一条新建造的登山缆车,将建造在马丘比丘的一个山包上面。这类旅游发展对文化遗产地环境造成的损害问题,自然已经被旅游者视为马丘比丘带给旅游者的一个切实存在的旅游风险。
图6-5 探访马丘比丘的文化旅游者
【注释】
[1]王树良,《中国旅游史》,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221页。
[2]奥列格·格雷巴,《圣地蕴含的价值》,载UNESCO《石头、文化和时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9月第1版第5页。
[3]【英】艾伦·法伊奥,《旅游吸引物管理:新的方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74页。
[4]【法】让-皮埃尔·里乌等主编,《法国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89页。
[5]【荷兰】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44页。
有关文化旅游发展理论与实务基础的文章
“失落的印加城市”马丘比丘从被宾汉姆发现到受到全球的关注,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很值得探究。这样的一种切身感受,正是马丘比丘的文化旅游发展的特点之一,即不以旅游者的便捷为首要考量,而以保护文明古迹及周边环境为要义。与每年到访长城的约200多万外国旅游者相比,马丘比丘近年来外国旅游者连续递增达到年近300万。火车抵达马丘比丘的山脚,并不意味着艰难旅程告一段落。......
2023-11-17
或更确切地说,文化旅游从来都是“跨文化交流”的最主要、最妥帖的一种施行方式。不仅是文学作品,其他艺术形式的跨越国境,跨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展演,其实从本质上都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图9-1丹麦哥本哈根小美人鱼雕像旅游与跨文化交流之间本无障碍。目前我国随着入境旅游、出境旅游的不断增长,跨文化交流已呈现密度、频度日益增加的状况。......
2023-11-17
在一项对中国旅游者的调查中,显示有多一半的旅游者出行的目的会锁定在与文化的关联上。这样的旅游者多是早已将印度游当作一个既定的旅游目标。譬如说,一些旅行社所推的印度的金三角地区的旅游线路,原本是一条十分成熟的常规旅游线,欧美旅游者对印度旅游局着力推广的这条线路满意度极高。印度文化旅游的持续卖点在于文化,也在于如何让印度文化扣合当代中国旅游者的心。......
2023-11-17
图8-1墨西哥城正待进入弗里达·卡罗博物馆参观的旅游者对于文化旅游者来说,文化的诱惑当然是首当其冲最为重要。文化的诱惑多寡或诱惑是否成功,直接决定了旅游者的旅游感知评价。文化的诱惑不仅存在于博物馆,甚至可能存在于大街上。这个啤酒的独一无二的品牌名称以及与它相连的故事果然诱惑人无数,到访昆士兰的旅游者并没人会躲得过这样的一种诱惑。文化的诱惑固然可以是多种多样,但出发点必须是出自对旅游者的尊重。......
2023-11-17
截止到2019年5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世界遗产共计1092项,其中文化遗产数量最多,为845项。会议决定,修订《执行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准则》的内容,以利于文化景观的评定;同时文化景观的收录适用世界遗产中文化遗产的6个标准。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中列入的“文化景观”遗产,包含在“文化遗产”类别计数中共计有102项。......
2023-11-17
[5]文化旅游对旅游者的挑剔择选,是一种自然择选而非强制。通常并不会有旅游者主动要求参加一项文化旅游而被旅游经营者劝退这样的事情发生。虽说一年有30多万中国旅游者到马尔代夫,但相信对“什么样的旅游者适合到马尔代夫”这样的问题,无论是旅游经营者还是旅游者本人,都没有好好想一想。刻下中国旅游者对马尔代夫的趋之若鹜,正是在一个侧面暴露出中国旅游市场与中国旅游者的不成熟。......
2023-11-17
因每人的兴趣爱好、情感淤积的不同,化解旅游者心结的文化旅游很多是要以私人定制旅游的形式完成的。私人定制旅游的问题实质在于要搞清旅游者出于何种动机会选择私人定制。以往中国的旅行社几无例外都是擅长于大众旅游,涉猎私人定制旅游犹如初入道的新人。中国社会中大众旅游仍将长久持续,距离“私人定制旅游”大面积铺开尚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
2023-11-17
不能不说现实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一些状况,但相反的事例,即文化旅游的开展使得文化得以发展的事例也是可以找到的。麦基恩在进行了大量调查之后发现,巴厘岛的文化旅游开展以来,不仅没有消减巴厘岛的文化而恰恰是相反,强化了巴厘岛的艺术。这类事例当然显示了文化旅游的进步意义,也说明了文化旅游的优势涵盖了文化本身的道理。可以说,如果仅靠文化本身的优势,是完全做不到这些的。......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