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文化旅游发展:题材及对象解析

文化旅游发展:题材及对象解析

【摘要】:文化旅游的题材及对象针对的都是旅游者。能用于文化旅游题材的文化,本身必须要能够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虽称文化旅游,但若选取的题材文化吸引力不强,甚至根本与文化无关,那对旅游者来说,就未必乐于亲近。如勉强加入其中,不仅不会有好感,反而会坏了文化旅游的口味。“马奇·温洛克运动会”召开的时间,为每年7月的第二周。奥运吉祥物的主要对象并非是成年人,它与童话故事一样,儿童才是它最准确的对象目标。

文化旅游的题材及对象针对的都是旅游者。能用于文化旅游题材的文化,本身必须要能够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虽称文化旅游,但若选取的题材文化吸引力不强,甚至根本与文化无关,那对旅游者来说,就未必乐于亲近。如勉强加入其中,不仅不会有好感,反而会坏了文化旅游的口味。

我们不妨来看一个英国的温洛克的实例。

温洛克是2012伦敦奥运的吉祥物,这是个具有金属现代感的独眼卡通吉祥物。它的头部代表着金、银、铜3个奖牌;它的大眼睛其实是一个摄像头,让温洛克录下一切;头上的黄灯代表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伦敦黑色出租车;而手上则戴着友谊手链代表奥林匹克的5个颜色。

作为奥运吉祥物的“温洛克”,名字本身就富含文化。这个名字与英国历史地理有着如丝如缕的关联,直接得来于英国什罗普郡(Shropshire)的马奇·温洛克镇(Much Wenlock)。这与北京奥运的五个吉祥物“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的名字并无历史依据仅来自设计师韩美林的创作显然不同。(www.chuimin.cn)

温洛克镇与奥运文化有关系吗?不仅有,而且与奥运之间有着重要的历史纽带。英国人在设计温洛克的时候自然已经考虑它和奥运的关联。

在温洛克镇,有一个传统活动自古至今每年都会举行,那是一场受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启发而举办的比赛,名为“马奇·温洛克运动会”。“马奇·温洛克运动会”召开的时间,为每年7月的第二周。运动会有田径比赛,也有“盲人手推车比赛”“老年妇女赛跑”等一些受到大众喜爱的趣味比赛。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男爵(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当年正是因为去过那里看过了这个村镇的运动会,才萌生出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想法并把它付诸实践。1994年,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Juan Antonio Samaranch)也来到马奇·温洛克游览,并明确给出了来这里的理由:“因为这里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

奥运吉祥物的主要对象并非是成年人,它与童话故事一样,儿童才是它最准确的对象目标。温洛克与温洛克镇的故事虽然足够感人,但儿童所需要的讲述方式与成人所需要的还是会有很多区别的,这也就是“儿童文化”得以存世、“动画电影”长盛不衰的重要理由。伦敦奥运吉祥物温洛克自然考虑了这些因素,因而在最初设计阶段就请了一些儿童和家长参与进来。仅此还不够,他们又请了一位著名的儿童作家迈克尔·莫尔普戈出场,给温洛克的诞生编写了适应儿童思维及接受习惯的这样一个小故事:工人们在工厂为奥运会场馆炼钢的时候,在钢水出炉的一刹那,突然有两小粒钢水滚落在地面上。一个退休的炼铁师乔治(George)将这两粒钢水冷却凝固的钢块带回家里,经反复琢磨,将其雕琢成了两个都只长着一只大眼睛的小精灵。独具慧眼的伦敦奥运会卡通吉祥物,就这样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