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旅游史没有将此事归结到“火车旅游”的范畴,显然与人们对“火车旅游”的大致共识有关。歌舞、餐食、举世闻名的景点、华丽的车辆装潢、舒适的乘住条件,这些特点将“豪华旅游列车”的概念呈现在旅游者面前。次日一觉醒来,火车已经停在了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了。“非洲之傲”列车可以说从名字开始,就注重了文化旅游的特性体现。火车旅游体现文化特性的另一个范本来自日本。......
2023-11-17
提及非洲旅游,人们往往能最先联想到的或会是“非洲五霸”(Big Five Game):非洲狮、非洲象、黑犀牛、非洲豹和非洲水牛,以为这才是非洲的卖点。但对于以文化旅游为基点的非洲旅游来说,这样的简单思维是完全不够的,甚至是有些偏离了。所谓文化,主角应该是人,自然则应是作为背景,以人的生存环境面貌出现的。在“人与自然”的立意下出现的自然,才是符合人类共有的价值判断的。电影、电视对非洲动物的跟拍展示,其实都不能完全算得上纯粹的自然,人的观念主导,本是隐于其后的力量。
非洲文化有其特有的魅力,这是毋庸置疑的。非洲的诸多元素,比如人的善良淳朴、奇绝的自然美景、特殊的原生态文化、人与自然的融合等,几乎都是今天的人类苦苦追索、梦想得到的。即使再过50年,非洲依然会以它的特殊性对全世界的旅游者抛出媚眼,吸引来有理想、有追求的旅游者光顾。从西方国家的旅游实践来看,非洲旅游通常是旅游发展成熟时期的产物,一旦兴起,就以较高层级的“可持续性”不断推进。因而20世纪80年代美国拍摄的一部电影《走出非洲》,至今仍会吸引众多美国旅游者络绎不绝地走进非洲大陆。
对于希冀以非洲文化旅游吸引旅游者的旅游经营者来说,在中国出境旅游逐步走向成熟的今天需要看到,现实期人们对非洲旅游的关注,并非会完全等同于以往,高品质的非洲游才最有可能在市场中立得住脚。今天的旅游者对“文明旅游”“负责任的旅游”诸项原则也十分看重,能否在非洲游新产品中得以体现,也包含在旅游者的诚心期待当中。因而,旅游经营者在进行非洲旅游的拓展时,理应顾及现实的因素,保持冷静的思考,尽量避免急功近利、莽撞行事。
南非作家迪·里希克(Dee Rissick)曾这样介绍新南非:“当我走出约翰内斯堡国际机场时……我注意到那么多人在微笑,每个人看上去都那么热情、友好;我注意到那些普普通通的行人个个讨人喜欢、乐于助人;他们互相致意,也同我打招呼,尽管我们互不相识,今后也很难再次见面。我注意到灿烂的阳光和格外湛蓝的天空,我还注意到了南非的年青一代,他们的穿着、他们的态度、他们眼中的希望,还有他们的ipod,一切都流露出充沛的活力。”[8]
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的非洲,拥有约60个国家和地区。避开战乱的国家,适合旅游者探寻的地方也有不少。但目前的境况是,我国旅游市场中在销的非洲游线路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很难令人满意。一些制作粗糙、有明显瑕疵的非洲文化游线路产品,经年不变地摆在旅行社的台面上。单从目的地构成来看,也同样难如人意:除了埃及、南非、肯尼亚线路稍多一些,摩洛哥、毛里求斯的线路间或有之,其他非洲国家目的地产品在市场中都属罕见。
旅游经营者对非洲认识的闪失和缺憾,需要在中国国内非洲热兴起的时候及时进行修补,唯此才能适应现实,接近成功。与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界的人更应该多向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学习。记得一家电视台曾经播出过北京的一位女士自叙在塞拉利昂的旅游经历,真可以说让观众大开眼界。若缺少相应的知识就想生产出优质的非洲文化旅游线路产品,无论如何都只会让人心存疑虑。
【注释】
[1]UNESCO,《石头、文化和时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9月第1版第5页。(www.chuimin.cn)
[2]王淑良,《中国旅游史》,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218页至220页。
[3]【美】Dean MacCannell,《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65页。
[4]【法】让·韦尔东,《中世纪的旅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9页。
[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lh/2018-03/14/c_1122533011.htm.
[6]查尔斯·R.格德纳,《旅游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244页。
[7]【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和歌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195页。
[8]【南非】迪·里希克,《文化震撼之旅——南非》,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3页。
有关文化旅游发展理论与实务基础的文章
世界旅游史没有将此事归结到“火车旅游”的范畴,显然与人们对“火车旅游”的大致共识有关。歌舞、餐食、举世闻名的景点、华丽的车辆装潢、舒适的乘住条件,这些特点将“豪华旅游列车”的概念呈现在旅游者面前。次日一觉醒来,火车已经停在了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了。“非洲之傲”列车可以说从名字开始,就注重了文化旅游的特性体现。火车旅游体现文化特性的另一个范本来自日本。......
2023-11-17
或更确切地说,文化旅游从来都是“跨文化交流”的最主要、最妥帖的一种施行方式。不仅是文学作品,其他艺术形式的跨越国境,跨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展演,其实从本质上都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图9-1丹麦哥本哈根小美人鱼雕像旅游与跨文化交流之间本无障碍。目前我国随着入境旅游、出境旅游的不断增长,跨文化交流已呈现密度、频度日益增加的状况。......
2023-11-17
图8-1墨西哥城正待进入弗里达·卡罗博物馆参观的旅游者对于文化旅游者来说,文化的诱惑当然是首当其冲最为重要。文化的诱惑多寡或诱惑是否成功,直接决定了旅游者的旅游感知评价。文化的诱惑不仅存在于博物馆,甚至可能存在于大街上。这个啤酒的独一无二的品牌名称以及与它相连的故事果然诱惑人无数,到访昆士兰的旅游者并没人会躲得过这样的一种诱惑。文化的诱惑固然可以是多种多样,但出发点必须是出自对旅游者的尊重。......
2023-11-17
截止到2019年5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世界遗产共计1092项,其中文化遗产数量最多,为845项。会议决定,修订《执行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准则》的内容,以利于文化景观的评定;同时文化景观的收录适用世界遗产中文化遗产的6个标准。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中列入的“文化景观”遗产,包含在“文化遗产”类别计数中共计有102项。......
2023-11-17
在一项对中国旅游者的调查中,显示有多一半的旅游者出行的目的会锁定在与文化的关联上。这样的旅游者多是早已将印度游当作一个既定的旅游目标。譬如说,一些旅行社所推的印度的金三角地区的旅游线路,原本是一条十分成熟的常规旅游线,欧美旅游者对印度旅游局着力推广的这条线路满意度极高。印度文化旅游的持续卖点在于文化,也在于如何让印度文化扣合当代中国旅游者的心。......
2023-11-17
[3]文化既然被雅克认为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载体”,那么,理论上讲,与“文化”链接的“文化旅游”,则自然可以因“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载体”附体而为旅游经营者带来滚滚财富。相反,往往是在初步了解到文明的概况后,激发......
2023-11-17
日本针对西方旅游者的一项入境游调查显示,东京、大阪、京都、奈良这些历史文化城市,仍是旅游者最想去的地方。从近年国内旅游统计来看,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多数都已成为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当代旅游者在选择文化旅游的同时,理性凸显,渐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人类文化对自然界的责任放置其中,这在到访美国国家公园的旅游者人数迅速增长的现象中可见一斑。......
2023-11-17
作为旅游景观的水文化,大致有历史传说、水利工程、战争、人文等。龙与水的关系最密切,龙潜于水潭之中,又掌控雨水和水神,因此以龙命名的水潭、山洞成为旅游景观的内容之一。云南大理蝴蝶泉因历史传说和自然奇观成为著名旅游景观。湖北和重庆两地原来藏在深山中的大批新景观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长江三峡旅游的新景观。......
2023-08-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