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更确切地说,文化旅游从来都是“跨文化交流”的最主要、最妥帖的一种施行方式。不仅是文学作品,其他艺术形式的跨越国境,跨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展演,其实从本质上都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图9-1丹麦哥本哈根小美人鱼雕像旅游与跨文化交流之间本无障碍。目前我国随着入境旅游、出境旅游的不断增长,跨文化交流已呈现密度、频度日益增加的状况。......
2023-11-17
20世纪初,法国地理学家、旅行家、作家若阿纳(Joanne)出版的《法国名胜古迹》一书,将诸多旅游文化知识融入其中,提醒旅游者在旅游的乐趣中要多了解与历史文化的关联。由于更多地注入了“文化旅游”的要素,契合了大众旅游刚刚兴起时旅游者对文化的渴求,法国的这类文化旅游书因而广受欢迎。
旅游者这种对文化的追求,随同旅游业的兴旺、社会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保持了正向的增长。日本近年来入境旅游的飞速增长,为此提供了例证。
日本针对西方旅游者的一项入境游调查显示,东京、大阪、京都、奈良这些历史文化城市,仍是旅游者最想去的地方。西方旅游者对日本10大旅游景点的认知度排名分别为:富士山、冲绳、京都、镰仓、奈良、日光、奧入濑溪、伊势神宫、知床国家公园、姬路城。其中富士山的知名度高达50%,镰仓的知名度亦有42%。由此可见,文化积累深厚的旅游目的地,仍旧是今天的旅游者的首选。
我国自1982年2月起,为了保护那些曾经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迹免受破坏,公布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截至2018年5月2日,国务院已将134座城市列为“历史文化名城”。从近年国内旅游统计来看,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多数都已成为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受到追捧,自然表明了中国国内文化旅游的兴旺。
当代旅游者在选择文化旅游的同时,理性凸显,渐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人类文化对自然界的责任放置其中,这在到访美国国家公园的旅游者人数迅速增长的现象中可见一斑。
国家公园制度始自美国。1872年3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法律《辟黄石河源头区域建立公园法》(An act to set apart a certain tract of land lying near the headwaters of the Yellowstone River as a public park,Approved March 1,1872),简称“黄石法”(Yellowstone Act)。该法宣布,为了人民的利益,将确定的区域划定为公众公园和休闲地,建立黄石国家公园。法律明确规定了黄石国家公园属于全体人民,“自此在美国法律下予以保存,并不得开垦、占据或买卖”。自此,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国家公园正式建立。
(www.chuimin.cn)
图3-1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并非我们通常看到的那种用于赏花观兽、荡舟休憩的城市市民公园或郊野公园。国家公园是由一种制度体系来支撑的。它是国家为了永续保护自然环境,按法定的程序和科学的标准,将完整的生态系统和地质遗迹划定范围,全面加以保护的大面积的自然区域。因为是依法定的程序和科学的标准划定范围,并且保护这些被划定的自然区域要全面到位,所以国家公园首先作为一种制度的存在就非常重要。人们对国家公园的探究、享用,均要在制度的框架内实现,依照制度规则实施管理、研究、游览等活动。由此不难看出,选择以国家公园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对国家公园制度的了解和遵循不可回避,主动择选国家公园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游者,学习、观察、受教育的文化旅游考量始为动因。
依照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记录,迄1904年至2018年,到访美国国家公园的旅游者已超过140亿次,这几乎达到了地球现存人口数量的两倍。近数十年,不仅美国本国旅游者,到访美国国家公园的外国旅游者亦增加迅猛。2018年的统计,共有3.18亿来自全球的旅游者访问了美国的国家公园。每年的4月20日起一周时间为美国的“国家公园周”,不仅天气适宜而且门票全免,历来为一年中国家公园旅游者人数最多的时段。每临这一时期,美国驻华使馆都会通过媒介,着重于制度本身来介绍国家公园,用以激发旅游者的思考。
在一次普通的旅游活动中注入更多的文化思考,是无论何种形式的旅游在今天都已经面临的事情,因而被旅游者称为“旅游圣经”的旅游指南品牌书“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在进入20世纪的新版本中,正文前都加入了“负责任的旅游”的内容。《西班牙》一册的“负责任旅游”这样告知旅游者:“西班牙每年接待数百万的旅游者,这既是大自然的恩惠,同时也给自然资源带来巨大的负担。务必注意不要浪费水资源,在公园、海滩这些环境脆弱的地区行走要小心,不要乱扔垃圾;要多多关照当地产品,而不是蜂拥购买进口产品(从视频到时尚用品)。待在乡村旅馆可以为逐渐衰落的乡村社区提供一份收入来源。而在这些内陆地区旅游会比在标准旅游区收获更多惊喜,这样还可以缓解这个国家所承受的旅游压力。”《马尔代夫》一册的“负责任旅游”则告知旅游者:“马尔代夫的度假村对客人的行为准则有明确规定。客人必须尊重环境(不破坏鱼类或珊瑚),必须尊重穆斯林的情感。裸体被严令禁止,女性不允许不穿上衣。在一些度假村,穿比基尼和短裤洗浴是可以接受的,但许多酒店希望你进酒吧、用餐区域或接待区时用布遮住下身。在马累及其他有人居住的岛上,旅行者应尽量不冒犯当地的习俗。男人不允许赤膊,女人则不准穿低胸上衣或紧身短背心,最好是穿长裤或长裙,遮住大腿的短裤也可以接受。”
“孤独星球”系列的每个国家的分册,都是对这个国家的历史、现状、文化、社会旅游者所应知晓的各个方面知识的不吝笔墨的介绍开始的。确切而言,其实就是将任一目的地,都从“文化旅游”的原点生发开来。至于找什么样的酒店旅馆、吃什么样的当地特色食品,那都是在搭起这样的一种“文化旅游”框架之后的细节实现。这样的效果在出版人莫琳·惠勒那里也得到了证实:“当然我们可以告诉旅行者哪里好玩,那是最容易的部分。我们当然可以给他们他们想要的,但我们真正想做的是带他们走得更远、更高、更深,走进他们自己,走进这个世界。我们不仅仅要给他们他们想要的,我们还想给他们他们真正需要的。这些他们需要的东西可以让他们的旅行经验如此难忘以致他们想要不停地旅行,不停地与这个世界产生联系。他们将带回家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将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最新的“孤独星球”在传播的文化观念中又自觉加入了“环保”的概念。他们已经知会读者,所有纸质产品都将全部采用经过FSC认证的环保纸张。
有关文化旅游发展理论与实务基础的文章
或更确切地说,文化旅游从来都是“跨文化交流”的最主要、最妥帖的一种施行方式。不仅是文学作品,其他艺术形式的跨越国境,跨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展演,其实从本质上都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图9-1丹麦哥本哈根小美人鱼雕像旅游与跨文化交流之间本无障碍。目前我国随着入境旅游、出境旅游的不断增长,跨文化交流已呈现密度、频度日益增加的状况。......
2023-11-17
在一项对中国旅游者的调查中,显示有多一半的旅游者出行的目的会锁定在与文化的关联上。这样的旅游者多是早已将印度游当作一个既定的旅游目标。譬如说,一些旅行社所推的印度的金三角地区的旅游线路,原本是一条十分成熟的常规旅游线,欧美旅游者对印度旅游局着力推广的这条线路满意度极高。印度文化旅游的持续卖点在于文化,也在于如何让印度文化扣合当代中国旅游者的心。......
2023-11-17
[5]文化旅游对旅游者的挑剔择选,是一种自然择选而非强制。通常并不会有旅游者主动要求参加一项文化旅游而被旅游经营者劝退这样的事情发生。虽说一年有30多万中国旅游者到马尔代夫,但相信对“什么样的旅游者适合到马尔代夫”这样的问题,无论是旅游经营者还是旅游者本人,都没有好好想一想。刻下中国旅游者对马尔代夫的趋之若鹜,正是在一个侧面暴露出中国旅游市场与中国旅游者的不成熟。......
2023-11-17
世界旅游史没有将此事归结到“火车旅游”的范畴,显然与人们对“火车旅游”的大致共识有关。歌舞、餐食、举世闻名的景点、华丽的车辆装潢、舒适的乘住条件,这些特点将“豪华旅游列车”的概念呈现在旅游者面前。次日一觉醒来,火车已经停在了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了。“非洲之傲”列车可以说从名字开始,就注重了文化旅游的特性体现。火车旅游体现文化特性的另一个范本来自日本。......
2023-11-17
图8-1墨西哥城正待进入弗里达·卡罗博物馆参观的旅游者对于文化旅游者来说,文化的诱惑当然是首当其冲最为重要。文化的诱惑多寡或诱惑是否成功,直接决定了旅游者的旅游感知评价。文化的诱惑不仅存在于博物馆,甚至可能存在于大街上。这个啤酒的独一无二的品牌名称以及与它相连的故事果然诱惑人无数,到访昆士兰的旅游者并没人会躲得过这样的一种诱惑。文化的诱惑固然可以是多种多样,但出发点必须是出自对旅游者的尊重。......
2023-11-17
截止到2019年5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世界遗产共计1092项,其中文化遗产数量最多,为845项。会议决定,修订《执行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准则》的内容,以利于文化景观的评定;同时文化景观的收录适用世界遗产中文化遗产的6个标准。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中列入的“文化景观”遗产,包含在“文化遗产”类别计数中共计有102项。......
2023-11-17
[3]文化既然被雅克认为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载体”,那么,理论上讲,与“文化”链接的“文化旅游”,则自然可以因“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载体”附体而为旅游经营者带来滚滚财富。相反,往往是在初步了解到文明的概况后,激发......
2023-11-17
但对于以文化旅游为基点的非洲旅游来说,这样的简单思维是完全不够的,甚至是有些偏离了。对于希冀以非洲文化旅游吸引旅游者的旅游经营者来说,在中国出境旅游逐步走向成熟的今天需要看到,现实期人们对非洲旅游的关注,并非会完全等同于以往,高品质的非洲游才最有可能在市场中立得住脚。今天的旅游者对“文明旅游”“负责任的旅游”诸项原则也十分看重,能否在非洲游新产品中得以体现,也包含在旅游者的诚心期待当中。......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