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湖北生态文明与企业社责关系研究报告

湖北生态文明与企业社责关系研究报告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对循环经济理念的具体实践,强调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对人类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因而,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之义,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为改善矿业发展模式、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矿业健康有序发展,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势在必行。

企业社会责任是对循环经济理念的具体实践,强调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对人类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简单来说,企业社会责任即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在创造企业自身绩效的同时,注重与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共处,以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对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与经济发展相关,更关系到社会体制的变革,关键是在可支持的生态承载力下,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需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即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企业的转型升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只有将生态文明融入矿业发展的全过程中,才能实现资源优势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因而,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之义,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1.企业社会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会造成植被、土地、水系破坏,不可避免地影响大气、水体和土壤质量。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采矿疏干排水是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最大的阶段,对地下水资源的抽取破坏了矿区水平衡系统,形成大面积的漏斗区,造成水资源浪费、地面沉降;同时,由于采矿需要开挖地面及边坡,由此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如地下采空,植被破坏,并极有可能引发崩塌、山体滑坡地震等严重的次生灾害,极大地影响了矿区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随着矿产资源开发规模的增大,且采用了粗放式地开发和低效利用方式,矿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呈现出逐步恶化的趋势。当前,废水排放量超过30亿吨,废气在5000亿立方米以上;各类尾矿废弃物在180亿吨左右,每年还以超过10亿吨的速度上升,然而相关的利用率却低于10%。

生态文明建设指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需要从源头做起,矿业发展过程中,将环境影响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同时,加强生态技术在矿业勘探和开采各个环节的利用,利用和保护好生态自身的修复功能,推广采剥和复垦一体化工程,大力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实现矿山生态环境再造最优化。(www.chuimin.cn)

2.企业社会责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指为重中之重。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资源能源的需求依然巨大,而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而要改变现有的资源利用方式,通过全过程资源管理制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方式,以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看环境问题,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由此可见,强化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管理,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转变矿业发展方式,实现绿色矿业模式的运用,能够较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为改善矿业发展模式、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矿业健康有序发展,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势在必行。以依法办矿、科学开采、规范管理、合理利用、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社区和谐为基本要求,借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各环节,将责任矿业理念贯彻到全过程中。具体而言,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需要实现如下目标:从资源开发利用的阶段角度,在资源勘查阶段要做到科学采探,开发阶段要尽可能节约,减少资源浪费,利用阶段要对矿产品进行高效深加工,提高利用效率;从环境整治和补偿角度,则要树立节约意识,促进二次资源的再生利用,在矿区恢复阶段、土地复垦过程中,要控制污染,治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从而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