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加强矿山地质灾害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制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2023-11-17
在政府生态治理绩效管理方面,高度重视生态治理投资比重和效果、居民环保知识宣传和普及、居民对周边环境满意度等,以扣除生态资源消耗成本与生态治理成本后的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将生态保护的相关指标补充进入现有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中;将政府生态治理绩效管理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政府生态绩效管理要与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结合,通过立法,并运用法律手段,落实和执行绿色政府绩效考核,改变领导人的短期行为,使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在干部任免的考核和考察中,上级主管部门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指标纳入进干部考核、考察的内容,引导各级政府管理人员改变思想,树立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重视人类长远利益与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绿色政绩观。评估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绩效,其主要指标是以最少的投入来提供与维持政府管理和行政服务活动,政府进行生态治理要计算实际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技术等。将预算投入和实际投入、实际达到的管理效果和实际投入进行比较,将同时期生态治理成本、效果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生态治理成本、效果等进行多方位的纵横比较,借鉴其他地区与国家的经验,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治理。加速推进地、市(州)、县域的湖北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www.chuimin.cn)
有关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研究报告的文章
根据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基本思路,以可以量化和方便考核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指标为依据,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值的量化管理,对政府官员任职期间的自然资源资产值进行评估考核。必须制定和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的举措。......
2023-11-17
湖北省应加快制定《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条例》,站在统筹、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角度,以专门法规的形式确定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以新法协调旧法中的矛盾。该《条例》的制定,对当前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解决这些问题、协调各法规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部门协调促进法规的配套修订,推动整个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的更新和创新。就目前情况而言,建立专门的统筹性法规为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至关重要。......
2023-11-17
方案因而提出:要积极推进环保督察制度立法;明确环保督察机构内外关系、保障督察机构独立行使督察权力;构建环境保护督察权力体系,严格监督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等措施;表明了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法律监督体系的重要性。......
2023-11-17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最终目的是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因此设计生态补偿机制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机制作为协调牛河林区生态移民或者耕地收回者与受益者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恢复和改善林区生态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意在通过经济手段调整利益格局,最终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2023-11-17
根据现有文献表述,生态文明观主要包括哲学观、安全观、生产力观、消费观、伦理观和价值观;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方法论及绿色精神也是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生产力观是生态文明观念系统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生产力及其微观基础生态文明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转变生产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工业文明的严重弊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问题。......
2023-11-17
根据生态省建设要求,结合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十三五”期间湖北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点需要从十一个方面开展工作。......
2023-11-17
2014年,《珠海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出台,这是党的十八大后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同年,《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出台。我国生态文明地方性法规建设开始发展起来,使《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的研究显得更加紧迫。2009年10月,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使该条例的研究具备一定基础。......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