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网络舆论疏导的特点及互联网社会发展

网络舆论疏导的特点及互联网社会发展

【摘要】:网络舆论引导既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具有鲜明的特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舆论引导的困难首先体现在由于网络开放性和噪音问题所导致的对负面舆论的难以把控方面。因此,对于网络媒体而言,过去大众媒介主导的相对明朗的意见气候会变得错综复杂一些,以往大众媒介通过“沉默的螺旋”营造舆论强势来引导舆论的功能将有所削弱。

在网络空间中传递的网络舆论波与在现实空间中传递的舆论波既存在某种相似性,在传递和形成时又有自己的特点。对于无边无际的网络来说,实实在在的控制几乎无法实现。信息在网上自由流动的同时,良莠不齐,有害信息侵蚀社会肌体,给社会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管理带来新的问题。网络舆论引导既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具有鲜明的特点。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特点,是研究网络舆论引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研究网络舆论引导方式的重要前提。

网络作为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和交往的虚拟空间,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很短,因此如何引导网络舆论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舆论引导的困难首先体现在由于网络开放性和噪音问题所导致的对负面舆论的难以把控方面。其次,在网上,过去由大众媒介所主导的相对明朗的意见气候会变得错综复杂,大众媒介通过“沉默的螺旋”营造舆论强势来引导舆论的功能将有所减弱,从而给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带来一定的困难。此外,网络无国界,我国的互联网管理还在起步、摸索阶段,经验匮乏也是网络舆论引导的不利因素之一。[1]

首先,这与网络的开放性有关。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记者、编辑、决策者能决定受众所接受的信息内容。对传统新闻媒介来说,由于“把关人”的存在,对负向舆论的控制是不难做到的。政府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分配传播资源,对新创办的媒体进行审核登记,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等,来规范大众传播。[2]然而,在网络媒体上对负向舆论进行控制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互联网是高度开放、资源共享的空间,理论上每一个人都可成为“新闻发布者”,而且传播的信息出口甚多,不受新闻出版部门的审批,“把关人”的作用日益被削弱。在网络上匿名发送邮件、参加BBS讨论都相当容易,电子邮件也极难被人截取、更改和伪造。面对数量庞大的互联网用户,想对舆论的形成以及传播进行控制是很难的。[3]以《斯塔尔报告》为例,书中有许多描写性行为的露骨语言。传统媒体考虑到社会影响,一般不会详细报道,但是网络却在第一时间把这份报告公之于众。[4]

其次,这与网络的噪音干扰有关。由于网上匿名的特点,网络舆论混杂着非常明显的非理智成分,不仅存在着流言蜚语,而且还有谩骂和攻击。网络的噪音为引导网络传播的内容增加了难度。(www.chuimin.cn)

根据“沉默的螺旋”假设,舆论的形成与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意见气候有直接关系。因为大众传播有三个特点:多数传播媒介报道内容的类似性——由此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重复性——由此产生累积效果;信息到达范围的广泛性——由此产生“遍在效果”。[5]这三个特点使大众传媒为公众营造出一种意见气候,而人们由于惧怕社会孤立,会对优势气候采取趋同行动,结果造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这一假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渗透,网络传播的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传统媒介结构的冲击,对该理论提出了挑战。一方面,网络传播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于一身,使得过去难以产生全面社会影响的其他传播方式有可能更深刻地作用于更大范围的受众,从而使过去相对明朗的意见气候变得复杂化;另一方面,在“沉默的螺旋”假设中起重要作用的“从众心理”也可能会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6]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从众心理主要源于人们对孤独的惧怕。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交往能力不断提升,交往空间不断得到扩展,因此消除孤独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比如,如果一个人在网上的某一个社区里得不到承认,他可以不消极地从众,而是转向其他社区寻找同盟军。[7]同时,网络受众的自主性更强,个性张扬,因此从众心理有所削弱。因此,对于网络媒体而言,过去大众媒介主导的相对明朗的意见气候会变得错综复杂一些,以往大众媒介通过“沉默的螺旋”营造舆论强势来引导舆论的功能将有所削弱。

除此之外,经验不足是网络新闻工作者在网络舆论引导上的又一劣势。传统的新闻媒体有成熟的人才和稳定的技术,更重要的是积淀了不少引导舆论的经验。就新闻传播范围来讲,互联网意味着把我国的新闻传播置于世界化的模拟社会——网络之中,大量的信息从各个不同的信源涌来,网民可以直接接触到。但是,正如赵启正所说,中国现在还只是“应用网络时代”[8]。我国的网络传播,由于时间短,人才培养、设备、技术、法规都还处于不断地探索过程之中,从业人员大多来自计算机专业,他们技术能力虽然强,但经验水平比较低。互联网的离散性、个人化的全新特点等要求有全新的舆论引导理论和方法来支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