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网络设备配置:路由表的构成

网络设备配置:路由表的构成

【摘要】:图2-2显示了网络中某台锐捷路由器的路由表。图2-2路由表示例路由类型路由表的第一项就是路由类型。表2-1给出了常用路由的管理距离。不同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用不同的度量标准。在路由表中,直连路由具有最小的管理距离值,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

路由表由其中的路由表项按照一定的格式构成,路由表项一般包括路由类型、目的地址、下一跳(next-hop,即表示下一个路由设备)地址、管理距离、度量值等。图2-2显示了网络中某台锐捷路由器的路由表。

图2-2 路由表示例

(1)路由类型

路由表的第一项就是路由类型。路由类型显示了本条路由是什么类型的,如果是静态路由,就用“S”表示;如果是直连路由,就用“C”表示;如果是动态路由,不同动态路由协议生成的路由用不同的代码表示。路由器支持的所有路由类型及其代码都会在路由表的上部显示,如图2-3方框中所示。

图2-3 由器支持的所有路由类型及代码

(2)目的地址

该部分描述了目的网络的网络地址和子网掩码。子网掩码既可以用定长的,也可以用变长的,如图2-4中画线部分所示。

图2-4 路由表中的目的地址

(3)下一跳地址

计算机网络中,所谓的跳(hop)指的是路由设备,跳数即数据传输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设备的个数。

路由表中的下一跳地址(图2-5画线部分),表示要把本数据传送到目的端,应该经过的下一个路由设备(或者端口),在路由表中常常使用与本路由设备相连的端口地址或本路由设备的端口表示。如图2-6所示,数据从PC 1传输到PC 2,在路由器R 1上来看,下一跳地址为192.168.3.2或者R 2上的S 1/2端口。

图2-5 路由表中的下一跳

图2-6 下一跳示例

(4)管理距离

管理距离是指一种路由协议的路由可信度,如图2-7中画线部分所示。每一种路由协议按可靠性从高到低,依次分配一个信任等级,这个信任等级就叫管理距离。对于两种不同的路由协议到一个目的地的路由信息,路由器首先根据管理距离决定相信哪一个协议,管理距离的值越小,路由越可信,优先级越高。表2-1给出了常用路由的管理距离。(www.chuimin.cn)

图2-7 路由表中的管理距离

表2-1 常用路由的管理距离

(5)度量值

当使用同一种路由协议时,如果有多条路径到达相同目标网络,路由器需要一种机制来计算最优路径,这就是度量,如图2-8中的画线部分所示。度量是指派给路由的一种变量,作为一种手段,度量可以按最好到最坏,或按最先选择到最后选择来对路由进行等级划分。不同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用不同的度量标准。

图2-8 路由表中的度量值

常用的度量标准有如下两种:

①跳数:跳数度量可以简单地记录路由的跳数,最优路径就是跳数最少的路线。跳数是距离矢量协议的度量标准。

②开销:开销度量标记了每条路径从源到目的地的开销。一般路径开销由数据包必须穿越的跳数、链路带宽、链路上的当前负载或者其他由管理员加入的权重来综合评价。开销度量可以更详细地描述链路的当前状态,但是计算更加复杂。开销是链路状态协议使用的常用度量标准。

3.路由的分类

从路由的形成方式上来看,路由主要分为直连路由、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三大类。

(1)直连路由

直连路由标识了路由器的邻居,在路由表中用“C”表示。当路由器的端口地址配置成功,端口被成功启用后,直连路由就会自动被写入路由表,不需要其他配置。在路由表中,直连路由具有最小的管理距离值,具有最高的优先级。

(2)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指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在路由表中用“S”表示。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静态路由信息在缺省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路由器。

(3)动态路由

动态路由器上的路由表项是通过相互连接的路由器之间交换彼此信息,然后按照一定的算法优化出来的,这些路由信息在一定时间间隙里不断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随时获得最优的寻路效果。动态路由协议的种类有很多,按照动态路由协议的管理范围,可以分为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两种。常用的内部网关协议主要有RIP(路由信息协议)和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常用的外部网关协议主要有BGP(边界网关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