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模式生物相比,秀丽隐杆线虫的生命周期短,能够快速地用来评价化学品多代连续暴露引起的世代毒性效应,并且已有研究成功报道了秀丽隐杆线虫的毒理学研究应用[4,5]。为了更好地认识BPA 多代暴露的生态毒性效应以及体内应激反应的变化情况,本研究对秀丽隐杆线虫进行连续4 个世代的暴露实验,评价指标包括体长、运动行为、后代数目。......
2023-11-17
图1 多代染毒操作示意(暴露4 个世代)
BPA 多代连续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生理指标的世代毒性影响见图2,BPA 多代连续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生理水平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效应。
2.1.1 BPA 多代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发育水平的影响
染毒后秀丽隐杆线虫的发育水平通过体长来表征。如图2(a)所示,在最低暴露浓度(0.001μmol/L)组,BPA 多代连续的暴露并没有对秀丽隐杆线虫的体长产生显著(p >0.05)的影响。在暴露浓度为0.01μmol/L 和0.1μmol/L 时,染毒后G1 代秀丽隐杆线虫的体长显著(0.01μmol/L,p<0.05;0.1μmol/L,p<0.01)减小,但是从G2 代开始,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秀丽隐杆线虫的体长恢复正常,并没有产生毒性效应。在暴露浓度为1μmol/L 时,与对照组相比,G1 代到G3 代的秀丽隐杆线虫的体长都显著(G1 和G3,p <0.01;G2,p <0.05)减小,并且G1 代秀丽隐杆线虫体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但是G4 代秀丽隐杆线虫的体长恢复正常,发育没有受到明显的毒性影响。暴露浓度为10μmol/L 时,BPA 多代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4 个世代的体长都产生了显著的(p <0.01)抑制作用,并且G3 代的毒性效应最严重。此外对10μmol/L 暴露组G1 代和G4 代的生理指标值的方差分析发现,G1 代和G4 代2 代之间并没有显著性(p >0.05)差异。
图2 BPA 多代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生理指标的世代毒性影响(www.chuimin.cn)
(a)BPA 暴露对体长的影响;(b)BPA 暴露对头部摆动频率的影响;(c)BPA 暴露对身体弯曲频率的影响;(d)BPA 暴露对子代数目的影响;所有数据(平均值±标准误差)均为相比于对照组的百分比差异;*表示在同一个世代,暴露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
2.1.2 BPA 多代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运动行为的影响通过检测秀丽隐杆线虫的头部摆动频率和身体弯曲频率来表征运动行为能力。BPA 多代连续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头部摆动频率的影响见图2(b),与体长测定结果类似,在最低暴露浓度(0.001μmol/L)组,BPA 多代连续暴露没有对秀丽隐杆线虫的头部摆动频率产生显著(p >0.05)的影响。当暴露浓度为0.01μmol/L 时,与对照组相比,秀丽隐杆线虫的头部摆动频率从G1 代到G3 代都显著(p <0.05)降低,且G1 代受到抑制的程度最大,但到G4 代秀丽隐杆线虫的头部摆动频率恢复正常。当BPA 暴露浓度达到0.1μmol/L 以上时,染毒后秀丽隐杆线虫的头部摆动频率从G1 代到G4 代都显著减小。在4 个世代中,G1代受到的毒性影响最为严重,G2 代与G1 代相比,头部摆动频率显著(p <0.01)提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头部摆动频率依然受到显著(p <0.05)抑制,从G3代开始毒性逐代恶化,抑制效果更加显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0.1~10μmol/L 暴露组秀丽隐杆线虫的G1代和G4 代在毒性效应上没有显著性(p >0.05)差异。
BPA 多代连续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身体弯曲频率的影响见图2(c),在暴露浓度为0.001~0.01μmol/L时,BPA 多代暴露并没有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身体弯曲频率产生显著性的影响,而当浓度达到0.1μmol/L 以上时,染毒后秀丽隐杆线虫的身体弯曲频率从G1 代到G4 代都显著减小,在最高暴露浓度10μmol/L 时,毒性效应最为显著。在0.1~10μmol/L 暴露组内,代与代之间的毒性效应都没有显著性(p >0.05)差异(不包括10μmol/L 暴露组G2 代)。
2.1.3 BPA 多代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生殖能力的影响
用子代数目来评估BPA 多代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生殖能力的影响。如图2(d)所示,在最低暴露浓度(0.001μmol/L)组,BPA 多代连续暴露没有对秀丽隐杆线虫的子代数目产生显著(p >0.05)的影响。当BPA 暴露浓度为0.01~0.1μmol/L 时,秀丽隐杆线虫G1 代的子代数目并没有受到显著(p >0.05)的影响,但在G2 代情况出现了恶化。在0.01μmol/L,与对照组相比,BPA 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G2 代到G4 代产生了持续显著的(G2 和G3,p < 0.01;G4,p <0.05)负面效应,而暴露浓度在0.1μmol/L 时,秀丽隐杆线虫的子代数目在G4 代恢复了正常。在高暴露浓度组(1μmol/L 和10μmol/L),BPA 多代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从G1 代到G4 代都产生了持续极显著(p <0.01)的毒性效应。在10μmol/L 暴露组,秀丽隐杆线虫的G2 代产生的负面效应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子代数目减少了26.55%,但是负面效应从G3 代开始逐渐恢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10μmol/L 暴露组内秀丽隐杆线虫的G1 代和G4 代在毒性效应上没有显著性(p >0.05)差异。
综上所述,BPA 多代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生理指标影响存在差异。对于秀丽隐杆线虫的G1 代而言,生理水平只受到外界环境直接选择和自身发育可塑性的影响,但是从G2 代开始,秀丽隐杆线虫还受到母体遗传效应的影响[4,7,8]。在高浓度暴露组,秀丽隐杆线虫G1 代的生理指标值通常可以预测BPA 暴露在子代中的响应情况,但是在低浓度暴露组,子代中可能发生累积损伤效应或是自身的进化响应,因此秀丽隐杆线虫G1 代的生理指标值不能反映子代的响应情况。生物效应的复杂性导致各种生理指标之间存在敏感程度的差异[9],而已有的研究同样报道了外源污染物多代暴露造成秀丽隐杆线虫个体水平不同响应的情况[4,5,10]。秀丽隐杆线虫的生理指标值与机体健康直接相关,生物体生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种群的动态演化[6]。BPA 多代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具有发育毒性、神经行为毒性和生殖毒性,能够在暴露浓度高于0.01μmol/L 时对秀丽隐杆线虫产生显著的毒性影响。
有关上海环境科学集 第23辑的文章
与其他模式生物相比,秀丽隐杆线虫的生命周期短,能够快速地用来评价化学品多代连续暴露引起的世代毒性效应,并且已有研究成功报道了秀丽隐杆线虫的毒理学研究应用[4,5]。为了更好地认识BPA 多代暴露的生态毒性效应以及体内应激反应的变化情况,本研究对秀丽隐杆线虫进行连续4 个世代的暴露实验,评价指标包括体长、运动行为、后代数目。......
2023-11-17
请先看图4—2关于运动的快乐效应描述,但图中神经递质的层进关系值得商榷。此外,运动引起心跳加快后,心肌细胞产生一种叫心房钠尿肽的分子,它可以抑制过度兴奋的状态,而且心房钠尿肽还是我们身体用来调节应激反应的重要工具。这正是内啡肽的功劳,运动促成了内啡肽的释放,人们会忽略创痛。......
2023-11-23
台湾队员大叫“好恐怖!”从此,谁再提这件事,大家就一起高喊道:“啊呀,好恐怖!”另外几个台湾队员一见,身上就受不了了,一边高叫着“恐怖又来了”,一边往外跑。结果,那几个台湾队员只好又跑了出来,叫道:“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台湾队长张铭隆在帐篷外嚷道:“老弟,拜托了,做做好事吧!你不怕感冒,可把我们害苦了,有家不能归了。”......
2024-01-12
人们指控法国的种种罪状,如征兵、征粮、失业、发行纸币、物价上涨和饥荒等,也将在欧洲各地陆续出现。在战事发生后不久,戈多伊在教会的支持下动员民众参战。两名波伦亚青年被处以绞刑,但其他青年踏着他们的足迹继续从事他们的事业。在德意志诸国,莱茵地区的俱乐部分子的态度导致和加剧了反动镇压。......
2023-12-02
例如,氟元素分布过多可引起地方性氟中毒,水土中碘元素分布异常可引起甲状腺疾病或地方性克汀病,克山病与低硒因素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生物在组成生物体时,会有选择地从地理环境中摄取化学元素,这一过程主要取决于化学元素的生物化学特征和化学元素在环境中的丰度。......
2023-10-30
(一)判决说理不足的现状:以六起舆情刑事案件为例对近年热点刑事案件进行整理,发现判决引发的负面“后裁判效应”居多,引发正面效应的惠州“许霆案”是典范,而非常态。以李昌奎案为例,一审判处死刑,二审改判死缓,一时激起争议无数,争议的最大焦点仍在量刑上。民意调查显示,超过97%的投票者要求判处李昌奎死刑,只有1.39%支持改判死缓。表3判决说理不足与负面“后裁判效应”......
2023-07-18
潜艇专家从鲸每隔几十分钟就要浮出水面呼吸一次的现象中得到启迪,于是在潜艇顶部突起的指挥台围壳和上层建筑上,做了加强材料力度和外形仿鲸背处理,果然取得了破冰时的“鲸背效应”。因此费什提出了“结节效应”,它们排列的方位可以将从鳍状肢上方经过的空气分成不同部分,就像是刷毛穿过空气一样。......
2023-11-21
涂层大气暴露腐蚀试验主要是针对大面积喷锌、喷铝或锌铝合金长效防护复合涂层的。进行大气暴露试验是为了获得各种大气环境下涂层的耐蚀性数据,评价在给定的试验条件和大气环境下试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参照5.2.1计算腐蚀速率对涂层耐蚀性进行评价。......
2023-06-18
相关推荐